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悲剧本该避免——一起横跨川黔桂三省的罪恶(论文文献综述)
荀利波[1](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李先帆[2](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认为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武小娟[3](2017)在《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横跨明清两个时期的贵州女性作品数量很多、内容丰富,无论从纵向的时间发展中还是横向的诗文本体里都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展现了贵州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贵州女性内心精彩的精神世界。因此,对明清时期贵州女性作品作家的研究,既要从宏观上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特点,从时间的发展中分析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也要从微观上仔细分析每一个作家、每一部作品,力求从细微处展现此作家作品的不同之处。所以论文分为四章:绪论中,对明清时期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的发展进行概述,重点叙述近年来对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女性作品和贵州地区女性的作家作品的研究状况;在研究方法和范围中针对论文本体中一些诗句的选取、人物的安排、字句的采用标准等细节问题进行一一注明;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清两个时期的女性作家作品资料进行全面地搜集整理,并且按照“明——清前期——清中期——清后期”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女性着述的概说,内容包括作家生平简介和作品分析,对人物的生平进行简要的考证,着录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交代作品现存的来源情况,对作品数量较多的作家会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求展现不同时期女性着述的特点;第二章,是对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的个案分析,详细介绍作家的生平,分析她们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包括成桂珍、安履贞、许禧身和罗绵纤,以求更加完整地展现这些德才兼备的女性,以及她们对贵州地区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家族性女性着作《枣香山房诗集》进行整理和研究,主要是对诗集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注评,并给出作者的生平介绍和作品的简要分析;第四章,是从整体上把握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的特点,主要从她们的作品内容中予以分析。包括四个方面:强烈的贞洁观念、地域分布不均、才女式的家族创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特色。在讲述特点时,适当加入图表,以求更直观地分析这些特点及其原因。
黄守斌[4](2015)在《侗戏丑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戏是汉侗文化交融的结晶,为侗区生境巨变之际侗族生命困境的历史记录,他标志着侗族文化走向成熟。侗戏作为村落的少数民族戏剧,行当意识不强,动作表演较为随意,缺少汉族戏剧艺术的精致与完美。但是侗戏也是极富生命力的地方少数民族剧种,上演许多戏剧之谜。侗戏是朴实的,也是简单的,民间在角色制上仅有正角与丑角两个角色,正角几乎都是一出戏中的主角,彰显美与和谐,是人性之美的舞台呈现,爱美的侗人把他放置在自己的心坎上。而丑角在侗戏中不仅是一个人性之丑的集合体,也是一个配角,所占戏份不多,故而不被人们所关注。但是丑角对于侗戏和侗族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一、他是侗族生境剧变之际生命困顿的审丑的滥觞,为族群审美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产物;二、丑角是侗歌与侗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水岭,是侗戏的“戏”与“剧”的生发的基础性因素;三、丑角突出喜剧性的同时,高扬的是矛盾与冲突,是悲剧美的产生的源头,他有助于侗族偏于柔弱的温和族性的辩证生长。不论是从侗戏本身还是从侗族自身族性的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改变侗戏丑角几近空白的研究现状。本文以侗戏丑角这一小配角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深入地研究一些重要而被忽略了的问题,呈现民间侗族戏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至而更为全面理解侗族戏剧艺术和侗族。内容安排如下:一、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的缘起与对象。梳理侗戏及丑角的研究概况,提出本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的方法与理念等。第一章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入手,鸟瞰侗族和侗戏,显现侗族是这样一个因为弱小而常于把自己隐藏在溪洞中的山地水边民族与温和的族性,以及生境剧变之际,在生命的困顿体验中如何创生了得以“愉生”的戏剧艺术,呈现适合城市生长的艺术戏剧在山地村落生发历史。第二章从戏剧学的层面阐述侗戏角色划分和丑角的类型,爬梳学界和民间对于侗族戏剧角色的理解与阐释,通过二者具有悖论性的理解路径中,凸显民间戏剧角色的朴实含义以及对戏剧丑角的体认,理解侗族的文化理路与文化性格。第三章从表演的视角,围绕丑角的“装扮、舞蹈、戏词、音乐”等四个方面阐述侗戏丑角的舞台呈现,体验侗戏丑角的戏剧性的生成路径和方式。第四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精选具有代表性三个丑角个案,探究村落戏民接受与阐释的民间文化理路,还原戏剧中戏民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在接受戏剧时的复杂性,呈现地方村落朴实戏剧尤其是丑角魅力生成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第五章从戏剧人类学的层面阐述丑角的功能与意义,探究侗戏丑角在侗戏的“戏”与“剧”的生成中的特有的戏剧功能,以及来自矛盾与冲突之中的生命困顿体验的丑与丑角对于一个偏于“温和善良”的族性的滋养的人类学意义。论文本着民间,尽量说民间的戏剧,说民间的话,希望他能成为爱戏的侗族人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的人们喜欢阅读的文章,至而一起思考如何更好的发扬光大侗族的艺术瑰宝侗戏和少数民族文化。
