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50例多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给予常规的利尿、扩血管以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方式上给予rhBNP。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rhBNP;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一种急重病症属于心血管内科,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就会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发病就会使得病情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等现象。据有关文献报道,机芯心肌梗死班心力衰竭的患者一年的死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的性质相当。B型钠尿肽(BNP)能够平衡扩张静脉、利尿利钠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缓解心力衰竭的情况。②但是,2011 年在重组人 BNP(rhBNP)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ASCEND-HF)中发现,rhBNP 并不能增加或减少死亡和再入院率,使得rhBNP的临床应用存在很大的争议。③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50例多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为48~84岁,平均(63.4±6.8)岁;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为50~81岁,平均(65.3±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经过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同意。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典型临床表现、特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和Killip分级。④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后有机械性并发症者;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或者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心源性休克、血容量不足、或者是其他临床情况禁忌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所有患者入院时已经症状发生超过了24小时,不能够行急诊PTCA和溶栓治疗的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休息、吸氧、镇静、利尿、扩血管等常规的治疗方式。
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注射液,国药准字H14022197,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15~25μg/min,每3~5分钟增加5μg/min,直到达到临床效果。
观察组:给予rhBNP,先以1.5μg/kg静脉冲击,再维持剂量流速按照0.0075g/(kg·min)方式连续静脉滴注3天。
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整体的临床效果、呼吸困难程度、尿量、Tei指数、射血分数EF以及心功能改善的情况。
1.4观察指标
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好转(明显、中度、轻度)无变化、恶化(轻度、中度、中度)3级。
心功能改善: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改善低于级或者加重甚至是出现死亡。
呼吸困难程度:1分端坐呼吸,2分半卧位,3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4分平卧位。
1.5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情况有较好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整体的临床效果、呼吸困难程度、尿量、Tei指数、射血分数EF以及心功能改善的效果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治疗之后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rhBNP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合成的,相对分子量为3464,rhBNP和内源性BNP都有着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所以,两者都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⑤根据很多的研究表明,rhBNP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上比较安全有效,但是将rhBNP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见。在Peacock 等人的研究中表明,rhBNP应用在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力衰竭的患者效果相对比较满意,本次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同时rhBNP相对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效果要更加的良好。这是由于rhBNP能够有效的抑制近曲小管对于钠的吸收同时还能够扩张肾小球,这样来有效的提高钠的排泄,增加了肾脏的过滤,使得肾脏负担没有增加。还有可能是由于rhBNP与特异的受体结合之后,使胞内环单磷酸鸟苷(eGMP)的浓度增加胞内环单磷酸鸟苷(eGMP)能够扩张动静脉,从而使得迅速降低全身动脉压和右房压,细管楔压,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⑥
当心肌梗塞之后会使得BNP迅速的更加,这是由于心脏功能能够受到了损伤的时候会产生的一种代偿性的心脏保护因子。当心脏发生了病理性的损伤之后,BNP就会迅速的爆发人后合成,受到诱导表达,同时会使得其外周清除受体下调,导致了患者的心室充盈压增高,心脏泵血能力降低,心肌细胞就会受到刺激释放合成的BNP,然后与缩血管神经激素系统形成一个对抗的调节作用,从而保证心脏的健康。
综上所述,rhBN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良好,在除了常规的治疗方式之外,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降低死亡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英凤,徐立滨,曹景丽等.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药,2011,39(10):927-929.
[2]樊欣娜,张晶,付艳茹等.重组人B型钠尿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模型心肌耗氧量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4,(10):980-983.
[3]晏明君,余朝萍,陈蓉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12):2321-2323.
[4]龙双祁,刘彬,邹桂和等.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10):97-98.
[5]董保国.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59-160.
[6]肖爽.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0):87-89.
论文作者:李新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效果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硝酸甘油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