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论文_田道光1,张敬伟2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论文_田道光1,张敬伟2

1.身份证号:41092719820813XXXX

2.身份证号:41012219820310XXXX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住宅区的不断增加,使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工程施工的发展,抢速度、保质量、要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对工程进行施工的问题。传统的人力,简单机械的施工方式已不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只有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都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械调配

引言:现代化建筑业的施工要求抢速度、保质量和要效益,要想实现高标准要求就必须提高机械设备质量和制定机械化操作制度。所以,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规范和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2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首先,应按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决定所需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编排所需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施工设备总量、进度控制。

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应本着“先调剂,后经租”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外部租赁市场租用。尽量避免项目自身购置设备,增大工程成本。由于项目施工对设备的选择性较强,在选择设备的配置上要精打细算,力求少而精。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安全可靠,设备状况稳定,经济合理,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设备选型应按实际工程数量、施工条件、技术力量、及所需动力配置使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对要求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避免使用淘汰性产品。尽量选择能源消耗低、噪音小,环境污染小的设备,使其综合成本降低。

新购置设备之前,应对厂家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进行全面了解和评定,择优购置。对现有设备,保证其完整和安全。根据省局转发的有关设备物资采购行为规范的文件精神,公司成立并调整了“设备物资采购招标比价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亲自抓,联系公司实际,进一步细化设备优选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设备材料管理实施细则》,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下发执行。目的是强化管理。实施细则在设备管理、物资采购、设备检修、仓库保管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各种生产设备、办公装备、施工主材的采购中,全面推行招标比价工作,并将招标比价、物资采购、仓储管理列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范畴,进行规范性管理。

3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3.1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时,方案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合理,有序。在符合国家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条件下制定,制定出面对突发事件和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而导致施工工期必须缩短的方案。防止由于突发事件导致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导致施工机械设备安全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度控制。

3.2为施工机械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的环境

工作环境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正常生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可以使机械设备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对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制定合理的施工设备调度计划

对于施工场地分布分散,施工总承包方应该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计划,防止由于混乱使用施工机械设备而耽搁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成本。一套有秩序、有标准和规范的机械调度计划,可以使建设工程有序的进行,有效的执行施工方案和提高施工效率,进而提高施工进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

3.4健全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施工企业必须做到:首先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其次制定配套规章,最后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3.5施工企业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对于一些机械设备使用程序,国家对相关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企业对施工进度的制定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进行学习和了解。使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对具体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使用、工作环境有一定的了解。防止由于操作人员的不正当使用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受到威胁。例如:某建筑工程项目,根据招标文件和本工程的分析,拟定工期为390天。其中包括基础工程40天,地上结构工程184天,装修工程126天及其它工程40天。由于工期较长,施工现场环境受雨季影响,所以在施工现场做了排水设施以及对施工机械场地进行平整。项目负责人和周围的居民就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进行了沟通并制定出施工机械工作时间,并做了降低噪音和降低扬灰的措施。项目经理根据基础、地上结构和装修工程中具体施工进行编制相关机械的进出场和调度方案。在机械进场前对其进行检查合格然后使用,使用期间定时的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对机务干部进行了学习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对200多个机操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对取得“岗位培训证书”的允许其上岗。

4施工现场机械调配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论文发表。提高机械的系统性。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4.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4.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4.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结论

施工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置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建筑机械化施工的重要保障。一个高水平的机械调配方案和合理的现场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可以使建设工程有序进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建中.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浅议[J].建筑机械化2017(8)

[2]王亦钊.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J].科技信息,2010(10):346-346.

[3]王法.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8(12):131-132.

论文作者:田道光1,张敬伟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论文_田道光1,张敬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