丁卯[5](2014)在《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解放区木刻是与中国革命的政治宣传史结合最为紧密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共为取得抗战胜利和夺取国家整体权力目标的重要宣传手段。这些作品成为“文艺武器”和宣传工具,被政治赋予了极强的宣传功能;尤其是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量出版发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作之后,不论是宣传主题和宣传策略,还是图像表现和故事叙事,都完整地体现出威权政治时期宣传工具的特征,具有服务于政治实用主义的宣传特性,最终作为新兴无产阶级国家艺术的典型“范式”,成为新中国美术的源头。本文强调在历史视域下进行解放区木刻研究,其重点在于探索解放区木刻的政治文化根源。既有对中国古代传统木刻与古代传统社会文化的历史分析,也有近代中国现代民主政治演变过程的映照。虽然解放区木刻表现为无产阶级新兴的艺术,从形态上是以反映现实斗争为目的的“现实主义”叙事形式出现,但在本质上,它依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的桎梏,因而并不具有现代性。笔者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木刻作品为研究样本,透过历史研究与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政治学、宣传学、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论证解放区木刻的政治宣传功能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共政治宣传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中国传统木刻与新兴木刻”是一个宏观的历史资源背景。主要论述作为无产阶级新兴艺术的解放区木刻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木刻印刷图像的传播,包括中国传统木刻、新兴木刻以及德国表现主义木刻。其中也涉及权力与伦理教化、技术复制与图式传播、新兴木刻与西方木刻的传播等。下编“解放区木刻研究”为论文正文的核心部分,内容涉及陕甘宁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与解放区木刻的内在关联性和潜在的影响;其中集中论述了艺术创作与政治宣传的关系;张闻天的文艺思想对解放区木刻早期形态的影响;鲁艺教育方针如何从正规化、专业化的要求出发,继而走向政治宣传教育体制。党的文艺方针作为指导思想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发挥作用,体现在与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服务,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木刻作品。由政治命题引导出的“大众化”和“民族化”,关涉解放区木刻研究中许多方面的问题,而作者的政治身份也决定了解放区木刻的政治属性。他们必须服从党的组织纪律,执行并服务于党的方针政策,这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灵魂清洁”,贯彻《讲话》精神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成果。因而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解放区木刻,其教学、创作和传播活动,都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宣传艺术行为。透过以政治宣传为艺术目的的解放区木刻研究,笔者只是期望提供有关解放区木刻研究的不同范畴与省思空间,以弥补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邓运山[6](2012)在《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文中提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使中国前现代社会发生了整体性溃败,并消极被动地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从此,“现代化”就一直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而令人关注。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畸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从而使整个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广大乡村社会日益被现代社会边缘化了。尤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已经走向了极为崩溃的边缘,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乡村危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不能有效地动员和整合全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农民,致使乡村社会日益疏离于国家政权之外,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策源地。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波及全国范围的乡村危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改造国家、复兴民族为己任,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大革命时期,敏锐地把革命的触角深入广大乡村社会,大力领导乡村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又及时进行革命战略大转移,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社会建立海陆丰、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等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对各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以苏维埃政权为主要内容的政权建设、以普及大众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文化建设,以及一系列“除旧布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从而走上了一条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和乡村建设派开展的乡村改良运动完全不同路向的、体制外的另类乡村改造道路。在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以彭湃、瞿秋白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的指导下,提出了极为丰富的关于乡村改造的思想和主张。在经济建设方面,主张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充分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并不断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力促进工商业发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制定健全的财政制度,初步建立苏区金融体系。在苏维埃政权建设方面,主张大力开展苏维埃民主政治建设,加强苏维埃政权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苏维埃政权的职能建设。在教育文化建设方面,主张大力普及苏区民众教育,加强革命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社会建设方面,主张改造流民、土匪和反动会道门分子,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提倡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解放;破除封建陋习,提倡移风易俗;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救乡村弱势群体。总之,以彭湃、瞿秋白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这些乡村改造思想和主张,对中共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乡村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是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把革命的触角伸向广大的乡村社会。