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锻炼感,保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中学体育教育的重点。除校园体育活动外,校外体育活动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其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形式与内容 构建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而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农村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外出打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孩子们却被留在了农村的家里,本当由他们承担的监护责任转移到了上一代,留守学生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少,缺少爱的温暖,在心灵上孤独,在生活、身心健康、教育成长、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困难,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偏常行为日益严重。怎样保护和教育好“留守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情系桑梓、情系教育的华南理工大学老校长刘焕彬院士曾说:“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事关乡村振兴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和后发达地区青少年教育的发展是我长期关心的问题。”结合课题调查实践总结和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我校对留守学生偏常不良行为如何矫正工作中的几点措施和体会:
一、认真调查,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准确地掌握“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到知根知底,是搞好留守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认真开展调查,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记载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及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收入情况、联系电话,以便跟踪教育、电话家访。使“留守学生”能真正感觉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彻底消除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感。
二、一视同仁,尊重每个学生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负面思潮的影响,教师时常会流露出压抑和困惑,严重的教师还不时有伤害学生的现象。比如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别教师因为学生学习较差、反应迟缓,当众指责学生太笨,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教师则全然没有感觉到这点。尤其是“留守学生”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的自尊心就更脆弱了。别林斯基曾说过:“情感是心理品德教育的有效催化剂,是启开师生心理共鸣的钥匙”。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排除自身的心理障碍,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心和宽容,对他们的工作要做得更深入、更细致,一视同仁,尊重每个学生,从而让这些本来就缺少父爱母爱的留守学生们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教育,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当这些孩子在家得不到家庭的亲情与温暖时,就会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关爱,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因此要求老师要多多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多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一点爱心,多给他们一丝微笑,多给他们一句赞扬和问候,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对待,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只要我们能敞开我们的心扉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他们也就会把心掏给我们。
四、开展活动,从正面引导教育他们
“留守学生”因他们的特殊生活环境,对社会和学校的一些现象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偏激得令人吃惊,比如,他们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当成老师有意整他,认为老师不公平等。因此,我们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活动,从正面引导和教育“留守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勇于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举办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真情关爱”主题班会;将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进行“一帮一、手拉手”的互助活动;由班主任带领学生,为“留守学生”过生日等。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自觉改正不良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消除他们的孤独、悲观的心理阴影,让他们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使他们在学校得以愉快地生活、安定地学习。
五、定期了解,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动态
纠正一个人的错误的最佳时机,往往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初始阶段。作为最容易犯这样和那样错误的“留守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及时了解“留守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及时处理他们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还与“留守学生”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教育和管理责任。教给监护人正确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他们从哪些方面去加强教育管理;真正做到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齐抓共管。
六、学会做人,加强感恩教育
留守学生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事事都显得很冷漠,有的甚至恩将仇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学校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一是围绕红色教育主题,组织留守学生听革命故事、瞻仰烈士墓等,让他们感悟革命者崇高的奉献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开展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教育留守儿童多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朋友,鼓励他们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教育培养。四是鼓励留守儿童为监护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经常给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信、打电话,报告生活和学习情况,加强亲情沟通。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真情,用我们的关爱,为“留守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用我们的辛勤,用我们的汗水,让“留守学生”和他们的同龄人一样茁壮成长。
论文作者:李春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5月总第1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7
标签: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父母论文; 监护人论文; 农村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5月总第1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