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境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学一直被各种各样的难题所缠绕。在经济学飞速发展的最近一个世纪中,新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制度学派等,陆续躁动于世,形成了日趋精细化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然而,人类面对的经济与社会难题却丝毫未有减少:生产过剩、贫富对立、发展停滞、金融危机、环境污染、荒漠化等一系列矛盾不断涌现并困扰着经济学。文明在延续,科技在进步,经济学面对的难题似乎也在增多。“吃不了”比“吃不饱”还要难办。西方经济学从面对“稀缺性”矛盾开始,到面临“过剩性”矛盾结束,经济学家们对此苦无良策。愚以为,囿于功利境界的严重的认识局限,以及重“分析”轻“综合”的思维方式缺陷,导致了现代经济学对诸多重大现实经济难题的解决软弱无力,对人类命运与经济发展具有最终意义的一些大问题失去关照,继而导致了经济学自身陷于诸多逻辑矛盾与混乱。
一、境界之说
境界,即人生境界,是指人们对于存在世界的认识与觉悟状态,它对于经济人行为及其人性的判断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该命题属于哲学范畴,故经济学中对它的研究甚为少见。境界表明的是人与外部存在世界的意义联系,它建立于人们对存在世界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之上。由于人生境界与存在世界的影响是相互的,人生境界依存于世界的存在,也会给存在世界以新的发展和促动,尤其当存在世界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或者遇到诸多问题时,境界这种意义世界之于存在世界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冯友兰先生指出,人生境界各有差异,两两互不全同。然而,“就不同方面看,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注:冯友兰:《觉解人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冯先生认为,自然境界中的人类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清楚的认识,对自我存在的独立性还相当的模糊,行为往往顺乎习俗而行,是一种近似“混沌”的意识境界。功利境界则是指人脱离了对自我和对象都缺乏自觉意识的自然境界之后,进入到对“我”有一个明确意识,并以“自我”和“求利”为中心展开活动的人生境界时期。道德境界是人摆脱了功利境界中的“自觉有我”之“觉”,升华为“自觉人是社会存在”之“觉”的人生境界时期。在道德境界中,“行义”、“利人”是人们行为的主要特征。道德境界之后的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中,人不仅自觉是社会的一员,而且也自觉是宇宙的一员。
四大人生境界说是东方文化与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它不仅在“觉解”人生,而且也在“觉解”整个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经济学研究同样意义深远。为了便于对境界之说的理解,在如上人生境界说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重要说明:
一是四种人生境界状况具有的同时存在性。即人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之存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可以并存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人类社会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人的境界状态之中,只不过每个人对不同境界的追求和每个人的思维境界中存在的总体境界状态是有差异的。由于人们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等存在的世界中的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决定了每个人的境界状况都是不同的。就大多数人的境界状况而言,都不是单一而恒定地处于某种境界状态中,而是多种境界状态的综合与不断的变化。使用一种更加道德化的人生境界到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之中,对于更好地担当起经济学的社会责任是有意义的。
二是人生境界状况存在的继时发展性。即人类的觉悟与境界状况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在总体上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逐渐升华运动。因而,表现为意义世界的人生境界是随着存在世界即现实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如此,经济理论研究的境界必须是确切地反映并超前于存在世界的这种进步,才能够对现实与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三是在道德境界中,我更乐意于把它理解为是一种义利、群己关系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而不是义利对立的境界。即个人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行为仍然是符合道德境界特征的。这是我们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并将个人快乐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基础。
二、经济学的境界问题
在阐述了“人生境界”说之后,便可转而谈经济学的境界和它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根据四大人生境界说,与之相应的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大致也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
(一)人类在自然境界中的经济问题。自然境界是指人类处于自在而不自为、“由之而不知”(注:杨国荣:《存在与境界》,《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的意识阶段。在经济发展阶段上, 它相当于封建社会的短缺经济时期。而此时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大多也是和人类迫切面临的饥荒、赋税、劳役等一类与短缺经济相关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反复再现的囤田法令、均平思想、仓社制度,还有一系列的赋税、理财、分工思想等等,大多是和人类的自然境界状况相一致的经济思想。“存在决定意识”,存在也同样决定人类总体的境界状况。由于历史上人类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的经济状态和混沌的自我意识状况,这便决定了近代以前的经济学者的研究意识和研究境界,主要局限于与短缺经济状态相联系的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即他们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减轻饥荒、对付灾荒、增加赋税收入等诸如此类与短缺经济相关的问题,而不是主要研究如何“趋利”。彻底地说,世界之于人类永远有不可“觉”的一面,人类不可能彻底摆脱于觉悟的自然境界状态。因而,人类的自然境界意识也会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更高境界的经济学研究之中。