在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广大乡村民众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又成功地对各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一场“改天换地”的特殊形式的乡村改造运动。从而,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候,让经过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大地站稳了脚跟,并最终通过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今天,在举国上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反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那场特殊的乡村改造运动,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吴强[7](2005)在《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是区域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是空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的理想状态。在我国,政府行为是影响空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的首要因素,这一因素运用得当,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运用失当则有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政府与市场之间需要达成一种新的均衡。这就是:以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为中心,由市场主体主导资源配置,通过公平竞争,自发协调区域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从而获得区域经济效率;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的秩序;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主动协调区域差距,将其控制在“适度”范围,从而为区域之间的竞争提供公平基础。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是通过“两次覆盖”来运行的。市场协调是基础,是前提,政府协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是弥补市场失灵,是补充,是后续。二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有着合理的界限。市场协调私人产品领域,政府协调公共产品领域,两种协调手段、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行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在区域之间形成差异,并构成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首要因素。国有企业在各地的分布状况、比例与各地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发挥“市场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作用,就必须确立产权的合法地位,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格化”产权,才能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我国,政府垄断企业或行业过多,对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形成“挤出效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哪里开放更多一点、更早一点、允许更多一点,非国有经济也就发展更多一点,区域优势就更明显一点。在宏观层面,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政府的再分配行为不当,不仅不能抑制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反而会加剧差距程度。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分级财政,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是一种普遍存在,并构成区域间竞争的基础。人为强化或消除区域差距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从长期趋势看,只要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资源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区域间投资的边际成本会趋于平均化,人均收入也会趋于平均,就有可能达到区域发展平衡。但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和政治矛盾对立、激化,从而延缓发展,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笔者认为,这个“限度”就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府行为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通过“办企业”干扰市场竞争的有效领域,而应当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公平竞
东人达[8](2003)在《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鸦片战争以后,循道公会、内地会等基督教组织,在滇黔川边广泛传播。其中循道公会的信徒达6万之众,其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的宗教、教育中心被称为“苗族文化复兴的圣地”、“海外天国”。 本命题长期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有大量成果问世。但这些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国外研究往往不能正确看待殖民侵略大背景及其影响;国内研究曾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在史料方面与国外文献脱节。 在选题人的导师胡绍华教授指导下,在笔者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其意义在于: 如实恢复这段原本在国内已经残缺的历史。 对这场各族群众的基督教运动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评价。 总结“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石门坎的办学经验与得失,为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 在广泛占有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复原历史原型,填补史实。 从整体与全时段的高度,突破以往有些成果的地域局限性。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学科方法,评判历史,探索规律。 本课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基督教传播的历史背景:基督教传播的历史大背景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柏格理等传教士出身于英国社会下层;西南各族群众身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苗族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对此进行综合分析,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前提。 