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类的建筑史上,长期以来是使用木料或者是石料等材料进行建造的,如我国的建筑多是用烧制的砖做建筑物的墙,木料等作为梁、柱等,这从其建筑方式上来说可以算作是将建筑物结构预制化后再进行组装,这在今天仍是许多建筑的建造方式。混凝土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它既可以在施工现场现行浇筑,也可以预制成较大的构件现场安装。文中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大难点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以其更高的施工效率,为建筑施工单位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施工领域受到广大建筑从业者的青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很显然,就是指体积庞大的混凝土块建筑的浇筑技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混凝土块的厚度通常达到80厘米乃至更高,其厚壮的结构由于内外层绵延范围广,通风,温度等条件差异大,因而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领域,新型的技术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成为了我国各建筑施工单位急切需要的资源而得到极高的需求。
1.2建筑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广大的人口,而大部分人口聚集在繁荣的的东部地区,这自然就造成了东部地区的住房紧张,这就不得不使得房屋出现不断向高层拓展。在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城市建筑中,高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就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现如今高层建筑成为了几乎所有大中规模建筑都不得不应用的施工对象,而由于高层建筑独特的施工条件,又使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如材料的混合,混凝土的蒸发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产生了和平地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差异,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难度很高,要求施工人员掌握熟练的技术,还要有丰富的施工操作经验。而在相关方面如混凝土组合材料的选择,配比,振捣,干燥等各个具体施工操作上的新技术正在被建筑施工人员不停的探索着。
1.3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好使得人们对建筑规模,建筑美观性,以及建筑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以对建筑质量的关心程度日益增长。这就使得我们建筑从业者能够就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各种质量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以及改进的措施。总体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两大问题是固定问题和裂痕问题,这两大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强度的主要问题。固定问题指的是混凝土在成型使用工程中出现的抗压强度不足的问题,混凝土结构整体韧性不足,呈现出酥脆感,在承受载荷时会出现诸多问题,如附着性不强导致钢筋外露严重腐蚀,产生裂纹甚至出现整体断裂等严重状况。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还有一种严重的会导致强度问题的操作,那就是二次浇筑。二次浇筑就是在初次浇筑的混凝土材料上进行第二次浇筑。在大体积或大规模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现场,施工者往往由于选择了分段浇筑,分层浇筑,或由于排班安排或其他意外原因而导致不得不进行二次浇筑。二次施工很容易在浇筑好的混凝土体上产生施工缝,为建筑工程埋下种种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裂痕问题是另一个困扰建筑施工人员的难题,裂痕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由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产生应力,在混凝土干后整体塑性降低,内部应力超过材料此时的许用应力,就产生裂痕,裂痕的产生对建筑物的影响不言自明。对于强度问题其成因大体上上是原材料配比不合理,而裂痕问题则主要是由于水泥种类的选取以及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不到位。总的来说,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诸多质量问题其成因不光是原料配比,原料质量,浇注条件,操作细节等都能对混凝土建筑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2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创建合理的混凝土灌溉体系
在对混凝土灌溉进行实际操作时,重点是对实施建筑工程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前研究并建立有关应急处理措施,从而对混凝土灌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确保了混凝土灌溉的质量。进行创建混凝土灌溉体系时,要将施工机械准备以及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明确,将混凝土灌溉过程中的一切标准,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实施办法、护理、拆模、保证质量措施和注意安全事项等都要标明清楚,使混凝土施工体系的合理完整性得到保证,从而进一步有效预防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做好了混凝土施工的前期计划,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了保证。
2.2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各类原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用途将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计算,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实行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要求,在混凝土用的水泥、主料、矿物添加料以及专用复合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进场前,检查其合格证以及出厂质量检查报告。在通过监理机构检验且书面批复后,才能根据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严禁使用未批复的配合比。
2.3混凝土灌溉技术
灌溉混凝土前,必须要对模板支撑的稳固状况进行检查,由其注意的是,对斜撑的悬臂结构的模板的稳固状况进行检测。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支撑情况要留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不能将预埋件和预留孔原来的位置进行随便移动,若出现偏移,及时校正。浇捣适中,按相关操作规定严格施工,确定岗位责任,防止因漏振而出现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现象。
3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型化,而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及承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应用过程中不断的研究改善,并总结出了诸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如混合料的和易性等,我们在浇筑施工中应当重视这些影响因素,规范操作,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22):109.
[2]丁元庆.试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6(20).
[3]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
论文作者:张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痕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体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