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1519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泊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使用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择期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所有的患者都使用丙泊酚作为手术的麻醉药物,观察所有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 结果: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情况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在临床麻醉中,给患者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太大的影响,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关键词:丙泊酚;临床;麻醉;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丙泊酚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静脉麻醉药物[1]。本文研究当中,旨在观察丙泊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使用效果,现将详情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和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术前检查,均显示为肾功能、肝功能正常,均无异常的麻醉手术史。
所有的患者均属于神志清醒、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排除有全麻禁忌症的患者,有过度饮酒史的患者,在本次研究前三个月使用过相关药物的患者,存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或脱水症状的患者,患有心、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在这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8例、女性患者占12例,年龄范围在20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49.76±10.16)岁。
1.2 方法
给所有的患者都使用丙泊酚作为手术的麻醉药物,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在手术前三十分钟,给患者静脉注射10.00mg剂量的安定和0.50mg剂量的阿托品。
第二,在手术室当中,将患者的上肢静脉开放,给患者进行面罩纯吸氧处理。
第三,给患者输注乳酸林格液,速度控制在10.00mL/h。
第四,给患者输注50.00mL剂量的丙泊酚,将血浆靶浓度设定为3.00ug/mL,直到患者消失意识为止。
第五,在患者气管插管后,给患者连接麻醉机,患者的呼吸频率各参数控制为:呼吸频率设定范围在12次/min到14次/min之间,潮气量控制在8.00mL到10.00mL之间,氧流量控制为0.80L/min,人工气腹压力范围设定在12mmHg到14mmHg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1)各个时间段包括:其一,患者麻醉诱导前的时间段;其二,患者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前的时间段;其三,患者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瞬间的时间段;其四,患者开始手术的时间段;其五,患者刚拔管的时间段。(2)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三项指标,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所有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x±S),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P<0.05时,表示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后,观察到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观察指标情况为:
其一,患者麻醉诱导前的时间段,患者的收缩压为(126.95±16.72)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75.95±13.01)mmHg,患者的心率为(81.61±14.28)次/min。
其二,患者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前的时间段,患者的收缩压为(95.95±15.05)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67.95±20.04)mmHg,患者的心率为(75.92±7.48)次/min。
其三,患者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瞬间的时间段,患者的收缩压为(105.62±13.94)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67.92±15.03)mmHg,患者的心率为(73.01±6.89)次/min。
其四,患者开始手术的时间段,患者的收缩压为(106.92±25.81)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70.62±13.42)mmHg,患者的心率为(70.43±12.94)次/min。
其五,患者刚拔管的时间段,患者的收缩压为(122.79±13.06)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73.61±18.64)mmHg,患者的心率为(90.89±20.04)次/min。
由此可见,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情况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2],由于其具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好、恢复时间短、药效平稳等优势,在临床麻醉中被广泛使用[3]。
有关资料显示,在临床麻醉中使用丙泊酚作为麻醉药物时,需要控制好丙泊酚输注的时间[4],才能有效降低在输注后引发患者发生疼痛现象的概率,并减少对患者血脂代谢造成的影响[5]。
本次研究当中,针对择期手术的患者,使用丙泊酚作为麻醉药物,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的时间段、患者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前的时间段、患者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瞬间的时间段、患者开始手术的时间段、患者刚拔管的时间段,其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均显示处于平稳的状态,故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三项观察指标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麻醉中,给患者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太大的影响,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荣,肖金辉,桂新星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214-3216.
[2]张咏梅,赵卫兵,吴嘉宾等.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7):888-890.
[3]梁永新,古妙宁,王世端等.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4):376-378.
[4]范莹莹,杨桐伟,邹佳芮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丙泊酚全麻诱导剂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2):2258-2260.
[5]林高翔,厐宏宣,张文斌等.依托咪酯、丙泊酚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1,40(25):2520-2522.
论文作者:许文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患者论文; 时间段论文; 收缩压论文; 心率论文; 指标论文; 手术论文; 导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