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 528000
摘 要:随着各地高考改革方案的落地,高考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必将对现今的教育产生重大冲击,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考试招生制度框架。在高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我认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及时、有效、多方位,在尊重评价主体多样性的前提下,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目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业成绩、综合能力、成长过程三个方面,为了使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我们可以采用积分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以期达到科学教育之目的。
关键词:高考改革 义务教育 综合素质评价 积分量化
随着高考改革序幕的拉开,近期全国已有27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其中有考试科目的调整,有对高考加减分项目的重新认定,有英语成绩的一年两考制,有录取批次的整合等,北京方案中提出“北京市从2017年秋季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起,落实中考招生改革,2020年起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广东省高考方案中提出“从2018年起,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实行新的学考制度,高考分数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河南省高考方案中提出“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不只是广东、河南,全国多省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高考的变革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考招生改革,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
那么现行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是否已经和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接轨呢?现行的中考招生是否将综合素质作为录取的重要因素了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同样的叶子,同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尺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要树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理念,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主动地发展。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学生评价体系有明确说明,但现实中情况并不理想。因为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成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中考成绩又成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必将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性,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理念相背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其评价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尊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目的,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多方位评价。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业成绩、综合能力、成长过程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业成绩评价。学业成绩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与能力,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业成绩等。为了了解教育、教学效果,我们通常会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体现学生学业成绩。但如果我们只是关注检测后的成绩,可能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例如语文考试,有的同学综合素质较好,各种题型得分都比较高,综合得分85分;有的同学文言基础薄弱,但作文特别好,综合得分也是85分;有的同学基础得分特别高,但作文没写完,被扣去许多分,最后综合得分也是85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对于这三个85分的同学,我们能否只看分数,而忽视他们本身的特殊性呢?所以说一次考试下来,学生的成绩背后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刀切”,只关注综合成绩及排名,而忽视学生的差异性,那是不科学的。
就学业成绩的评价问题,我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制作一份难易适度的试卷,试题筛选原则是能体现检测目标,试题能反映知识水平的差异性,有一定区分度,通过有效组织,拿到测试成绩。成绩出来后,制作一个双向细目表,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合计等方面,教学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语言运用、作文、合计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综合情况,在之后教学中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另外,将双向细目表制作成学生学业成绩跟踪档案,方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整体的、纵向的分析。
其次是综合能力评价。综合能力评价是指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和技能能力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公民道德素养、实践与创新。这种评价不同于学业成绩评价,是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综合素质体现的评价。如果说学业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评价,那么综合能力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能力的评价,如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外在表现行为的评价。
真实有效收集信息是做好综合能力评价的前提,在综合能力评价中,我注重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日常行为、活动体验、课堂检测、实验操作等,有了这些信息才能较客观地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完善的评价量表是做好综合能力评价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我采取的是分任务或阶段评分的方式。每个任务或阶段都有相应的标准等级,如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评价又分为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三个部分。比如我要开展一场辩论赛,评价表格就包括内容和表现两方面,内容包括合作、自主、联系实际、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语等,表现包括赛前准备、辩论礼仪、形象展示、语言组织、逻辑思维、辩论技巧、自信表现等。
再次是成长过程评价。成长过程评价包括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如审美情趣、艺术活动、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这项评价是对学生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成长过程的一次综合评价,它能较全面地体现学生的成长历程,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成长过程评价中,可以依据学生发展目标收集相应材料,有目的,有选择。在这项评价中,学生可以成为评价主体,教师和家长可以作为辅助。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成长评价表、收集自己成长的材料、评价自己的作品、反思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教师和家长则做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其评价。
在具体操作中,我指导学生按如下方式制作评价表,首先确定评价主体(年级、学科、姓名);其次确定评价目的,如小组写作式、读书笔记式、阅读积累式等;再次确定材料收集的类型与次数;最后是评比交流,如自评、小组评、教师评,根据相应等级给出综合分数,以“积分制”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定,并将成果与同学分享,通过互动交流促进成长。
最后,为便于更好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在教与学当中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目的,使综合素质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我们可以将综合素质评价做成细目表,分为学业成绩、综合能力、成长过程三个部分,用积分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每学期评定一次,每月基础分为80分,期末计平均分,总平均分60分以上为C(合格),其中30%左右为A(优秀),40%左右为B(良好),60分以下为D(不合格)。六个学期评定结果作为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依据。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新高考就是一个课程改革的匹配,但是,课改仅仅从高中做起远远不够,孩子的兴趣和积累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甚至从一年级开始做起。九年义务教育要致力于保护孩子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仅凭高中改变是来不及的,义务教育阶段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蔡朝阳《寻找有意义的教育》.宁波出版社,2015年5月。
[2]邵清艳《学生评价与学法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3]董彦旭《课堂教学心主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论文作者:秦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成绩论文; 学业论文; 综合素质论文; 目的论文; 成长过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