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往有人把近代基督教新教在滇黔川边民族地区传播并引发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笼统归之于外国传教士的作用。据一系列新发掘的资料可知:它的外因是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浪潮下来华的出身于英国社会下层和少数民族的柏格理等传教士;但发挥决定性主体作用的为中国西南各族群众,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场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宗教与社会改良运动。 老苗文的创制及影响:在近代基督教新教传入西南后所创制的多种民族文字中,老苗文是各族群众最为认可的一种。究其原因,在于顺应了西部苗族和相关民族改变无文字状态的要求,并吸收了地域文化特别是苗族传统文化的要素。除了宗教作用外,老苗文的广泛传播还有力地促进了近现代苗族与相关民族社会变迁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 民族教育:以石门坎为中心的滇黔川边循道公会的教育体系,在40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政府与外来投资,主要凭借当地各民族自己的力量,使上万名青少年接受了规范的初等教育,使数万名苗族群众完成了扫盲教育,为苗族、彝族培养出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其中把学校办到山寨、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的积极性等经验值得借鉴。 滇黔川边基督教运动的必然归宿是唯物主义:饱受压迫和剥削的滇黔川边各族群众,力图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他们 1869年爆发反清起义、20世纪初办教会、40年代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一个不断升级的奋斗过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曾选择了基督教,但由于主体作用的发挥,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国家与民族意识的增强,许多知识分子冲破宗教枷锁的程桔,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斗争。他们终于抛弃了幻想的幸福,找到了现实的幸福,实现了方法与目的的统一。 本课题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复原,在不少空缺处填补了新发掘的史实。如: 体现殖民侵略背景的经济法则——列强与旧中国不平等的货币兑换率,其实质是中国人民用血汗养活传教士并提供他们的活动经费。 循道公会圣经基督教教会传教士群体的英国劳动阶层与少数民族出身,及其自发的阶级性与民族性作用。 循道公会在华的早期活动;城镇汉人战略导致的困境。 在是否向少数民族传教问题上引发了传教团内部的争论,柏格理成为没有项目与经费的少数派;因此中国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营建教堂与学校。 基督教在云南彝族葛泼支系、J!I南苗族中的传播。 石门坎小学的创建;1905年开始的双语教学;大众教育的开展。 创制老苗文的群体,苗文《圣经》1905-1936年的5次印刷发行。 等等。
王旭东,周仲贵[9](2002)在《悲剧本该避免——一起横跨川黔桂三省的罪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10月18日,经广西宾阳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宾阳县公安局对强奸、抢劫犯罪嫌疑人王善雨、安某及窝藏犯罪嫌疑人骆松林执行逮捕。这起发生在长途卧铺班车上骇人听闻的兽行,读来令人发指。
二、悲剧本该避免——一起横跨川黔桂三省的罪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悲剧本该避免——一起横跨川黔桂三省的罪恶(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
一、丰饶、苍郁之境 |
二、雄奇、壮阔之境 |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
一、多变的图境 |
二、梦幻的画境 |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
一、野性之境 |
二、厚土之境 |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绪论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作品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女性贵州女性文学作品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选题缘起与意义、撰写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概说 |
第一节 明代贵州女性着述 |
1、汪氏 |
2、吴氏 |
3、蔡氏 |
第二节 清代前期贵州女性着述 |
1、李氏 |
2、李氏 |
3、刘素贞 |
4、吴氏 |
5、高氏 |
6、张王姑 |
7、袁淑秀 |
第三节 清代中期贵州女性着述 |
1、刘氏 |
2、王氏 |
3、许韵兰 |
4、何氏 |
5、尹氏 |
6、解氏 |
7、陈淑秀 |
8、郭刘氏 |
第四节 清代后期贵州女性着述 |
1、郑淑昭 |
2、唐贞 |
3、罗绵纤 |
4、华璇 |
5、孙诵昭 |
6、谭兰英 |
7、刘氏 |
8、李瑞莲 |
9、蹇仙桃 |
10、王天真 |
11、杜韫玉 |
12、李有光 |
13、关月仙 |
14、赵锦英 |
15、黄玉卿 |
16、许禧身 |
17、许秀贞 |
18、许梦贞 |
19、许遇贞 |
20、许淑贞 |
21、许芳晓 |
22、许芳欣 |
23、许芳盈 |
24、许芳素 |
25、陈德庄 |
26、刘起凤 |
27、舒芳芷 |
28、骆冰梅 |
29、申辑英 |
30、梅氏 |
31、喻蕙若 |
32、喻桂云 |
33、成桂珍 |
34、陶桂珍 |
35、聂碧云 |
36、钱张氏 |
37、冯复征 |
38、温同瑛 |
39、曾巽 |
40、李秀英 |
41、李玉英 |
42、陈枕云 |
43、周婉如 |
44、安履贞 |
45、王长姑 |
46、传氏 |
47、涂元仪 |
48、彭冉氏 |
49、沈王氏 |
50、杨莲之 |
51、顾四秀 |
52、王文淑 |
53、宣孺人 |
54、丁氏 |
55、陈昌纹 |
第五节 明清时期贵州妇女着作情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成桂珍与《木樨香室诗集》 |
一、成桂珍及其作品简介 |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三、诗歌的艺术韵味 |
第二节 安履贞与《圆灵阁遗稿》 |
一、安履贞家世 |
二、《圆灵阁遗稿》 |
三、彝族奇女,德才并重 |
四、余论 |
第三节 许禧身与《亭秋馆诗钞》 |
一、许禧身身世及作品简介 |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四节 罗绵纤与《香草楼诗卷》 |
一、罗绵纤及作品简介 |
二、诗人的性情 |
三、诗歌的分析 |
第三章 《枣香山房诗集》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枣香山房诗集》整理——枣香山房诗集整理与注评 |
第二节 《枣香山房诗集》研究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及其着述特点 |
第一节 强烈的贞节观念 |
一、表格情况概述 |
二、才女中节烈妇女的形象 |
三、才女选择贞烈道路的背后 |
第二节 地域分布不均 |
一、图表情况概说 |
二、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地域分布差异性成因 |
第三节 才女的家族创作 |
一、才女群体的呈现方式 |
二、才女群体孕育的温床 |
第四节 浓郁的地方特色 |
一、贵州的自然环境 |
二、贵州的人文景观 |
三、浓郁的地域文化 |
