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六大趋势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未来2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六大趋势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未来2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六大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走势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促使其呈现出一些大的变动态势。

一、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区域经济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区域经济运行的主体由以政府为主逐步转向以企业为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要素,求得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投资的最终目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赢得最大利润,必须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提高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有企业,一类是非国有企业。从两类企业的数量对比看,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到1996年,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39.4%上升到68.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由18.1%上升到47.5%,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4%上升到71.5%(注:《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至今仍有大部分未脱离传统体制的运行轨道,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非国有企业则一开始就在体制外运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虽然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总体上看,其运行效率高于国有企业。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增加值率为16.6%,非国有工业企业为24.9%,资金利税率两者分别为5.6%和6.5%(注:《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因此,市场体制将会提高区域经济主体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区域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

从不同的地区来看,产权结构的不同将是影响区域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非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一般而言经济效率也比较高。下表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各省市非国有企业比重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中国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布

沿海地区中部地区

非国有 >70%津、苏、浙、闽、鲁、粤 皖、豫、鄂、浙

企业产值 40-70%

京、沪、辽、桂、琼 晋、蒙、吉、黑、赣

比重 <40%

西部地区

非国有 >70%

企业产值 40-70%川、陕、甘

比重 <40% 贵、云、藏、青、宁、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中看出,中国沿海地区市场化程度高,非国有企业比重高,区域经济发展快;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则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市场发育相对缓慢,区域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西部地区市场体系无疑也会得到迅速的建立和健全,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企业会得到迅速发展,加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也将逐步实行公司制改组,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二、政府职能逐步规范化,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地区间不平衡程度开始缩小

逐步退出竞争性的经济领域,为市场运行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这一过程目前正在加速进行。1996年在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最具竞争性的电子行业国有企业比重占23%,食品和纺织行业也仅占38%。相对而言,资源型产业和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由于进入的资金障碍和技术障碍较大,民营企业一时很难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仍占有较大比重。1996年国有企业在化学工业中的比重仍达51.3%,冶金行业占65.8%,资源采掘业更占72.9%(注:《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发育和成长,国有企业将会从更多的领域退出,市场调节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这将大大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政府在减少对经济直接干预的同时,将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稳定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法律制度,为市场良好运作提供有效的外部环境。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并使二者相结合,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从而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地域分工格局。

第二,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中国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经济差距的缩小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中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有能力提供相对公平的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安全清净的饮用水、环境保护以及其它各项公益事业,而这些正是保证公众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公众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将缩小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的社会发展差距,并为经济差距的缩小奠定基础。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政策来支持、援助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资源密集区的开发政策等等,这些政策现在已经有不少在实施之中。随着国家完善的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支持将会更加有力。

第三,建设全国性的基础设施系统,包括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和通信系统。对于一个拥有辽阔国土的大国而言,建设全国性的基础结构十分重要。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状况还很不理想,高速公路很少,并且没有联接成网;高速铁路、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加不能满足需要。基础结构落后限制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部分地通过市场来完成,但从总体上看,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主要由政府来组织进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后,新一届中央政府已经把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一些重大项目正在启动或处于酝酿之中。通过未来20年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极大地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发展轨道,从而大大增强国民经济实力,促进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三、产业结构得到大幅度调整,地区间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协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企业将成为区域资源配置的主体,投资决策将更加科学、合理,地方政府出于谋求地方利益而产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投资行为将受到遏制。投资者的区位选择更加注重地区优势资源的利用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他们将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配置资源,减少投资的短期行为,从而促使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区域产业结构也更趋于合理。

实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重要推动力是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企业投资是趋利的,他们注重的是资金的利益回报,而并不关心投资的区域效果和宏观效果。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各地区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把企业投资导向国家的政策框架之下,使其既具有微观投资效益,又符合地区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改变目前地区产业结构中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雷同的格局,在地区之间建立起合理的产业联系,促使地区产业发展逐步走向协调。

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是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地区发展不协调,其重要表现之一是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实际上,中国的地区差距并不是全方位的扩大,只是自山东以南沿海省份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相比,领先的优势更强了。如果从其它的角度来考察,比如全国30个省市人均GDP的相对差异(标准差系数),人均GDP最大省份与最小省份之相对差异,内陆地区的中西部之间的差异,以及内陆省份的南北差异等等,在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为总体上逐步趋于缩小的趋势。因此,不能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概括为地区差距扩大。中国自山东以南沿海省份与全国发展差距的扩大,其经济原因在于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中国的发展政策全方位向沿海倾斜,致使全国各地的生产要素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产业发展高度集聚,包括优势产业和不具备优势的产业都全面得到了发展。而内陆地区则由于不具备上述政策环境,就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甚至连优势产业也显得黯然失色。实际上对沿海地区的过度倾斜等于剥夺了内陆地区相当一部分产业的发展机会。正因为如此,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就采取地方保护,甚至实行地区封锁,以把握住每一个发展的机会,从而导致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业结构的新一轮雷同。由于中西部地区发展能力整体上低于沿海省份,投资的失误更加降低了其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进一步导致了两者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因此,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是标,地区间产业发展失调是本。治标要治本。在中国跨世纪的区域经济发展中,通过政府职能转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地区产业结构将得到大幅度调整,地区经济发展也将走向协调。

