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娟红

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娟红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针对术后腹胀的常见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8±1.1)d,术后3例患者发生腹胀,腹胀发生率为5.2%。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主要与手术因素、心理因素、术后恢复因素有关,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于有效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脊柱结核;术后腹胀;原因;护理干预

引言

脊柱结核易导致患者肢体畸形、神经功能损害、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但脊柱结核手术后患者易发生腹胀,术后腹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休息、进食、切口愈合及术后恢复,腹胀是脊柱结核患者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临床症状有腹部膨胀、肠充气、肠蠕动减弱等表现。腹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它影响患者的休息、进食、切口愈合及恢复情况,严重者可导致肠粘连、肠梗阻等[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可以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但若护理不当,就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所以,分析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解除腹胀是非常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40.7±2.8)岁,其中腰椎结核19例,胸腰段结核结核16例,胸椎结核16例,腰骶椎结核7例。

1.2原因分析

1.2.1手术因素

脊柱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急反应可诱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同时可使体内钾丢失增加,低钾状态会使胃肠道张力下降,加之术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可兴奋平滑肌,引起肠麻痹,腹膜后血肿可刺激患者的肠道,引起神经节兴奋,导致肠麻痹,因此术后易发生腹胀。术后24h内禁饮食,若饮食不当,在肛门未排气、胃肠功能未恢复时过早进食也可导致术后腹胀的发生。

1.2.2心理因素

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导致患者精神产生紧张、焦虑、恐惧,从而造成患者粪便在肠道内蓄积过久,秘结、结块、干燥,引起肠道机械性梗阻和胃肠功能的紊乱,从而增加了术后腹胀发生的几率。

1.2.3术后恢复因素

术后患者长期长期卧床,缺乏必要的主动运动,胃肠功能的恢复较慢,因此术后易发生腹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康复干预护理

术后2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腰背肌的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按摩,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并鼓励患者做抬头、扩胸、深呼吸等动作,同时适当做双下肢及踝关节等部位的伸曲运动,该活动以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为原则;术后2周,开始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进行三点支撑法、背伸法等,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3~4周,则开始在保护性支具的作用下进行不负重行走,循序渐进,直至可以进行负重锻炼。

1.2.5预防感染

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肺部及泌尿系统的感染,需鼓励其多饮水,轻扣患者背部,促进痰液排出,以降低肺内感染等;术后多数患者不习惯卧床排尿,常采取留置导尿,因而尿路感染率高;术前应指导患者学习床上排尿,术后鼓励患者排尿,同时对患者行膀胱按摩,有利于自主排尿的恢复,以防发生感染。

1.2.6术后饮食干预

术后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禁牛奶、豆浆、甜品等易产气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胀的发生。

1.2.7术后运动干预

术后科学的运动指导干预对于预防腹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术后指导患者根据具体恢复情况进行四肢主动活动,包括双下肢及踝关节伸曲活动、肌肉收缩活动等。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按摩腹部,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做腹式呼吸,以促进患者早期肠蠕动。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未见异常不适,恢复良好,切口为甲级愈合;好转:临床腹胀不适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术后恢复可,切口为乙级愈合;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术后恢复较差,切口为乙级或丙级愈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8±1.1)d,术后3例患者发生腹胀,腹胀发生率为5.2%,经有效的对症处理后腹胀缓解。

3讨论

脊柱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最为常见的病发部位,目前临床主张对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患者应尽早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手术后还是会产生一些并发症。腹胀是脊柱结核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膨胀、肠充气、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还影响到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脊柱结核手术后腹胀的预防。本研究对5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调查结果发现,术后腹胀发生率为5.2%。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脊柱结核手术后腹胀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性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不良刺激。手术后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有效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钱芳.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4,(4):87-89.

[2]尹继红,季琴.脊柱结核病人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105):166.

[3]张旭.脊柱结核的围术期规范化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2326-2327.

[4]吴凤琴.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18):2943-2944.

[5]关效辉.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140-141.

[6]王锡阳,周炳炎,李伟伟,等.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2):993-997.

论文作者:王娟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娟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