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究论文_钟云露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究论文_钟云露

钟云露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当前幼儿园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础的声乐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实现独立、创新。因此,我们应正视人才的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断发展创新教学手段,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改革

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5%,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能够发挥基础性、引导性价值,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开放,新生儿数量快速增长,使学前教育的需求迎来新的高峰。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时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与关键。由于声乐教学中涉及内容较多,以结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始终立足于重视过程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前声乐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纠正学生的音准,并以此强化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系统教学能力的优秀幼儿教师。

一、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弥补传统声乐教学弊端

对于目前的中职院校学前声乐教育而言,由于专业招生人数较多,因此声乐课程的开展大多通过集体课程的授课形式。结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从而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了学生毕业后与用人需求之间的脱轨。对学生兴趣的忽视,导致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无法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创新。

(二)强化声乐课程开设价值

声乐课程的开设旨在幼儿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增加适当的表演环节,通过简单、形象的基础动作将儿歌中的形象充分表达出来。这种综合性的表演方式主要围绕歌曲的演唱展开,动作表演作为辅助,是一种对声乐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表演形式。将儿歌演唱中的趣味性与音乐性融为一体,不乏站位与队形的变换,作为幼儿歌舞的初级形式,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创造了更多自我表现舞台。

二、当前中职院校的学前声乐教育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单一古板

中职学生在接受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相互探讨与交流空间较小,这就导致学生参与能力良莠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多数教师乐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造成声乐教学发展的停滞不前。加之声乐课堂参与人数较多,教师难以合理掌控课堂秩序,教学器材大多陈旧,严重影响了学前声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二)教学方式固化老旧

传统的学前声乐教学,大多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将完成教学目标视为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的选择则大多受到教师个人思维的影响,包括教学目标的干涉,导致教学模式的固化陈旧。学前声乐教育的循规蹈矩,直接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对教师的模仿。由于情感教学训练内容较少,导致学前声乐课程始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幼儿声乐课程教师乐于通过引导教学的方式,但是对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方式的应用少之又少。

(三)忽视专业目标的培养

学前声乐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大多中职院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忽视了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设置没能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完全照搬专业音乐院校,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由于对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认知不足,导致了过分重视声乐歌唱技能,忽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幼儿声乐教学能力,造成学生未来就业面向社会,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此外,教学器材陈旧,设备配备不完善,造成声乐教学发展停滞不前,难以为学生创设情景,导致学生理解声乐作品能力良莠不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过于专业化的声乐课程同样会形成人才培养的局限性,从而影响声乐课程的全面性。对于学前声乐教育课程的认知不足。过分重视某一种乐器的学习,就会导致学会生对声乐了解内容十分狭隘,难以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能力需求。

(四)声乐教材安排不够清晰、醒目

教材曲目编排没能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清晰、醒目地区分升学和就业的方向,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侧重点不够突出;在选曲教学方面也没能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嗓音条件;同时不易选择难度较大的曲目进行教学,由于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够巧妙,缺乏趣味性,无法培养学生歌唱的主动性。

三、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科学合理的声乐教材

儿歌的表演唱形式大多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因此,在进行儿歌表演训练时,应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原则。力争体现不同国家的表演特征,将不同风格的表演方式进行科学区分,科学分类不同难度的表演。并使其符合幼儿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教师应选择能够反映幼儿生活及情感的幼儿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声乐教材的改编与创新。

(二)灵活转变教学形式

教师应积极转换教学思维,通过灵活教学方式的选择,进一步提升学前声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与爱好。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乐器合奏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声乐课程学习中来,努力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通过对合奏曲目的灵活选择,旨在鼓励学生在不断进取的路上调整学习策略。

(三)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对学生的乐理基础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于毫无声乐基础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基于特殊的帮助与关心,从而拉近师生关系。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情的放松,从而提高对声乐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自信。为了提高学生在演唱时的音准,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歌曲的成语接龙游戏为例,要求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游戏中来,在前一位同学演唱过后,第二位同学继续其演唱曲目,依照此演唱规律。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其他学生表演的点评者,在游戏中相互学习,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的音准。

(四)课程设置结合专业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要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启蒙性、基础性、教育性等特点,充分发挥声乐教学的优势,即突出学前教育特色专业中声乐技能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科学地按照学生的基础与程度缩减小组规模,调动学生学唱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设置出歌唱、表演唱和幼儿歌曲弹唱的不同课程类型,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体现学前教育声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幼儿声乐教学潜能,使其成为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真正的主体,未来无论是面对高考升学还是就业走向社会,都能从容应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声乐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或新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情感、意境,理解歌曲内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声乐教学活动,使其受到感染和启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背景下反思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伴随着全社会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更新、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理性科学,为面对高考升学及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幼儿教师,声乐教学方面教师就要注重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为探索我国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中职学前专业声乐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切实推动了新型幼儿教师人才的发展,为学生增强了自身的社会竞争力的同时,拓宽了今后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袁晓.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初探[J].北方音乐,2015,(08):213-214.

论文作者:钟云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究论文_钟云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