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中长篇幅课文的处理方法实例论文_王武宁

新课标教材中长篇幅课文的处理方法实例论文_王武宁

王武宁 甘肃省宁县第二中学 745200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长篇幅的课文明显增加,面对课时未变,容量增大的现状,我们一线教师常常束手无策。依葫芦画瓢,按教参上的方法讲授,总感觉课时太少,效果不好;教完后,学生对课文印象不深,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均大打折扣。《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领会《新课标》精神?如何处理篇幅较长的课文?如何在45分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引路作用?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几种处理方式,现介绍如下,权作抛砖引玉。

实例一:《我与地坛》——读后感教学法

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篇幅很长,感情复杂,意蕴深厚,且是一篇自读课文,按授课计划只能安排一个课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既费时又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若只停留在相对肤浅的感性层面上去理解,就无法探究到其中的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听、说、读、写结合于一体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准备:1.提早两天布置预习,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2.写一篇读后感,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对文章给你的某一启示讲深讲透;3.教师及时批改后,课前发给学生。

课堂操作:1.课堂上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渲染课堂气氛,然后由教师介绍作者,了解史铁生的经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2.请同学七嘴八舌地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和启示;3.请执不同观点的同学上台宣读读后感,与同学交流;4.每读完一篇文章,就要同学们补充并总结,教师及时评点;5.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这堂课上完后,效果出奇的好,同学们感到耳目一新,又深深地被史铁生的经历、情感打动,对教材有了自己的领悟。由此引发出的启示达到七条,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母爱新的阐释,有对生与死的新的思索,有对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的鉴赏等。我感叹,他们真正走进了史铁生的心灵,从他顽强、执着的信念中汲取到力量。这是课前所未能预料到的,这一成效更增进了我大胆尝试新教法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例二:《失街亭》——疑点辩论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宏篇巨著,教材节选部分《失街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而人物鲜明的个性在街亭失守这一情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因此,要深刻理解人物形象,就要找好切入点,我把切入点选在“街亭失守谁之过”上。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准备:学生找来《三国演义》原著和相关评论文章阅读。布置思考题:街亭失守谁之过?

课堂操作:1.学生谈对《三国演义》、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2.复述《失街亭》的故事情节;3.分角色朗读第三段;4.自由辩论:街亭失守谁之过?5.引导学生对马谡的“三笑”与诸葛亮的“三哭”理解分析;6.谈谈从这课中得到的启示。

这堂课气氛非常活跃,自由辩论无疑是这堂课的亮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头交流的能力,能根据谈话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叙述描绘,注意表达效果。学习演讲与辩论,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由于学生是带着探究、研讨的心理参与学习,兴致很高。事先的资料查找,信息整合,为自由辩论的展开作好了重要的铺垫。而自由辩论中,学生研究、探讨、听与说的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又一次感受到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要性。不同的教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改变、教学效果的好坏。

(同类课型的推广:自由辩论题设计——《项链》中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还是一个恪守诚信、勤劳勇敢、敢于与命运抗争的英雄?)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处理教材,教师首先必须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通过学习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再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情感性、创造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合适宜的了。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很多老师认为,如果不按传统的方法教授,总有点不放心,授课时总想要面面俱到。其实,学生进入中学后,就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了,到了高中,还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以上几篇课文的处理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想象的,效果也是无法企及的。它将语文学习变成了一个探究、创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不是教师通过讲授就能达到的。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或给学生当学习顾问,或与学生交换意见,或帮助发现问题,或鼓励学生,但绝不操纵课堂、不作武断评价、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主体性与学习的创造性、挑战性融为一体的乐趣,语文课堂也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活泼起来。

论文作者:王武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  ;  ;  ;  ;  ;  ;  ;  

新课标教材中长篇幅课文的处理方法实例论文_王武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