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论文_刘道成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论文_刘道成

山东沂蒙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311

摘要:由于路桥结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问题,直接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病害。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或者是监督部门等应该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切实可行的加固措施,尽量减少桥梁结构的破损问题。做好道路桥梁的加固工作也是促进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常见病害

引言:在新时期背景下,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公路桥梁隧道的所存在的病害越来越多,如桥梁混凝土破损剥落、桥梁伸缩缝破损、桥梁混凝土裂缝、隧道冻融、隧道渗漏水以及隧道衬砌等等,为了确保人们的交通安全,相关人员必须首先全面分析造成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合理的处治方法予以及时的修补,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管理,配备充足的维修设备,努力为人们提供和谐安全的出行环境。

1常见的道路桥梁病害

1.1承载粱的端头局部出现损坏

路桥承载结构梁端头损坏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质量事故,其损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梁端头的伸缩缝变形或损坏,而一旦出现损毁情况,就很难对其开展修复工作。一般情况下,导致梁端头局部发生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桥梁在设计阶段出现错误,特别是在对伸缩缝进行计算时,产生的误差较大。而在施工完成后,便无法经受交通车辆载荷的反复施压,遂引起伸缩装置的失灵;施工中出现错误。在桥梁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要重点监控桥梁端头伸缩缝的施工质量,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在桥梁的后续使用期内,桥梁将会出现损坏;使用阶段缺乏养护。如果对桥梁的养护不及时,伸缩装置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跳车现象,对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带来隐患。

1.2旧桥加宽需要解决问题

1.2.1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变硬,体积减少;混凝土徐变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应变增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应力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对旧桥拓宽后,扩宽部分与旧桥的徐变和收缩不同步,相对而言,扩宽部分混凝土收缩、徐变更快更剧烈,更多的附加应力作用在旧桥上。

1.2.2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由于旧桥的基础沉降已基本完成,新扩宽部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降。为了避免新扩宽部分定型后与旧桥不在同一水平面,要充分考虑和计算新桥的沉降量。施工时,天然基础、桩底沉渣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桩的沉降量,所以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计算分析,最终确定基础的沉降量,保证定型之后在同一水平面上。

1.3路桥桥面铺装层存在裂缝

路桥表面裂缝也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造成裂缝出现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急刹车现象,这会导致路桥承受较多的荷载,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会使路桥表面受到较大的挤压,会对路面造成较为严重的磨损,所以,路面出现了较多的裂缝。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施工中存在较多的缺陷以及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造成路桥表面存在裂缝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道路桥梁的铺装层大多使用的是半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对于提高铺装层压实度、强度等有一定帮助,但是这种结构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如果施工环境的温差较大,则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道路桥梁病害处治方法

2.1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2.1.1选择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低热水泥。如果只能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则尽量避免使用早强水泥。

2.1.2国内外的很多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都显示,如果在混凝土里添加部分优质粉煤灰,则可以有效替代水泥,不但如此,因为粉煤灰颗粒是球状的,可以产生滚珠效应,实现良好的润滑,对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流动性以及保水性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1.3减水、增塑、缓凝外加剂等添加剂的掺加,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得到有效改善。这些添加剂的分散作用和减水作用不但能节约用水量、提升强度,还能使得水化热得到缓解,延迟放热峰产生的时间,使得温度裂缝的数量得到控制。

2.1.4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将冷却水管埋放在混凝土中,其内部温度可以明显降低6℃~10℃。

2.1.5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浇筑温度应该控制在25℃以内;同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也不应超过25℃。若气温太高,应该尽量降低浇筑混凝土的出机温度,避免采取搅拌运输车罐体、降低原材料、泵送管道的保温冷却等应对手段的实施;尽量不在高温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尽量选择夜间进行浇筑的时间。

2.1.6适时拆除侧墙

模板,加强混凝土保湿养护措施。出现最大温度梯度之后,等待72h,进行拆模处理,拆模时间必须在浇筑混凝土之后5d后进行,拆除墙模版的时候,应该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跟环境温度之间所存在的温度差低于10℃。完成拆模之后还需要进行养护剂的刷涂,避免延误与漏刷的情况。

3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预制箱梁施工问题

第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些工序设置不够合理,包括 泄水孔、防撞墙、预埋筋、通气孔等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适时检查,导致抗拉螺栓在浇筑中发生松动现象,影响预制箱梁整体的稳定性;第三,预拱度设置没有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或者没有对底座的强度、尺寸等进行严格检查。

3.2桥梁钢筋锈蚀问题

钢筋是桥梁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同时也与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如果桥梁钢筋出现锈蚀现象,就会给桥梁使用的耐久性、安全性等造成影响。导致桥梁钢筋锈蚀的因素有很多,环境、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还包括钢筋的应力状态等因素,都是导致其锈蚀的原因。

3.3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存在于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问题,而桥梁大多数是由混凝土制造的,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对道路桥梁的施工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购买混凝土时,要选择那些口碑好质量有保证的商家。在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也很重要,由于没有明确浇筑的时间,不清楚裂缝出现的各种原因,导致产生了裂缝问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了桥梁的作用功能,二是损坏了桥梁的整体外观结构,导致了桥梁整体架构刚度与强度的削弱,进一步增加了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4公路与桥梁的施工管理

公路施工企业一方面要针对现代车辆载重增加的情况提高台后路堤的设计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回填材料的管理,严格进场材料的检验与存放管理,避免回填材料不符合设计标准造成的质量隐患。同时通过存放管理保障回填材料含水量符合设计、施工要求。利用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及其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控制有效减小台后路堤的压缩沉降,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在注重施工材料管理的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与控制,有效保障施工过程各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前检验回填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摩擦较大、前度高、透水性好等,同时对填料的级配进行检验,以此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压实情况的检查,确保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由于路基与桥台连接处位置较为特殊,压路机难以碾压到位,造成这一位置成为了碾压的薄弱环节,极易造成施工后连接处沉降过大的情况出现。针对这样的情况,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连接处碾压的管理,通过松铺厚度控制(不大于20cm)、压实度控制(95%以上)以及选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压实来保障台后的压实度。对于机械压实不到的应及时采用人工夯实的方式保障其压实度。通过多种方式的控制与管理有效提高台后压实度及施工质量,降低使用后发生沉降差的出现几率。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施工施工方式注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按照压实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以此达到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桩基施工问题、预制箱梁施工、钢筋腐蚀、裂缝问题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务必加强对质量的控制,要加强对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全面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广强.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2]李科.目前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问题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Z1).

[3]邱祖声,王波.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2(11)

[4]田贞权.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

论文作者:刘道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分析论文_刘道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