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为深入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南京市六合区2018年延续开展了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区按照“核心示范区-一般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进行总体布局,建立8个示范区,总面积5615亩,并向周边地区辐射。示范区共建设了1600亩水肥一体化,应用商品有机肥7475吨、自制有机肥1130m3。
10多年来,祝国寺以大带小的管理和服务,对周边小寺小庙和谐局面的维护,起到很大作用,也为云南省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宗教和顺,离开不法治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在这些方面,我们都看到了国家推进宗教法治化建设,加强宗教管理的实际意义。
“有机肥+配方肥”模式。一是基施商品有机肥 (200公斤/亩-600公斤/亩/),具体用量根据蔬菜品种和地力情况确定,结合蔬菜配方肥施用,减少化肥用量。二是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自行购买或自产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尾菜等原料进行堆沤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并应用于蔬菜基地,结合施用配方肥。
“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基施商品有机肥,通过控制器上设计的施肥程序,注肥器按比例地将肥料罐中的肥料溶液注入灌溉系统的主管道中,应用本体传感器、环境感知传感器、以色列进口比例施肥器,达到精确、及时、均匀自动化施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用量。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通过依靠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组织管理进行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有机肥施肥统一撒施服务。试点由南京市六合区地美农业专业合作社购买施肥机械12台且实施示范区统一撒施有机肥服务,不断探索和总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机制和模式,提高农民使用有机肥的意识水平。
发展产业链模式。在核心示范区打造“基地种植+蔬菜加工+云厨门店销售”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通过项目实施切实带动六合地区农村合作社及农产品生产大户的共同发展,公司通过订单模式与周边农户签定相关农产品的销售协议,打造“云厨一站”品牌农产品。马鞍街道示范区的南京市六合区大圣水芹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水芹种植户开展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销售服务,打造品质独特的地方品牌-“大圣”水芹。
闲提一句,虽说我们现在觉得汉服袖子宽大不方便,但古人穿着大袖的基本都是文人贵族,所以也不用劳动。而下层人自然也有短袖的衣服(短褐),冷冬时也会用襻(pàn)膊勒起袖子干活。但由于汉服的灭亡,我们如今只能在日本各种动画和影视剧中见到,而常误以为这是日本的发明。
提升现代农业智能化。应用先进的灌溉设备、传感设备、传输设备、智能控制系统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水肥耦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促使作物根部水份始终保持在作物生长需水的最佳状态,让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保持持续、旺盛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同时大大节约工时;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促进有机肥资源利用。项目区有机肥用量较上年提高35.9%;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8.93个百分点。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英语阅读的拓展。学生从广泛的阅读中,可以有效摄取语言信息以及语言表达技巧,在学生积累的过程中也是他们提升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关键。在进行实际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可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记录笔记的习惯。比如说,将一些典型的、学生觉得优美的段落、语句进行记载,这都很好的保证英语阅读拓展的有效性。
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2018年,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化肥用量较上年减少22.3%,辐射带动全区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6.7%。
形成品牌效应。2018年全区蔬菜已认定绿色食品36个、有机食品24个。已创建地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云厨一站”、“大圣”、“梁萍”等公用品牌;“江苏永鸿巴布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京野山绿农产品有限公司”基地种植的蔬菜已获得省市名牌;“大圣”水芹正在申请地理标志。
□徐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