(二)人类在功利境界中的经济问题。功利(utility )抑或效用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功利境界中,人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关心的是对于自我之利的追逐。追求个体行为的最大利益是处于这种境界中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古典经济学以来的各种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便是属于人类在功利境界中的经济学说。效用最大化便成为功利经济学求解与面对的主要问题。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自主生产能力的增强,人类的自我与趋利意识也在增强,从而进入了追逐自我之利为核心的功利境界的觉悟时期。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文化体系,尽管看似变幻不绝,其实仍是主要在功利境界状态中来认识和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由于受功利境界的局限,这种经济学还没有到达对人的经济行为作价值判断与规范分析的觉悟与境界,而只是把人抽象为一个简单的价格要素,按照经济人行为本身的狭义客观性进行实证分析。这实际上就是略去了人类事实上还存在和潜在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只是将人类行为定在单一的功利函数上来研究问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对功利问题求之愈细,以致经济学界盛行求小之风(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两位对有关金融衍生交易品种定价问题——期权定价理论有贡献的经济学家,与此风当不无关系)(注:把如此著名的经济学大奖授予如此具有功利化倾向与向社会转嫁风险并以小博大的研究项目,经济学的功利境界已经走到了极端,经济学的社会责任可想而知。1997年终于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与诺奖所显示出来的这种功利境界以致引导更多的经济学优秀人士转求这类活动的实际操作与研究,当不无关系。诺奖应当为此蒙羞。),而对群己关系、天人之际的大问题的研究却不成风气,对许多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显得软弱无力。因此,对现代西方经济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远不是经济学的全部。
(三)人类在道德境界中的经济问题。道德境界是把利己与利人、个人快乐和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的人生境界。这又涉及到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复杂的价值判断和经济伦理问题。道德境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研究是把个人与社会这两个主题同时纳入了经济学研究之中,使人、由人组成的社会与在社会体包含之中并作为基础的经济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采用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亦即经济的浪漫主义原则与经济的现实主义原则相一致的分析方法。它不光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是不是”的问题,亦要讨论人类经济行为中的“该不该”的问题。它不仅研究“实际”存在的经济现象,更加注重对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本质——“真际”问题的研究。福利经济学、伦理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就属于这一范围内的经济学说。与前一类经济学相比,两者除了分析方法上的差异外,另有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前者把自己的研究限定于以自我为核心的经济人,后者则是把人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功利性和人的道德性相统一的“社会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前者的研究重物轻人,重利疏义;后者则以义利统一甚至是偏向重义轻利的社会之中的人作为经济研究的主体,以达到一定国民收入水平下的社会效用最大化——把实现“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作为经济学的目标。
(四)人类在天地境界中的经济问题。道德境界之后的天地境界是存在的最高境界,是将人置于天地之间,把天与人统一起来考虑经济和人类的未来问题的经济学思辨,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它涉及到“天人合一”问题。在这一境界中,人不仅是“自我”的,也是社会的一员;人不仅是社会的,而且还是宇宙的一员。这是将人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相并合,顺天、利己、利人、事天相统一,是带有最多的实在性、真际性和整体统一性的经济学。它研究人类经济运行中最重要、最根本性、最全面性的问题。环境主义、罗马俱乐部、佛教经济学等关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见解,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受到高度重视,便是属于对人类存在的更高境界思考的经济学问题。
一般而言,客观的存在环境决定了人的境界状态,决定了人们对各种问题思考的深化程度。随着存在环境的变化,人类的境界状态和随之而来的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使得经济学研究实际上表现为对于各种不同人生境界状态中的人类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并使得经济学与人生最终得到一致性的理解。
三、走出经济学的功利境界困境
由上可知,现代经济学主要仍然局限于功利境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研究,实证分析和数学手段是与这种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和研究者所达到的境界相适应的分析方法。这种已成定势的思维方法,贯穿于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经济学研究之中,已经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突破经济学研究的境界局限,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真正关键。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人类的境界与觉悟在提高,经济学在这种境界进步中逐步地得到创新与发展。可以说,社会经济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境界的提高创造了机会,而人类境界的每一次进步,则又都给经济学的发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机遇。从经济学起源的“家政”或“经邦济世”说开始,寻求生存之策是短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赈灾、垦荒、均税、劳役、官办工商业等政策与思想,是与人类所处的短缺经济环境以及受此存在世界影响的人生境界状况相一致的。工业革命来临,短缺经济逐渐向过剩经济转化。基本需要满足后的“求存”矛盾逐渐减弱,“趋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于是,经济学转向了对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等微观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研究,经济学的功利倾向日益地显示并增强起来。而对于国民财富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财富损失、天人关系紧张和道德倾向弱化等一些对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命运具有最终关照意义的大问题,以及由此会造成的资源实际上的更大浪费,人类未来生活的更加不安,却不予考虑。