四、日常生活景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侗戏丑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侗戏研宄的现状述评及研究的意义 |
三、研宄的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理念 |
第一章 丑的生发与文化建构 |
第一节 丑的生发 |
第二节 苦乐的文化调适与侗戏的创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丑角的类型 |
第一节 侗戏角色:丑角与正角 |
第二节 丑角类型:“宁雅”与“宁赖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丑角的朴素呈现 |
第一节 装扮 |
第二节 舞蹈 |
第三节 戏词 |
第四节 戏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丑角的村落阐释与接受 |
第一节 《梅良玉》:卢杞 |
第二节 《金汉列美》:金汉 |
第三节 《卜宽》:卜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丑角的戏剧功能与族群意义 |
第一节 丑角的戏剧功能 |
第二节 丑角的族群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5)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绪论 |
一、解放区木刻研究的学术态度 |
二、 宣传学视野下的解放区木刻 |
三、 课题研究缘起 |
四、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五、 课题研究现状 |
六、 课题学术史、研究方法 |
七、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印刷图像与宗教文化的传播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木刻的复制与传播 |
第二节 权力与伦理教化 |
第三节 技术复制与图式传播 |
第二章 新兴木刻与西方版画的资源 |
第一节 中国雕版印刷西传与西方版画资源 |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新兴艺术 |
第三节 新兴木刻的兴起与传播 |
第三章 陕甘宁:历史文化传统与革命文艺的摇篮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映照 |
第二节 解放区木刻:艺术与宣传的选择 |
第三节 张闻天的文艺思想 |
第四章 为抗战呐喊:革命理想与艺术幻境 |
第一节 鲁艺:艺术教育归入政治体制 |
第二节 延安:革命圣地的艺术实践 |
第三节 讲话与整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部分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2 学术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的乡村危机 |
2.1.1 经济衰败 |
2.1.2 政治混乱 |
2.1.3 文化失调 |
2.1.4 社会失序 |
2.2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推动及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逼迫 |
2.2.1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推动 |
2.2.2 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逼迫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的渊源 |
3.1 马列主义的农民观和社会革命思想 |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民主思想和平等思想 |
3.2.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民本民主思想 |
3.2.2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平等思想 |
3.3 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的形成过程 |
4.1 酝酿、萌芽阶段(1921年7月——1927年8月) |
4.2 激进、发展阶段(1927年8月——1931年11月) |
4.3 高涨、成熟阶段(1931年11月——1935年12月) |
4.4 理智、暂停阶段(1935年12月——1937年7月)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主要代表人物的乡村改造思想 |
5.1 彭湃的乡村改造思想 |
5.1.1 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阶级 |
5.1.2 关于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革命的思想 |
5.1.3 关于成立农民协会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思想 |
5.1.4 关于普及农民教育和改良乡风民俗的思想 |
5.2 瞿秋白的乡村改造思想 |
5.2.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
5.2.2 关于土地革命和农民政权的思想 |
5.2.3 关于苏区文化教育建设的思想 |
5.3 毛泽东的乡村改造思想 |
5.3.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观及农民运动思想 |
5.3.2 关于革命根据地乡村经济建设的思想 |
5.3.3 关于革命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的思想 |
5.3.4 关于根据地乡村教育文化建设的思想 |
5.3.5 关于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的思想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改造实践 |
6.1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6.1.1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6.1.2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根据地经济建设 |
6.1.3 以苏维埃为标志的根据地政权建设 |
6.1.4 对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评价 |
6.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6.2.1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
6.2.2 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建设 |
6.2.3 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 |
6.2.4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
6.3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6.3.1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
6.3.2 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建设 |
6.3.3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 |
6.3.4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 |
第7章 与乡村建设派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之比较 |
7.1 两者的相同之处 |
7.1.1 都处于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的时空背景下 |
