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冬季使用者行为与空间形态关联性分析论文_段文嘉

段文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5)

摘要:本文以寒冷地区城市—西安为研究背景城市,以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大雁塔东苑(戏曲大观园)为实测样地,进行冬季的样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对样地使用者行为进行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样地的空间形态和使用者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环境行为 城市公园绿地 使用空间 冬季

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案例,规划设计者较多的从使用功能、场地分区等传统的设计思路进行,而对使用者的舒适性需求,使用者的空间使用特点方面,没有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考量[1]。使用者行为与城市公园绿地中的空间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关联性。通过对西安城市公园绿地中大雁塔东苑的样地选取和实测研究,有助于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思路。

1.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背景介绍

西安位于中国内陆,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南部,地处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之间,是关中地区的5个城市之一。关中平原由渭河极其支流冲击形成,从地理位置而言,关中地区南以秦岭山脉为界,北以子午岭、黄龙山为界。地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冬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夏季高温,秋季多阴雨,大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2]。西安城市的历史源远流长,依托于本土文化历史的强烈意识,西安市的公园绿地建设往往依托于重要历史遗址地,从用地性质上来看,有遗址公园、主题公园、街旁绿地等[3]。

2.研究样地选取

本次研究,针对西安市公园绿地,在对西安城市公园绿地进行多方调研后,选取西安市综合性最强、知名度较高的城市公共空间—大雁塔景区进行实地选点(图1.1),以游人喜好程度、游人量、使用性质为主要筛选条件,最终选定大雁塔东苑——戏曲大观园为本研究重点分析样地。

 

为了解实测样地使用者的基本信息,作者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展开调查,于2015年1月17日周六较晴朗无风日进行,对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段、使用行为进行分析。当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2%。问卷调查发现:(1)东苑西侧与大雁塔北广场相邻,东侧次入口连接居民区。在调查的92名使用者中周围居民占比例较高,超过使用者总人数的65%,其次为内地游客,占22.82%。(2)在调查的92名使用者中男性41名,女性51名,各占44.57%和55.43%,使用者女性稍多于男性。(3)在调查的92名使用者中,36-64岁的中年人占多数,共有43名,占总人数的46.73%;其次为20-35岁的青年人,共有33名,占总人数的35.87%;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2名,占总人数的13.04%。

3.实测方法

3.1观测记录方法

 

图3.1大雁塔东苑使用功能分区

东苑场地面积较大,使用者分布不集中,为尽可能准确和清晰地记录使用者行为及使用者数量,(1)将东苑分为北侧游园片区、中部主次入口广场片区、南侧水景广场片区进行同时间观察记录(图3.1);(2)三组观察人员分别负责各自片区,制定固定观察点和流动观察记录流线;(3)固定观察点记录:在片区的制高点或视线较无遮挡、能对片区使用者行为进行概览的多个点位进行使用者分布情况,空间使用者人数的快速统计;(4)流动观察记录:对各片区进行行走式注记,针对动线游览人群进行注记,并对之前的概览情况进行补充,细化。每半小时通过流动式片区走圈方法和固定观察点概览方法,对使用者行为和数量进行记录;(5)将各组记录数据进行汇总整理。

表3.2使用者活动分类表

A:主次入口景观广场(戏曲文化展示区)

B:文化游园区

C:中心水景区

D:文化展示及坐憩广场

E:音乐喷泉动态水景广场

F:雪松密林区

G:戏曲场景雕塑展示及坐憩休息区

3.2符号标记方法

为方便快速有效记录使用者行为,绘制了简明易于理解的行为活动分类表,并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区分不同行为,将使用者行为空间分为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点状空间主要为小尺度坐憩休闲,人群聚集活动的行为,线状空间主要是使用者行走、锻炼于游步道上,面状空间则针对空间尺度较大的休憩平台、儿童活动区、湖景平台等面状活动区域(表3.2)。

实测数据分析

以实测观察记录数据为依据,对场地进行了分时段的注记归类总结,上午时段7:30~11:00,中午时段11:00~14:00,下午时段13:00~18:00,分别进行行为注记的统计汇总,综合绘制不同时段使用者行为分布图(图4.1)。并将各时段使用者偏好性空间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表4.1)

上午时段使用者分布情况 中午时段使用者分布情况 下午时段使用者分布情况

表4.1冬季各时段使用者偏好性空间的特征

实测小结

通过冬季样地的使用者行为注记调研综合数据分析,使用者行为与空间特征有很大的关联性。(1)冬季气温较低,全天日照时长较夏季少,使用者自7:30~8:00陆续进入场地,主要以集体晨练者、个人晨练者为主。集体晨练者多分布于较为开场的使用空地间,个人晨练者较分布于半开敞的使用空间。(2)冬季正午时段场地使用者较少,此时段虽然太阳辐射强,温度升高,但由于午餐时段和午休的影响,使用者人数仍为一天中最少的时段。(3)下午时段场地达到全天积温高值,使用者活动类型丰富,且多以开敞的可以接受太阳直射辐射的使用空间为主。

结论

公园绿地空间类型丰富,使用者活动类型多样。冬季活动,使用者对空间的需求更多的趋向于接受太阳直射、开敞程度高的活动空间。

如晨练等的一部分使用需求不因季节而变化,因此活动空间的设计在考虑环境变化的同时,也要兼顾功能的使用特征。

冬季空间的开敞需求与夏季的遮荫降温需求会有一定矛盾,对于城市公园绿地而言,落叶树种的栽植能有效解决冬季环境需求不同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戴晓玲.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13.

[2]刘晖,薛丽尧,王芳.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形态演变—语境与模式[J].风景园林,2012(02):22-27.

[3]西安市地方志编委会.西安市志[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段文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冬季使用者行为与空间形态关联性分析论文_段文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