四、技术进步作用日益显著,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使一部分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企业集团正逐步得到发展和壮大,如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上海汽车总公司、一汽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等。这些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1996年,我国国有大型工业企业4946家,企业个数只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0.98%,而同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30.5%,实现利税更占43.8%(注:《中国工业经济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如果国有企业顺利进行公司制改造,那么其中相当一批将很快发展成大型企业集团,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区域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它们的兴起和发展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型企业集团将有力促进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成果在区域间的扩散。大型企业集团由于资金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因此在世界各国,大部分创新都是在大型企业集团中实现的。不仅如此,由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跨区域分布,因此创新成果通过集团内部横向或纵向联系,就可以实现跨区域扩散。这种技术传播与扩散是企业内部的自组织行为,是由企业内外部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因此它比政府出面组织的技术扩散更为有效,更为快捷,付出的成本也更低。

第二,大型企业集团将有效地配置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企业集团是一种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高级企业联合体,企业集团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分布于不同区域内不同行业的子公司利用各地区的各类资源谋求发展的过程,因而也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如果说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在微观层次的有效配置,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合理发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在宏观区域范围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大型企业集团通常是多元化经营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往往是首先表现为集团内部扶持、扩张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企业,压缩转移需要转移产业的企业。通过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来实现的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通常表现的比较平稳,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较少,因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分工和合理发展。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通常能够合理地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众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带动地方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可见,大型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将对区域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会形成区域经济运行的新机制。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既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与发展,促进大型企业集团在有效配置区域资源方面的优势作用,同时也应适当限制大型企业集团走向垄断经营,减少其负面效应。

五、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开始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1997年中国市镇人口比重为29.9%,处于城市化迅速发展期的临界点。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如果国际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保持良好态势,中国将迎来一个经济大发展、产业结构大转折的时期。在制造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也将迅速扩张,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迅速提高,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推动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4.0%。2020年将达到54.5%(注:叶裕民:《1996—205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战略》,载李成勋主编《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也即20年后将有一半中国人口生活在城市。这20年将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是中国实现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几亿人口由农民转变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由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向追求现代化的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就业岗位、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他们的素质将得到迅速提高,他们将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成为中国实现21世纪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迅速推进,一大批新兴城市将在中华大地迅速崛起,中国将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各自起着特殊的、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个数将达到1400个左右, 其中大城市176个,中等城市490个,小城市730余个(注:叶裕民:《1996—205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战略》,载李成勋主编《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从个数上看,小城市会增长的更快些,散布于各地的小城市和建制镇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们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大城市虽然不多,但它们是支撑中国现代经济的栋梁。从全国来看,以香港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及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仍将构成全国一级核心区,这些地区不仅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先进,创新能力强,而且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次,哈大沿线、武汉地区、汉中地区、成渝地区、兰州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将构成全国二级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它们担负着带动各自周围腹地发展的任务。第三,各省省内都将形成自己的经济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省的经济中心有可能与原有的行政中心相偏离,比如已经形成或初见端倪的新的省内经济中心有青岛、柳州、大连、厦门、深圳、九江等等。此外,随着各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改变省内单一经济中心的格局,逐步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比如襄樊、宝鸡、绵阳、梧州、北海、芜湖等等。各不同层次的核心区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最先进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通过市场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因此,不同层次核心区在全国的分布实际上反映了全国的空间经济格局。

六、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

开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任何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与世界一道前进的必要前提。1978年以来,中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由80年代的沿海逐步扩大到90年代的沿江、沿边和广大内陆城市,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使得中国在20世纪末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逐步崛起,并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中国在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适应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作为支持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局部范围内,中国努力加强与相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将逐步形成若干个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亚国际经济合作区:其中包括东北亚国际经济区,主要有中国的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及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东南亚国际经济合作区,主要有中国的华南、西南地区及东南亚诸国;中亚国际经济合作区,主要有中国的新疆及西北地区和中亚诸国。亚国际经济合作区的形成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加速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促进21世纪的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融于世界。

收稿日期:1999—04—26

标签:;  ;  ;  ;  ;  ;  ;  ;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六大趋势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