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材选本中的“缺陷”文本_文学论文

论教材选本中的“缺陷”文本_文学论文

瑕瑜互现,瑕不掩瑜——谈谈教材选文中的“瑕疵”课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文论文,瑕不掩瑜论文,课文论文,瑕疵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瑕疵”课文的提出

前些时候,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大讨论,“《水浒传》究竟是否应该离开中学语文课本”,从教授到学生,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人员,都参与其中,众说纷纭,激烈异常。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是,《水浒传》宣扬“义气”,赞扬暴力,充满血腥,会对学生的心智产生不良的影响,应该让它离开中学语文课本;二是,《水浒传》反映了古代最底层老百姓的迫切需求,反映了社会现实,弥漫着豪侠与正义,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对学生的历史、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大有裨益,且《水浒传》是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所以不能离开中学语文课本。

过去,也曾见过类似的讨论,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一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朱先生的父亲翻越铁道去买橘子时的一段,充分体现了父子间的深情。然而按现代观点看,这一行动恰恰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这会给学生带来交通行为上的误导。于是也有人提出应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去《背影》一文。

以上涉及到的课文,都是经典名篇,但因为有些“瑕疵”,所以引起了大家的非议与责难。笔者给它们一个称谓:“瑕疵”课文。

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认识能力的提高,肯定还会有些课文将出现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是不是一经发现就应该把这些“瑕疵”课文从教材中删去呢?笔者以为,在倒洗澡水时绝不能把洗澡的婴儿也一起倒掉,删去这些“瑕疵”课文是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类课文呢?先仔细分析一下“瑕疵”产生的原因吧。

二、课文中“瑕疵”的产生

我们经常用到瑕不掩瑜这句成语,它既说明了有瑕疵的玉的价值,又说明了玉有瑕疵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要找到无瑕之玉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同样,要找到没有一点瑕疵的文章也是艰难的。瑕疵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思想原因。笔者姑且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类是假“瑕疵”。

这类瑕疵并不是文章本身的,而是因为阅读的障碍而产生的。《司马光砸缸》中的瑕疵——虚假——就是这样产生的。故事原文是,“光生七岁……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可译为:司马光七岁时……一群孩儿在庭中做游戏,一孩儿登上水瓮边沿,失足跌没水中,众孩儿都离开了,司马光拿石头击打水瓮,瓮破了,水流了出来,孩儿得救。这以后开封、洛阳等地把这故事画成图画。

“瓮”是盛水或酒等液体的陶器,形状如瓶,小口大腹。晋人葛洪《抱朴子》中说,“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清”,这里的瓮就是指较大型的盛水的陶器。陶未及瓷坚固,受外力撞击下易碎,且瓮中盛满水,对瓮的内壁已有很大压力,如用力砸其外壁的一点,是很容易砸破的。在宋时,瓮与缸意思是相近的,都是陶制的盛液体的容器,仅形状不同(缸圆筒状,底小口大)。后来,作为盛水器的瓮使用的范围越来越窄,缸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为较大型的盛水器,瓮被缸所代替。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说成“司马光砸缸”,而不说成“司马光砸瓮”的原因吧。现代意思上的缸用陶、瓷、玻璃等制成,高大而坚固,瓷器相对陶器坚固耐用得多,所以给人难以击破的印象。

古人常把瓮放在墙角或假山旁,以承接天水或贮藏水源,“一儿登瓮”是游戏的内容,借助外力(群童)或外物(假山与墙壁)可很容易地登上瓮的边沿。另外,光山县城西有一村子名叫上官岗村,原存有“北宋上官岗感恩亭旧址”的碑刻,据考证,此感恩亭就是司马光救出的名叫上官尚光的孩子长大后所建,以报司马光救命之恩。

由此可见,司马光砸缸智救孩童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并非虚构。那么,这类假“瑕疵”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因为古今词语意义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理解发生了偏差;二是文章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文学性的修改(夸张或浓缩)等。这种“瑕疵”其实并非真正的瑕疵。这类“瑕疵”课文当然要保留。

