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衰弱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神经衰弱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衰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可使焦虑、恐惧等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能够广泛应用。
关键词:神经衰弱;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神经衰弱这一称谓较为广泛,其中包括焦虑障碍、抑郁、失眠、紧张性头痛、消化不良等,因为机体长期在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精神容易兴奋,而且脑力容易出现疲乏的现象,经常会有睡眠障碍、情绪烦恼、肌肉紧张性的疼痛等症状[1]。该疾病的症状会出现起伏,时轻时重,这与社会和心理因素有较大联系,因此该疾病也属于一种心理疾病,若患者的病情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身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神经衰弱的患者进行护理,采取不同方法,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神经衰弱的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1-67岁,平均年龄为:(37.42±6.27)岁,职业:7例为农民,9例为学生,11例为工人,12例在事业单位。对照组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2-65岁,平均年龄为:(37.52±6.62)岁,职业:5例为农民,8例为学生,5例为工人,7例在事业单位。两组患者的身体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身体的不适症状会有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首先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在交流中保持理解、真诚、和善的态度,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结合相关的检查结果,告知其目前身体上的障碍都不是器质性的疾病所导致的,从而消除顾虑[2]。同时护理人员要为其讲解疾病的症状、病因、影响因素和造成病情延误的原因,鼓励其能够较好表达情绪,并留有时间使患者自行调整。鼓励患者将自己心中忧虑的事情都讲出来,释放压力。护理人员可通过多方面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对其优势和能力进行强调,使其能够恢复自信,在交流中可适当的夸奖患者。
1.2.2生活护理 该类患者会有身体上的不适,但并不是器质性的病变,因此一定要讲解相关知识,并选择相应方法来改善这种不适症状。有患者会有心慌、胃肠不适、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要给予认真的评估和鉴别,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3]。若患者出现疲倦无力、坐卧不安、食欲下降等情况,要给予健康饮食的指导,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若患者有睡眠障碍,要创造较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可使患者饮用牛奶,以及睡前泡脚,提高睡眠质量。
1.2.3环境护理 要为患者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温度在22-25摄氏度,两个床之间要采用窗帘进行遮拦,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对于睡眠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要与轻症者同一病房,要求病房中不能有打鼾严重的患者[4]。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选择良好的沟通方法。为其介绍周围环境,住院制度以及病房设施,使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病房生活。该类患者更加需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怀,可指导家属经常来探望患者,使其能够享受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促使不良诱因的消除。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39例患者中,23例护理显效,所占比例为59.0%,13例护理有效,所占比例为33.3%,3例护理无效,所占比例为7.7%,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25例患者中,10例护理显效,所占比例为40.0%,10例护理有效,所占比例为40.0%,5例护理无效,所占比例为20.0%,护理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衰弱这一疾病和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有较大联系,症状较为复杂,而且基本不会有器质性的疾病,一般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症状,但同时必须给予心理上的治疗和指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身体症状。在多年的临床护理中得知,很多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从而产生更多的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其中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环境护理,首先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引导患者讲出心中的焦虑和苦闷,从而缓解不良情绪。并为其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良好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同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效果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两组患者分别得到一定的护理效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神经衰弱患者在治疗时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可在临床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刘改祥,徐慧.不同护理方法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8:270-271.
[2]魏平.浅谈神经衰弱患者的优质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04:93-94.
[3]简毅荣.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1:156-157.
[4]魏义珍.30例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46.
作者简介:钟海玲。工作单位: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
论文作者:钟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衰弱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会有论文; 所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