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这种存在世界本身的进步与改变,使得继续囿于功利境界的经济学研究的缺陷已经显露无遗,甚至是再也不能进行下去了。我们看到,随着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国民财富的堆积如山,财富的边际效用在减弱。经济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已经不是为人类寻求传统意义上的生存之策,亦非追求微观利益增长的趋利之道。而是应当把主要的研究力量用在致力于解决经济、人文、自然三者的和谐、持续发展方面,以进一步解决诸多对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更加根本性与重大意义的经济问题。事实上,随着物质财富大量增长而来的财富本身效用的下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正在变得日趋重要。解决现实经济难题也就需要有更高的境界。经济学继续以狭隘的功利境界来对待已经变化了的存在世界,正在失去其对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解决能力。现代经济学只有察觉、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超然于存在世界的这种变化,转向对经济之“义”的考察——即由经济学的功利境界进入经济学的道德境界,才能使经济学对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难题有更加深刻的解释与解决能力。走出经济学的功利境界困境,是解决资源、环境、生产过剩等困扰了西方经济学一个多世纪的诸多重大社会经济难题的根本出路。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福利经济学,当是经济学终将走出功利境界而走向道德境界的一次重大宣示与觉悟。而我认为,经济学的道德境界意义上的考察,至少可以包括对以下这些重大经济学或哲学问题的重新审度:
(一)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精神还是为了物质?功利经济学把经济人行为制定在物质利益最大化目标上,实际上这是由于受人类低级境界局限而产生的对人类行为目的认识上的极大蒙蔽。其实,“包括经济行为在内的一切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皆在满足人的精神快乐需要。”(注:参见陈惠雄:《快乐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边沁、穆勒、马歇尔等人的论述。)为物、为自然界,归根到底是为人,为了人的快乐需要的更好满足。然而,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物质还是为了精神,其包含的境界意义以及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是全然不同的。并不是物质越多,精神就越快乐。如何以较少的物质与资源牺牲来使人类接受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达到亲情、人际、天人、劳逸之间的和谐,并且从中得到更多的精神快乐满足,是经济学在走出功利境界后首先面临的任务。
(二)资源是否必然存在着一个“稀缺性”问题?囿于功利境界的西方经济学以资源稀缺性为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正因为资源稀缺,便要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拚命索取。于是形成了天人对立的境界与观念。其实,“潜在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注:有关“稀缺性”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可参见本人的博士论文:《经济学:一种人本主义的解说》。)人力资源稀缺是根本的资源稀缺。人的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才是导致一切经济社会矛盾发生的总根源。而正是潜在自然资源的无限性结合于人类自身能力与欲望之间矛盾性的逐渐变化,才成为近一个半世纪来持续的生产过剩性矛盾发生的基本原因。
(三)经济学必须把自然财富与人为财富(国民财富)区分开来。国民财富的实质就是自然财富的人为化过程。功利经济学局限于经济人行为过程本身的效用最大化目标与条件的研究,疏于对国民财富增进过程中的自然财富损失的考虑。这种功利境界的狭隘财富观念与狭义成本概念,是造成国民财富增进过程中自然财富大量损失、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经济学只有走出功利境界局限,确立寓富于天、天人共富的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思想,才能真正有利于现实的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解决,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学必须建立“全消费”概念。在功利观念中,人们一般只注重人造之物的消费,而对于明月、清风、空气、阳光等自然之物的消费则显得不屑一顾。在道德境界中,经济学将突破功利境界的狭隘消费观念,对自然之物的直接消费将倍受重视。这又是经济学最终由道德境界而走向天地境界的基础。
(五)人的成本是道德经济学中的归根到底的成本,是成本的成本。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所有成本支出,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生命成本的支出。人类经济活动的所有努力,都是关于人生成本最小化和快乐满足最大化的努力。因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存在于道德境界中的经济学将以人生成本最小化和快乐满足最大化来取代功利经济学之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概念,从而进一步突出了道德经济学的人本思想。
(六)对于现代和未来的经济学而言,注重分配要比注重生产、注重需求要比注重供给、注重自然财富要比注重国民财富、注重精神快乐要比注重物质富足、注重整体和谐发展要比注重微观利益最大化、注重人的因素要比注重物的因素,更加重要。而这只有达于经济学的更高境界,才能对这些具有未来性的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经济学超越于功利境界而达于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而来的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意义世界总要追随着存在世界的进步而进步。迄今为止一直主要囿于功利境界的西方经济学各种学派,既是对于存在世界客观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经济学最终跨出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必由阶段和必要基础。利乃义的基础,义包含利又超然于利的境界之上。功利经济学研究的限定条件与境界都是极其狭窄的,道德境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将比功利经济学的境界和思考的条件更为宽广。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内的经济学将是一种将变量考虑得更为充分的成本更小化和效用更大化的经济学说。存在世界的发展,要求现代经济学研究突破功利境界,站在更高的境界和运用辩证综合的思维方法去认识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现象的发生。唯其如此,诸多长期困扰人类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难题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经济学才能免于为数学殉葬之虞,(注:参见陈志烨:《经济学:为数学殉葬?》,《经济学消息报》1998年4月10日。)而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标签:经济学论文; 人生三境界论文; 人生的意义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