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电气设备的数量日益增多,功能也日趋多样化,在为民众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危害程度也显著提升。因此,为确保民众安全用电,强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电气设备;运行;检修方法
引言
在我国各行各业多获得不同程度发展的今天,电气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发展革新、实现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关键内容,减少电气设备在运用中故障发生的几率,确保企业生产及供应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社会发展、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缺的工作要求。
1电气设备运行的特点
我国的很多企业需要很大一部分的电气设备进行露天作业,而露天的环境下产生故障和损坏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在这个情况下,更困难的问题是,各个地方各个企业以及各个电气设备的科技水平不同,所以无法将大量范围内的电气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工人们不能及时知道每个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与损坏程度,也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很容易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要针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维修保养的方案。如今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化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成果令人惊叹。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去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并进行实时数据汇总,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的汇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每个设备都控制好,根据通过实时监控的数据分析,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使用的设备管控和维修方案,修护和更新要同时进行,要赶在损坏出现前进行设备的更新,加强。最大程度地实现设备是以最佳状态运行的。在整个流程的最后,通过自动化技术将电气系统的实时数据,及时传递给相关负责人员,保证能够及时排查故障,及时解决并维持稳定运行,以防出现更大的事故。
2电气设备的运行及检修方法
2.1运用逻辑分析法
首先要了解整个设备内部构造,并且熟悉整个机电控制过程,可以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故障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检测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故障的外在表现形式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在日常检修的时候对这个范围进行高度的注意。首先要对设备进行简单的分类,即分为主电路与控制电器。虽然大多数主电路故障,维修起来虽然相对简单,但是主电路对整个机电设备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设备维护出现些许误差,必定导致设备的瘫痪。而出现在控制电路中的故障,一般难度系数偏高,所以检修人员在刨去基本的控制节点之外,还要制作简单的控制单元,以此来暂时代替控制电路中的故障设备,这个时候就需要借用设备的设计图纸来寻找故障的存在点,并且了解故障的上下层电路以及主体结构。避免因控制电路的检修与维护为整个设备带来安全隐患。维护人员可以将每一次出现的故障,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配置与解决方法,成立一个数据库。日后一旦出现相似的故障,能够通过数据检索发现解决办法提高检修的效率。
2.2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管理制度的引导作用,因此相关工作者应着手对现有设备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对管理制度进行讨论研究,改变人本管理的主要地位,认清电气设备管理的严谨性与必要性,以制度化管理为主体,人本化管理为辅助,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在将其带回到实践之中去验证制度是否可行,管理效果是否能在现有基础上达到最佳。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应责任到人,改变权责不明、互相踢皮球的现状,要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规定,对个人更要严格约,结合国家规范要求与实际情去科学制定生产步骤,在出现问题后要快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安全问题,当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通过制度让相关人员意识到日常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所在,为各项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制度与人员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通过调查这些年来的电力需求,我们发现外部保护芯的老化现象特别严重,这就需要保证能源系统运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用电需求。此外,在平时维修和护理发电机时,维护人员应根据发电机本身的特征,做到定期清理,尤其是发电机的车身和底盘,要重点清理。另外,清理时不能在有灰尘和纸屑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机器,因为这样容易损坏机器本身,加快设备淘汰的过程,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不再是简单的电子产品,而是由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共同生产的设备。电气设备最主要的就是硬件和软件,有硬件组成的是硬件设备,如集成电路;而软件是由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所组成。这二者对电气设备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检修过程中,要对二者同时进行检测,检查二者中间的刷子以及发电机是否接地。
2.4直观检查法进行检修
在进行过程检查的时候,检修人员普遍先采取直观检查法进行检修,这种方法是指利用耳朵,鼻子,眼睛去发现设备外观上存在的特殊差异,与平时的外观进行对比,确定故障存在的方位。这种方法需要检测人员有极深的维修功底和丰厚的维修经验。首先,现场的操作人员要了解故障出现时的具体情况,检修人员在了解设备的运营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线索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判定。其次,确定故障部位时要进行试验,一旦确定了就要立刻断电,然后进行详细检查,最终寻找出故障出现的原因。
2.5健全的技术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内部运用到电气设备维护工作中的技术以及设备越来越多,但是企业人员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不了解,所以企业就应该加强对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要求企业人员熟知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保证这些新型设备的使用寿命。(1)对企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及专项培训,确保他们对所有技术的了解,以及对某一项技术的精通,并对这些专项培训人员进行分组,方便以后交流。(2)对新型技术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整理好其维修记录以及使用情况,以便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3)企业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电气设备维护工作中,采用电子检测的方式进行审核,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2.6针对电气设备故障的解决措施
电气设备故障问题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维修检测工作,并合理规范实际操作应用,一旦发现电压不稳等问题产生,及时做好电压控制,最好使其处于合理可控范围之内,如果电压变化过于强烈,要及时进行电源切换,并进行检查维修,必要时可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做好车间内的环境控制,结合不同车间需要经常进行降温处理,并进行车间内卫生清理工作,避免灰尘等堆积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最后,还要制定完善的检查以及预防机制,对电气设备包括线路、温度等进行全方位的定期检查,最好是借助当下先进温控系统、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能有效避免故障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多是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造成的,合理控制工作时间,对设备状态进行准确把握是重要故障应对措施之一,再者还应多结合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合适的监管系统,实现智能化、系统化的电气设备控制,以便于加强设备保护,有效减少故障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尚素臻.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检测研究[J].科技资讯,2011(18):135.
[2]敦朝亮,李二辉,李达.有关电气设备运行和检修的相关问题探索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4):174.
[3]刘京城.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7):81.
论文作者:佀传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