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思考与规划论文_王金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思考与规划论文_王金涛

摘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在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仿照原苏联的教学模式成立了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如大连工学院(即大连理工大学)在1951年率先成立了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第二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相继设立了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该专业的设立,对我国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等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引言

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完全解决的,而是需要众多课程及各个实际训练环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多年来,我们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认为:夯实基础,学好理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科研成果进课堂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重视实验教学改革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功能与价值

从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角度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当前结合生产、加工、建设实际的基础专业,从方便论述的角度研究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的普遍性价值和产业发展功能不做复述,只强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价值和最为核心的功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的重要专业,通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应用型装备、控制人才,使我国相关产业能够迅速适应高新科技和国际竞争的实际,做到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人才保障。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高层级人才发展的重要平台,专业通过综合性和扩展性的教育价值,构建了高层级人才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与基础产业、劳动力市场高度的交叉和复合,可以实现对化工、动力、机械等相关行业的进一步整合,既有利于市场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需要的满足,同时也有利于人才专业发展,更有利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层级人才的职业形成和角色定位。

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鉴于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目前全国已有 120 多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其中部分院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并不是由原来的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转变过来的。这些院校为了满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保存原来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一度变得庞大而复杂。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专业的认识、专业课程的学习、就业甚至再深造专业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困惑。目前,为了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国际化,即使是由化工设备与机械发展起来的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非常庞大。图 1 是我校 2015 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加上选修课共 60 余门次。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课程门数在增多,而总学时却在减少,从而出现学时紧张难以分配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本专业而言,一些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仅有 32 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对这些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导致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如过程流体机械)中比较吃力,难以理解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在考研时,几乎不敢报考专业课程为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高等院校。

3 专业方向的规划和思考

3.1 确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内容

专业建设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的成败,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关键性工作。要强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立足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将过程装备制造、控制设备设计、工程制造等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加以强化,有效引入当前结构工程、安全理论、控制理论、粉体技术等先进知识和科技,做到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丰富,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3.2 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性,激发学习的源动力

由于大环境的变化,现在有些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课堂玩手机,打瞌睡,抄作业,不求甚解等负面的学风问题也都存在,当然,此类负面问题不仅反映在热工课程上,在其他课程上也是存在的。除此之外,对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或者对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是部分同学对热工课程没兴趣的主要原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次有学生问同样的问题:“老师,我学这门课将来有什么用”对此,教师们在上好第一堂课上加大了功夫,在课程的绪论部分,不但讲授课程的性质、意义、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内容,还结合已经就业的学生的具体工作介绍未来可能的应用,同时,介绍先进该课程在其他国内外重点院校的设置情况以及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热工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未来自身发展的影响,从而端正学习这门课的态度,激发学习的动力。

3.3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首先,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中实验教学的体系与内容,要以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的。具体讲,一二年级开设的实验着力点在于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三四年级的化工原理实验和专业实验的着力点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着力点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建立新型的综合性实验平台。第一、建立一种面向机械类及相关专业共性基础课程的综合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这些专业多门基础课程,如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实验的一些共性需求,实现资源共享,打造这一平台要充分考虑到通用性、共享性和低成本的因素。第二、充分发掘自身条件,在现有专业实验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实验,比如以现有条件我们就已开设了两个综合实验:一项是盘式干燥器性能综合实验,另一项是降膜蒸发器性能综合实验,综合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三、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基于计算机和用各种软件控制的再现实验场景,面向多种课堂的模拟试验,这些模拟试验已成为现场试验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不可否认,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教育也如此。教育的改革和国际化,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课程体系膨胀、专业方向模糊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几年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生的满意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对该专业来说,仍存在很多需要提高和克服的问题,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改革的持续开展,一定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热工学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长兴,李威,高夫燕,等.热工基础虚拟实验在专业实验中的作用与意义—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67-268.

[2]闫绍峰,廖国进,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6-123.

[3]李小池,王涛.材料工程热工设备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西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1):10-13.

论文作者:王金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思考与规划论文_王金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