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_胡佳林

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针对煤矿企业人的安全行为治理现状,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简要介绍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思路、做好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如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少煤矿资源浪费等,提出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人的安全行为;治理;煤矿;井下作业

伴随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加大,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通过做好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高效提升,培养技术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真正实现“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的目标,减少零敲碎打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要点。

1研究背景

根据《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三工转换”日常考核实施办法》中的规定能够得知,通过做好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能够保证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全面提升。结合关于开展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的通知》(陕双煤司发〔2017〕171号)文件要求与矿井实际生产情况,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开展了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将技术人员工作岗位中的安全隐患全部消除,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基础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安全生产行为。

2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思路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以“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为最终的工作目标,并根据《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指南》为主要标准,结合标准,认真落实各项治理工作,并不断加强煤矿现场操作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保证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保证人的不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消除,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1]。

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核心要素是人,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方面治理,针对之前的煤矿不安全行为,进行合理纠偏与调整,真正达到煤矿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目的。想要保证双龙煤业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根本上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提高煤矿安全生产预控能力,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思路,并进行有效优化,不断提升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效果。

3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要点

3.1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主要工作内容

人的安全行为主要治理工作内容如下:岗位描述、手指口述、七种安全行为养成、安全风险评估、干部走动管理、安全确认、经济制度的制定等。其中,人的七种安全行为养成主要包括集体排队入井、升井或进(出)入工作场所、统一着装、工作验收确认列表化、行进中安全确认、干部危险预知列表化、实施班前礼仪、大力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等等。

人的七种行为养成要求如下:首先,进入到井内的技术人员需要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服装,不能够胸露背臂,安全帽不能有任何破损,进入到井下之后,不能够随便摘下安全帽。其次,不能够带病弱矿灯进入到井下,进入到井下之后,灯不能够离开人,如果矿灯损坏,需要及时发出救援,在作业过程中,要主动将矿灯挂于安全帽之上。最后,进入到矿井下的技术人员不能饮酒,并将工牌佩戴于胸前,利用夹扣将工牌固定。

乘坐人车的安全行为养成要点如下:第一,认真按照有关规定来乘坐人车与机车,乘车过程中,要听从指挥,在指定的地点按照顺序上下车,遵守秩序排队不能够拥挤,不能够嬉戏打闹。第二,待车辆挺稳之后,方可上下车,最后一个下车的人,要主动将车门关严,身体不外伸,如果随身携带工具,则需要将工具牢固放置。第三,在运送火药与雷管等危险物品时,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专车专送规定,并由专人负责押运,车辆在行进过程当中,禁止扒车、跳车。

军事化安全行为的规定与要求如下:第一,认真执行地面准军事化管理规定,并根据准军事化管理办公室规定的路线来行走,两人成一排,三人成一列。第二,当有上级领导检查时,井下作业人员需要认真执行敬礼报告制度,并跟随班长站立欢迎,向领导敬礼并主动问候领导。班长要向领导简单报告施工现场情况。第三,井下工作人员要认真工作,遵守“不推诿、不扯皮、多反思、少解释”的工作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身工作,下级部属主动向上级领导请示报告工作,报告内容要真实,不能够瞒报、虚报[2]。

通过做好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不但能够帮助矿区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井下情况,减少矿井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矿井作业人员角度来分析,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能够更好的提高井下作业效率,营造良好的井下作业环境。

3.2明确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程序

煤矿企业中,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程序如下:首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结合矿井作业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合理的工作标准,并创建档案。其次,对矿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认真落实人的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最后,对矿井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全面评价,并对原有的治理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

在开展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时,有关管理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了解矿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并合理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在确定L值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对各项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各项因素造成事故的可能性,选取最终的L值,L值的可参考数值见表1。管理人员最终还要确定井下作业安全风险等级,结合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方案。

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参考值

结合《指南》中的各项要求能够得知,想要更好的提高煤矿企业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效果,各级管理人员需要对原有的人的安全行为治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其中,企业中的党群工作部门重点负责岗位描述、安全监管部门则负责手指口述与环境识别、安全确认等等,而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则重点负责行为的养成与经济制度实施,保证煤矿企业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得到高效实施。

3.3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亮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效率,相关管理人员编制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三字歌”,并定期开展无轨胶轮车主题活动,构建人的安全行为治理进班组与岗位组,进行“一队一特色”创建活动。对于煤矿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来说,要认真遵守上级指示,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3]。

除此之外,有关管理人员还要对矿井作业人员的“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岗位描述的文本则需要由党群工作部门负责修改,手指口述文本则由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在开展煤矿企业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时,有关管理人员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人的安全行为治理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难题,提前制定好有效的解决对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详细介绍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主要工作内容、明确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程序、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亮点等等,能够保证煤矿企业中的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煤矿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而言,要大力学习先进的人的安全行为治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平,赵霞飞,李强华.基于行为安全理论船舶溢油污染的人为因素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62-67.

[2]蔡秋晨,徐佳.隧道工人安全行为的多层线性模型构建——基于跨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9):67-70.

[3]边俊奇,毕建乙,雷云.基于杜邦STOP系统煤矿安全行为观察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煤炭,2018,44(08):143-147.

论文作者:胡佳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浅谈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论文_胡佳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