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路交通服务评价与发展论文_林益浩

中国水路交通服务评价与发展论文_林益浩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航道管理站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提升水运交通的服务水平,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服务民生,也要加快推进水运的绿色、安全、循环和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本文就中国水路交通服务评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路交通服务;评价;发展

1 前言

水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应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和先导作用。要求水运服务从“运得出”向“运得经济高效”转变,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运输装备技术水平,提高运输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优品质的运输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对水运交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2 中国水运交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路交通的综合能力仍然制约水运服务水平。当前水运交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发展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内河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仍然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短板;部分区域内港口协调发展不够,一些港口片面追求上规模、求数量,岸线等资源利用率不高,港口集疏运条件有待改善;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运交通综合实力不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是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客运设施设备陈旧、难以提供更加舒适的运输服务,是制约群众安全便捷舒适出行的主要原因。调查问卷显示,84.3%的旅客建议加强客运职工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78.3%的旅客建议开通网络、电话购票和查询服务,54%的旅客建议改善客运站环境和客渡船设施条件,41.3%的旅客建议完善投诉渠道、强化投诉处理,17.8%的旅客建议完善客运服务标准。

三是水运企业经营困难制约了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等综合因素影响,当前水运需求不旺、经营成本上升、运输价格低迷等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加之市场竞争激烈,税费负担较重,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不利于企业加大投资,改善设施,提升服务,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升。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

3.1 基础设施通过能力

水路运输通过能力的衡量指标为航道通过能力,是指在计算时间内,某一航道控制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客货运量、船舶艘数或船舶总吨位。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分为近洋运输和远洋运输。海洋运输航线巨大的承载能力,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控制性因素主要有航道尺度、船闸通过能力、桥梁通航净空等。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道通过能力也具有明显优势。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方式的通过能力都会受到设计通过能力的限制,而且通过能力相对较小;理论上看,航空运输除受空港吞吐能力限制外,空域通过能力也是无限的,但出于安全考虑,空域是要受到国家严格管制的。

3.2 运输工具载运能力

从运输工具载运能力来看,水路运输优势十分明显。我国运输最繁忙的铁路线之一——大秦铁路,最大开行列车为2万t重载组合列车;京广、京沪、京哈等干线铁路的重载组合为5500~6500t。航空运输中,目前最大的安—225运输机,机舱最大载重为250t。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中最大总重限值为2~49t。而在长江干线航道上,一只拖驳或顶推驳船队的载运能力已超过万吨,国外最大的顶推船队的载运能力已达到3~4万t,世界上最大的油船“诺克•布耐维斯号”载运能力达到56万t。

3.3 运输距离

运距是发挥水路货运优势的另一个亮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大多是通过水运来实现的,从美洲东海岸至中国沿海港口各航线的距离为1.0~1.3万海里,从东非、中东至中国沿海港口的石油运输航线平均运距约为5000海里。目前“中欧班列”开通的线路中,虽然最长运距也超过13000km,但其运输成本远高于运。一般来说,在有可替代方案的情况下,公路运输经济里程在300km以内,铁路运输在300~500km比较经济,500km以上则选择水路运输比较合适。

3.4 运输速度

运输速度指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所运送的距离。通常情况下,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客货运送速度是最慢的,所以在水路运输比较优势分析中,一般不用这一指标。

3.5 运输灵活性

这里的运输灵活性通常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空间、时间、批量和服务等方面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突出表现在“点对点”、“门到门”运输效果和运输时效性的控制上。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是最强的,水路运输虽然也有班轮运输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灵活性,但水路运输比较优势分析中,一般也不用这一指标。

4 水路运输发展建议

4.1 不同运输方式具有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水路运输在许多比较指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但不可否认,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都在迅猛发展,而水路运输,特别是内河水运的地位却在逐年下降。以客运为例,快速送达的航空、高铁运输,灵活便捷的公路客运都是水运无法替代的。“西气东输”工程、中俄原油管道工程能够从水运优势货种中分得一杯羹,这主要是因为资源分布和河流走向的不匹配造成的。另一方面,从澳洲进口铁矿石到国内沿海港口,又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虽然水路运输的独特优势得到广泛认同,而如何发挥其优势,才是今后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4.2 强调运输方式的可比性很重要

在制定区域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或者物流相关规划时,不能只强调某些水路运输指标在数据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否则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运输方式比较是有条件的,进行水路运输项目比较优势分析时,首先必须有适合水运的货物,其次要有若干具有可替代的运输方式,再次要能够形成远距离送达的规模效益,只有这样,比较才是有意义的。比如我国北煤南运项目,就存在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相比较的价值。在不具有较强替代性的运输方式间,做运输优势比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4.3 大力发展水路运输可以降低社会成本

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其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有条件开发水路运输的地方,比如在具备深水岸线资源的沿海区域,长距离的内河干流航道及腹地资源丰富的支流航道上以及河流下游的河网地区,应该大力开发水运,充分发挥水运优势,这样才能够降低社会总成本;在具有水运开发潜力,而暂时还不具备开发条件或开发时机还不成熟的地区,则必须加强航道资源保护工作,以减少今后开发的社会成本。

4.4 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水运优势

现代运输中特别重视物流的系统理念,发展水路运输只有以港口、码头为中心,建立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和水水转运系统,才能够扩展港口功能,更有效地发挥水路运输优势。

5 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仍然被公认为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能大、运价低,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等优势。发展水路运输应根据各地、各行业的资源禀赋条件、区位优势条件加以取舍,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光辉,田仪顺.交通运输社会服务能力[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赵光辉,田仪顺.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创新研究视角评述及展望[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3-6.

论文作者:林益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中国水路交通服务评价与发展论文_林益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