第二类是时代的“瑕疵”。

按现代观念,《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法规,是确凿无疑的。然而朱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瑕疵”并不存在。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交通极不发达,中国的法制建设也还处于初始阶段,交通法规极不完善,法制教育更是一片沙漠,因此在那个时代,朱先生的父亲穿过铁道翻过月台去购买橘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违反法规,只是要冒着火车突然而来时或被夺去生命的危险(更见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而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交通已比较发达,交通法规深入人心,人们有了很强的交通法规意识,因此,文章的“瑕疵”便自然产生了。这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后产生的“瑕疵”。这类文质兼美的“瑕疵”课文自然不应该被删去,它们还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

第三类是与生俱来的“瑕疵”(也称为“糟粕”)。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虽然它的文学性、思想性及影响力都是后世小说难以企及的,但小说里充满血腥与暴力,众好汉崇性尚气、不守法律等“瑕疵”,确实与现代的法治社会有着巨大的落差,众英雄的行为也是新时代的青年所不宜效仿的。不但《水浒传》是这样,《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三部古典小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瑕疵”:《三国演义》中有奸诈、权术、心术、屠杀等,《西游记》中有神魔一体、处处要“人事”等,《红楼梦》中有穷奢极欲、官官相护等。这类“瑕疵”课文代表着中国某个时代的文学高峰。从语文课本中删去,就如同删去中国的文学史一样,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瑕疵”课文。如编造的故事、虚构的情节等,这类课文已不能用“瑕疵”来定义,理应删去。

既然这些“瑕疵”课文不可能从课本中删去,那么语文教师就要审慎地对待这些“瑕疵”课文,科学地引导学生,化腐朽为神奇,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文中“瑕疵”的处理

首先,语文教师不能对课文中的“瑕疵”视而不见,既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掩耳盗铃,要深刻地认识这些“瑕疵”,弄清这些瑕疵的来龙去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语文素养。如了解一点古文字知识,学会考据与分析,那么有些假“瑕疵”就不复存在;如了解一点中国法制史及中国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那么《背影》中的“瑕疵”就能迎刃而解;如能对文章有深入的分析,对其中的“瑕疵”或“糟粕”进行历史性的辩证分析,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不受这些“瑕疵”的影响,反而更真切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古人的生存状况等。

其次,语文教师要主动接触“瑕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比如,在制定《背影》一课的教案时,可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设计一个小型辩论:“有人说,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了交通法规,这一篇文章应该从课本上删去,你认为呢?”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双方进行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且从父子情深及社会发展这两个角度,对文章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再次,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能用辩证的思想看待世界,用一分为二的观念看待历史,用“扬弃”的方法接受文化遗产,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一个语文教师的最大成就。从这一角度来说,当“瑕疵”课文出现在教师面前时,恰恰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最佳时机。比如对于《水浒传》,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断,剔除其中的糟粕。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可引导学生了解生辰纲实为底层劳动人民的血汗,是封建统治者残酷掠夺的见证,在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晁盖等人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反抗统治者,实现自己的愿望;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智”的内涵,“智”就是认清形势,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当然也要告诉学生,“智取生辰纲”行为在如今的法治社会,是绝不可行的,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更要告诉学生,古典小说受时代的局限,自然会有一些内容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思想,对于这些内容,成长期的学生们不但不能效仿,还要在学习时把它剔除出来,作为反面教材,以纯洁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最后,语文教师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在适当的时候再来学习这些“瑕疵”课文(当然,如有教材编写组调整“瑕疵”课文在教材中的出现时间更好)。笔者曾写过一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宜安排在初二》的文章,理由是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骚动期,且没有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种有血腥暴力“瑕疵”的文章放在这里,对学生心智的影响极其深远;而到了初三或高中阶段,学生心智较为成熟,且正在(或已经)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就可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放在初三或高中阶段学习这篇课文,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其实,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其他媒体,带有“瑕疵”的文章或节目比比皆是。作为教师,绝不可学做鸵鸟,把头埋在沙丘里,更不可因噎废食,而应该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消除瑕疵、剔除糟粕,还学生以健康的成长空间。

标签:;  ;  ;  ;  ;  

论教材选本中的“缺陷”文本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