7.1.2 都认为乡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关键问题 |
7.1.3 都重视依靠经济建设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
7.1.4 都注重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来改造乡村农民 |
7.1.5 都主张对乡村社会进行全面社会改造 |
7.2 两者的不同之处 |
7.2.1 指导思想不同:一者信奉改良主义,一者信奉马列主义 |
7.2.2 切入点不同:一者从教育文化上切入,一者从政治经济上切入 |
7.2.3 领导力量不同:一者分散领导,一者集中领导 |
7.2.4 依靠力量不同:一者依靠少数“社会精英”,一者依靠广大民众 |
7.2.5 最后结果不同:一者无疾而终,一者前景光明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及其实践的成败得失 |
8.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其实践的成功之处 |
8.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其实践的失误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录附 |
(7)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0.3 思路和结构 |
0.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
0.5 政府概念和区域范围 |
第一章 政府行为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1.1 西方经济学对政府行为的理论界定 |
1.2 政府行为的实践演变 |
1.3 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理论界定 |
1.4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行为模式 |
第二章 中国市场微观基础的区域差异与调适 |
2.1 从所有制理论到产权理论 |
2.2 中国市场微观基础的区域差异 |
2.3 确立市场微观基础的难点:激活国企 |
2.4 政府区际支出与投资的错位与矫正 |
2.5 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的政府措施 |
第三章 政府宏观调节区域经济的工具构建 |
3.1 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 |
3.2 公共财政的含义与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关系 |
3.3 为什么要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3.4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与形式 |
3.5 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构想 |
第四章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与规制 |
4.1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际资源配置的影响 |
4.2 地方政府行为引起负外在性的分析 |
4.3 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分析 |
4.4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 |
第五章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与政府行为研究 |
5.1 美国区域经济政策与政府行为 |
5.2 英国区域经济政策与政府行为 |
5.3 德国区域经济政策与政府行为 |
5.4 前苏联区域经济政策与政府行为 |
5.5 启示 |
第六章 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6.1 政府垄断式配置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6.2 政府竞争式配置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6.3 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 论 |
7.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目录 |
本课题进行中发掘的历史照片(部分): |
滇黔川苗民、葛泼、诺苏与傈僳分布图 |
1904年柏格理与苗族探访者的合影 |
1905年贵州威宁石门坎全景 |
赶往石门坎做礼拜的苗家妇女 |
彝族循道公会小学教师与学生 |
滇黔川边第一位苗族医学博士吴性纯 |
柏格理夫妇和他们的长子的合影 |
绪论 |
第一章 滇黔川边民族地区 |
第一节 滇黔川边民族概况 |
第二节 滇黔川边苗族 |
第三节 滇黔川边彝族 |
第四节 土司与土目 |
第二章 殖民侵略背景与下层出身的传教士 |
第一节 关于“海外天国” |
第二节 “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 |
第三节 一群劳动阶层与少数民族出身的传教士 |
第三章 基督教传播的阶级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各族群众深受的压迫和剥削 |
第二节 彝族的广大被剥削阶级 |
第三节 近代苗族人民遭受的剥削 |
第四节 民族关系与宗教态度 |
第四章 建国前基督教在滇黔川边的传播 |
第一节 天主教在川滇交界地带的活动 |
第二节 内地会在滇黔川边的传播 |
第三节 循道公会在滇黔川边的传播 |
第四节 安息日会在滇东北与黔西北的活动 |
第五章 教会的教育与社会改良事业 |
第一节 内地会的小学与改良会 |
第二节 循道公会在滇黔川边的办学与社会改良 |
第六章 滇黔川老苗文的创制及其历史作用 |
第一节 老苗文的创制 |
第二节 老苗文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七章 滇黔川边基督教运动中的主体作用 |
第一节 中国民众对物力人力的负担 |
第二节 中国各族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升华 |
附录 |
附录1: 《蚩尤与苗族迁徙歌》 |
附录2: 石门坎教会《溯源碑》碑文 |
附录3: 石门坎苗文《溯源碑》(《苗族信教史碑》)碑文 |
附录4: 《现在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石门坎的介绍》 |
附录5: 《塞缪尔·柏格理年谱》 |
东人达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后记 |
四、悲剧本该避免——一起横跨川黔桂三省的罪恶(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3]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研究[D]. 武小娟. 贵州大学, 2017(03)
- [4]侗戏丑角研究[D]. 黄守斌. 云南大学, 2015(10)
- [5]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D]. 丁卯. 西安美术学院, 2014(12)
- [6]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D]. 邓运山. 湖南大学, 2012(05)
- [7]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吴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10)
- [8]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D]. 东人达.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9]悲剧本该避免——一起横跨川黔桂三省的罪恶[J]. 王旭东,周仲贵. 检察风云,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