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_任萍,刘俊秀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_任萍,刘俊秀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工作属于智能电网中一个核心的组成单元,在变电站的运行中,它能够时刻地保护电力运行的速度以及灵敏性,同时也能够与设备相融合在一起,在统一的方法中较好地处理电力中的各项问题,降低电力检修人员在工作中的强度,又能够提升电网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影响;分析

引言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作为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变电站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对于电网继电保护的发展形成极大程度的影响。可见,研究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特点

1.1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智能变电站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站控层网络及过程层网络构成,即“三层两网”,

1.2智能一次设备,电压设备属于电网的基本单元,作为区分与传统电网的显著标志,高压设备智能化属于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设备首要任务是借助传感器对设备运行状况予以监控,从而达成电网设备的可控性、自动化。

1.3智能设备与顺序控制,为了满足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无人值班需求,对智能化高压设备展开顺序控制,经获取调度中心、后台指令的满意校对,达成设备自动控制。实现设备故障过程中急停功能、通过图像界面开展远程操作要求。

2、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原则研究

2.1配置方案

根据智能变电站在继电配置中的指导方案,可以得知变电站中站控层以及过程层能够在共同搭建中更好地服务变电站主体的设备,而变电站的过程层以及一次设备在配置方面能够较好地提供独立性保护,如在非智能的技术中,可以通过保护设备或者是测控设备对一次保护设备设施就近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力运行以及维护中的工作量,如果在智能化的设备保护工作中,还可以运用内部装置实施测控,那么这对保护继电设备带来良好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方案指导下,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电力数据采集以及通信链路出现跳闸的情况,从而导致保护功能的失效,减少继电配置中消耗的数据份额。

2.2继电保护

2.2.1在配置方面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技术较好地实施继电保护,这对强化电力中的保护装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得电力系统能在可靠性以及灵敏性方面而达到现代电力的要求,继电保护的实施方案不仅能够较好地保护继电装置,而且对继电的保护系统而言也能够在二次回路、装置保护以及一次设备中实现良好的协调以及配合。

2.2.2在继电保护工作中,其安装的设备保护系统比较适合独立以及分散的就地安装,从而能够较好地提升继电设备中的保护相关装置运行等级,因为它们能够在一个独立技术的要求下积极开展工作

3、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3.1对继电保护数据信息与保护原理的影响

电磁互感器被电子互感器所取代,造成机电保护元数据出现极大程度转变。以往电磁互感器中部分计算方法、整定原则要得到优化与重估,电子互感器所造成的数据信息延迟、同步等相互问题,对继电保护构成一定影响,应当对继电保护展开全面评估,有效发挥电子互感器所具备的的频带宽度、线性度及响应速度等方面优点特征,促进形成继电保护的新算法、新原理。

3.2对继电保护实现机制与体系的影响

3.2.1智能网络化数据交换无需对保护装置、数据信息及保护对象进行绑定,极大的提升了对数据动态展开调用、存储,对各种系统数据展开统一管理,对各种系统功能展开应用等的可能性,一定程度缩减了保护设备的工作难度,给维护功能组态与实现广域网保护提供了数据传递的广阔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网络化数据交换、交换机智能化消除了过去不可测不可控的难题。基于国际统一标准所提出的过程层网络,属于智能变电站独特的形态,可使继电保护缺乏可靠性的难题得以消除。借助交换机智能电子设备,将对应网络数据信息交换变得能够测控、能够预警,确保继电保护可动态了解二次网络、数据可靠性情形,并采取针对的处理对策,从而极大改善智能继电保护可靠性水平。

3.2.3对等信息交互取代了过去以保护装置为中心的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技术借助对等信息交互模式,使保护对象信息无需绑定保护装置,经构建起变电站统一数据中心等相关架构便能够达成高层次、高水平的信息共享。

3.3对继电保护架构调试与运维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构成形态、运行模式出现了极大程度的转变,继电保护运维技术规范及准则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利用二次信息网络化传输,能够对祭典保护开展二次回路监测,从而优化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结合国际统一标准,二次信息展开全面建模,促使变电站全部设备实现建模一体化,一经出现变电站设备更换、扩建等情况,怎么去对配置科学数据库文等展开实时修改,属于时下智能变电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4促进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的对策分析

4.1完善继电保护规章制度

由于变电站的生产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相对应的差异,因此,对各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继电保护规章制度,特别是在继电保护装置特性的选择上,由于不同的变电站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加强对继电保护的重视管理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继电保护设备台账、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定期监测、故障处理等都应当建立严格的标准,为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基础。

4.2利用信息化技术监督系统运行

科技发达的今天,在电力系统监督上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力系统故障监督平台,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和时间段里,利用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会有及时报警装置进行干预,保证迅速而有效的发送电力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检修,减少危害,提高继电保护稳定性。

4.3提高继电保护硬件设施质量

继电保护装置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可忽视和代替的功能,要提高继电保护硬件设施将从它的几个模块入手,电源供应、数字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和中央处理模块,分别提高这几个模块的质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制造组装,形成高质的继电保护硬件设施。

4.4促进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方面要增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另外一方面通过宣传职工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出职业责任感,在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时,才能更好的减少因为职业水准不够和粗心马虎带来的工作失误,工作人员严格的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安装,检查,排除隐患。如此,才能提高继电保护的稳定性。

结语

总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对电力部门带来良好的帮助,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特点,全面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继电保护专业的要求,积极促进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发展有序、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戴静.研究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6,07:152+165.

[2]卢孟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陈进.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260-261.

[4]韩海山,王莉.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198.

论文作者:任萍,刘俊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_任萍,刘俊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