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队改革中军事政治工作的思想创新_政治论文

论军队改革中军事政治工作的思想创新_政治论文

论军事变革中军队政治工作的思维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工作论文,军队论文,思维论文,军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一场变革都首先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我军政治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我军独有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不断向前推进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新的冲击,对官兵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利益关系调整带来了新的矛盾,军队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进行自身的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军事变革带来的挑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的创新是根本的创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这个关键,积极探索我军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的途径。

思维创新是适应现代社会变革要求,实现我军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前提条件。军事变革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变革之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军队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官兵的现实思想更趋活跃,问题的触发点骤然增多,突发性增大,从而也增强了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政治工作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工作中常出现诸如“思想政治教育难奏效、官兵训练积极性难调动、干部在位不尽责的问题难解决、来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难抵御”等一些难题。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为什么在新的条件下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思想观念与时代发展的不同步是其主要原因。解决这些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发展的观点发扬优良传统。如果我们还沉溺在以往的成就之中,仅凭传统经验开展当前的政治工作,我军政治工作将很难实现自身的改革创新。

思维创新是适应当前部队建设形势的需要,实现我军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军队各项建设正在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轨道,依法治军的力度不断增强,政策制度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些都迫切要求政治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部队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例如,随着官兵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单靠一味地思想疏导,已很难解决官兵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传统的“动员、辅导、讨论、考评”四步曲的教育模式,已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永恒不变的优势是不存在的,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是无止境的。实现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确保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要求我们贯彻依法从严治军的方针,加强和改进部队的管理教育,努力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搞好“两个武装”,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培养具备信息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等等。所有这些,都对新时期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迫使政治工作者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思维创新是顺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潮,实现我军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新的作战理论、作战方式、作战手段应运而生。政治工作同军事工作一样,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为此,军队政治工作必须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性思维,在工作思路、观念、方式方法、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才能适应军事变革的需求。

社会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军队政治工作在思想观念的解放、方法手段的创新、工作作风的转变等方面已迟滞于时代的发展变化,这是当前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探索我军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在感悟时代飞速发展和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吻合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新观念、新思维。

首先,在职能作用的发挥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转变重思想素质培养轻科技素质锻造的倾向,牢固树立科技强军、人才兴军的治军理念。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政治工作必须把提高官兵科技素质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发挥主要作用。从过去的情况看,政治工作强调官兵思想政治素质多,对提高官兵科技素质重视的程度不够;强调思想稳定多,挖掘官兵创新潜能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在重视培养官兵过硬的思想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对官兵科技素质的锻造,加强两个方面的协调,切实用江主席人才建设战略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人才建设作为战略问题来对待,摆到战略地位来运筹,采取战略举措来落实,以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做好工作,形成大抓人才培养、促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二是要转变重思想教育引导轻物质利益驱动的倾向,树立思想教育引导与物质利益驱动并重的观念。在社会变革给官兵带来的观念变化中,最普遍的莫过于物质利益观念的增强。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一些同志把思想教育引导与物质利益驱动割裂开来。一讲思想引导,就搞精神万能,实行“禁欲主义”,容不得个人利益;一讲物质利益驱动,又单纯依赖给钱给物,觉得思想教育已无能为力,产生理想虚无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与物质利益驱动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两种不同手段,是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的,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双向互补而完善。如果只讲物质利益,不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觉悟,激发精神力量,物质利益驱动就没有方向和灵魂,作用就难以持久下去。同样,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善于从物质利益的角度观察把握和预测军人的思想行为动态,思想引导就会失去载体。实现军队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我们要把思想教育引导与物质利益驱动结合起来,使其优势互补。

其次,在方法手段的运用上要实现“两个改变”。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改变重“灌输”的“权威性”轻对话沟通的平等性的倾向,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有了丰富发展。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官兵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明显。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师道尊严”受到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的挑战,传统的“释疑”、“解惑”的权威性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地对话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式方法,提倡民主讨论、双向交流、自我教育、无意识教育等方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强制性向渗透性的转变,由“躲进小屋成一统”转为建构多层面、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形成一个有形与无形、有意识与无意识、内部与外部相统一的立体教育体系。二是要改变重典型牵引轻机制推动的倾向,坚持依法治军,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军队政治工作机制。善于培养宣传典型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先进典型的涌现也对部队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如果过分倚重典型牵引的作用,夸大榜样的力量,忽视了机制的建设,这种工作方法的局限性就会日益凸现出来。处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典型牵引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制度问题更带有稳定性、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而靠典型的牵引来加强改善部队的建设只能是暂时的、短期的。军队政治工作应在坚持典型牵引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治工作机制,从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上把握政治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科学配置政治工作的组织结构,规范政治工作的运行程序,明确政治工作效益评价标准,注重依法治军,靠健全机制来推动部队各项建设。

再次,在工作作风的转变上要树立“两个意识”。一是要以战斗力的提高为出发点,加强与其它工作的联系,树立积极融合的意识。我军政治工作经过和平时期半个世纪的运作,逐步趋于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排除各种干扰和冲击中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但是,在开展政治工作中,如果不结合各项工作一起抓落实,而是自成体系、自我保障、自我维系,工作脱离军事训练这条主轨道,服务保证的着眼点发生偏移,政治工作的作用就会得不到充分发挥,效果也难以保证。从本质上说,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活动总是同他们从事的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组织上和思想上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往往是在执行各种任务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政治工作必须改变自成一统的工作作风,把政治工作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个结合的过程,既是政治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保证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过程。二是要改变重“亡羊补牢”轻未雨绸缪的倾向,树立科学预测的意识。信息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官兵的思想日趋复杂活跃,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政治工作显得软弱无力,摸不准官兵的思想脉搏,总是跟在各种思想问题后面做工作,发生问题才去找原因、搞教育,“亡羊补牢”多,未雨绸缪少,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因此,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加大信息含量,广泛运用现代知识成果改进政治工作方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注意把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知识运用到政治工作中去,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的走向,要善于预测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要善于思考军队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新对策,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是牵动军队建设全局的大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而稳妥地进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思维的创新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坚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掌握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的切入点。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是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不仅为我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蕴涵着深刻的方法论思想。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深入理解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把握其科学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清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准确地判断当前的形势,学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做到发现新情况有预见性,认识新事物有敏锐性,解决新问题有创造性,防止和克服政治工作中的片面性、盲目性,作出正确、科学的决策。

2、以我军的性质宗旨为遵循,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对接点。 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是无产阶级先进思想与人民军队的丰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中国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相融合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军的特色和优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政治工作的任何改革都不能离开优良传统,都不能背离它的基本精神。然而,任何优良传统都是时代的产物,我军在几十年实践中形成政治工作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制度、方法,是一个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的开放体系,它不可能提供解决军队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推进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既不能割断历史,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对优良传统作出新的概括,赋予优良传统以新的内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统一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实践中,把尊重历史、立足现实、开创未来三者统一起来。

3、以“两个服务、四个保证”的使命为统揽,找准思维创新的立足点。 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新世纪我军建设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面对新任务,军队政治工作必须要做到“两个服务、四个保证”,这反应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要求,揭示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根本任务总的规定,是各项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实现我军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围绕“两个服务、四个保证”这个出发点,从军队的长远建设出发,遵循部队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一切以促进和提高战斗力为标准,坚持以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目标,增强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创造性,实现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使命。

标签:;  ;  ;  ;  ;  

论军队改革中军事政治工作的思想创新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