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论文_张超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论文_张超

霸州市隆浩鼎混凝土有限公司 河北省霸州市 065700

摘要: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点,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活和建筑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尤其是城市中,人口相对密集,高层混凝土建筑较多,一旦因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会造成恶劣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相关工作者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设计出有效提升建筑物抗震性能的结构。文中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

1导言

目前,在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因此,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期间,必须要遵循设计原则,全面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特点,进而提高设计质量。

2发生地震时高层建筑的破坏特点

2.1地基破坏特点

地震发生时,会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地基造成重大破坏。如果本身高层混凝土建筑所处的地基相对属于承载力较差的土层上,地震会造成土体产生液化,从而导致建筑物整体下沉,建筑结构的上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建筑物下沉不均匀,导致整体建筑物受力不平衡,出现裂缝甚至坍塌的情况。

2.2刚度破坏特点

当高层混凝土建筑的主体结构相对呈现不对称的形状时,例如Y形、L形。当发生地震时,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建筑物本身极容易发生扭转,带来巨大的地震破坏。因此,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建筑的平面形状要相对简单,规则且对称,在刚度和承载力方面分布均匀,减少不规则的平面设计和布置。必要时,针对较为复杂或者平立面不规则较突出的高程混凝土建筑,应考虑增加防震缝的设计。

2.3构件的破坏特点

有些高层混凝土建筑,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当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内的柱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板和梁所受到的破坏程度。同时,产生交叉性裂缝的地方经常会出现在剪力墙的窗台下部。

2.4结构体系破坏特点

建筑物不同的结构特点,在发生地震时,所产生的结构破坏情况不一样。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刚度能行号,承载力较高,但是结构自身重要较大,且空间布置灵活度较差,无法满足较大空间的需求;而框架结构相对布置灵活,可以满足空间上的需求,但是相对承载力较弱,抗震性能较差。往往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时,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剪力墙分工合作,可大大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3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3.1科学设计主体结构基础

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而言,基础结构设计科学与否和建筑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单元结构相同需要设置到地质相似的地面之上,运用同一种结果,若地基位置出现液化土、新填土与橡皮土承载性能不一致的土层之时,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案来提升基础结构刚度系数,以确保地基要具备足够的承载性能。利用底框结构时,其实用性极强,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其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然而,此种结构体存在着刚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发生了头重脚轻的现象,让建筑整体结构发生不均匀的变形,情况严重的会使得房屋建筑工程发生开裂现象。因此,最好不要在防烈度区域应用此种结构,在设计该结构时,设计者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要求上下结构要保持均匀、一致的刚度,便于提升抗震性能。

3.2增设抗震防线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主要是由几个延性分体所构成的,且各类延性构件能进行协调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以剪力墙结构为例,其主要是框架分体与剪力墙共同构成的多肢剪力墙结构,大地震发生之后极易出现余震,因而,仅仅设置上一道抗震防线,此防线遭受到余震的实际破坏,会对高层主体结构产生严重的损伤,情况严重的条件下会发生倒塌现象。设计者要认真而科学的处理抗震设防系统,要求同一平面内主要构件保持屈服状态,而剩余的抗侧力部件会始终处在弹性阶段,会提升主体结构屈服所持续的时间,利于提升主体结构的抗侧移性能与延性。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极易发生由于某一结构构件发生抗侧移值过大的问题,会引发构件强度不足问题。因而,在实际设计时,应不断提升构件抗侧移性能,对施工中的以大代小来尽心反复的权衡,及时提高抗侧力相关部件配筋率。

3.3抗震加固设计

诸多情况下,高层建筑都提出可明确的抗震要求,这就要求高层建筑既要满足一定的延性与刚度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规范,鉴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尤其是建筑工程的高度与底层柱的轴力要始终保持正比关系,要求主构件要满足一定的延性要求,层高既定处理时,主要是对轴压比进行科学调整,以此来提升构件延性,然而,要保证轴压比不能过大,否则会发生结构短柱现象,且延性也会变得更为有限,一旦遭遇高强度地震,会使得剪切受到破坏,会使得整体结构发生倒塌,此时,应对抗震结构进行科学的加固设计。

3.3.1选择螺旋复合箍筋

框架柱抗剪性能需要与剪压比、强剪弱弯等相符,要求柱子一端抗弯性能要满足强柱弱梁的限值标准,短柱在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时,不会引发剪切性破坏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螺旋复合箍筋的主要优势就是利于提升柱子抗冲剪性能,也能提高短柱的抗震能力。

3.3.2科学选择分体柱

短柱抗弯能力要比抗剪能力强,因而,发生地震时,抗弯能力还未彻底发生作用就发生剪坏破坏等问题,在具体设计时,应适度控制短柱抗弯性能,要求其要和抗剪强度相接近,才能在地震发生时,短柱即可满足抗弯的实际屈服强度。在具体设计中,我们时常会运用控制抗弯强度的方式,就是将柱子顺着竖向来设计缝隙,将其划分成多个分体柱,在分体柱配筋需要在柱肢间设置连接键,提升构件的抗震性能与强度系数,主要选择分隔板、摩擦阻尼器与通缝来用作连接键。选择分体柱时,尽管无法提升柱子抗剪能力,在降低抗弯性能的条件下就会提升柱子抗变形能力,便于让短柱逐步向长柱方向转变,从而提升短柱抗震性能。

3.4全面考虑位移,减少输入的地震能量

在位移问题上,需要保持客观而公证的态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承载力是设计的基本条件,设计者需要重视计算工作,需要选择弹性策略,对结构力进行科学性的计算与分析,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为应科学减少水平方向所产生的侧移,可适度控制建筑工程的自重,全面考虑横向弯矩,要求在分析重要数据时开展深层次设计,需要将各项因素全面考虑其中。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为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人们对混凝土建筑抗震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基于此,应从抗震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地震预期影响,对变形问题进行预算、分析与计算,要求设计时,及时考虑构建的承载性能,及时计算出综合位移和地震发生时位移侧移的延性比,以提升建筑结构的实用性与稳定度。

4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结构的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设计原则,阶段性的学习新型抗震结构设计知识,充分考虑到设计工作影响因素,保证能够提高其设计质量,同时,在设计人员实施工作期间,必须要对抗震结构设计经济效益加以重视,提高成本控制效率。

参考文献

[1]罗联训.浅论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中华民居,2016(18):25.

[2]李鸥.浅议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价值工程,2015,34(9):175-176.

[3]孙小华,余军.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J].城市建筑,2016(10):52.

[4]朱颖.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论文作者: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论文_张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