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看过一则新闻,某市一所职业学校的一个2016级男生,因对本校严格的管理制度不满,于是大肆谩骂其老师和学校,还特意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进行肆意诋毁,给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究其原因,是该生的纪律观念淡薄,行为自由散漫,经常违反校规校级,多次被校方通报批评,最近又因引发及参与群架事件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为发泄个人的一时私愤,他就歪曲事情真相来报复学校。据了解,该生自入校以来, 班主任根据他的表现曾多次找他促膝交谈,在他身上没少下功夫,他表面答应,但转身又我行我素。并且出现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所有责任都归于学校,归于他人,从不懂得感恩老师的用心付出。
当然对于上述学生,他能有如此表现,一定有他深层次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决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必须深入其中,去了解他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等等,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据调查,目前在我们中职学校,只有部分学生能意识到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能够感受到老师们为培养他们成长、成才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具有一定的感恩意识,从而懂得珍惜学习机会,并能自觉维护学校的荣誉。但也有小部分在校学生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对学校的满意度不高,对学校及老师的管理持排斥、逆反心理甚至出现有损学校形象和声誉的言行。
因此,对学生加强爱校教育、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意义重大。爱校情感的培养和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热爱学校是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的集中体现。在这种情感的指引下,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形成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爱校情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爱就会有责任心,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每个学生都会为建设一个良好的校集体而主动承担责任,贡献力量,并为学校所取得的荣誉而骄傲和自豪。所以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热情,才能让他们明确个人与学校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学校这个大集体,个人的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才会激励他们奋力拼搏为学校争得荣誉,并努力做好自己去维护学校的荣誉。
加强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也是推动母校发展的需要。爱校情感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在校期间对母校的热爱,也表现为学生毕业离开母校后的忠诚与眷恋:以母校为荣,为母校代言,积极宣传母校,树立母校的良好形象,积极维护母校的荣誉;密切关注母校的变化,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么,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校情感教育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呢?
一是“学生第一,真诚服务”。这是学校对学生人文关怀和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学校在制定管理政策时,应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在校的学习生活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美好记忆。把“为学生服务”的育人意识转化为“为学生服务”的实际行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生活的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校兴我荣,校辱我耻”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建设母校、振兴母校为己任,为实现母校的发展目标而奋斗。培养学生与母校荣辱与共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从思想观念上与母校融为一体。
三是学生爱校体现在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尊爱老师、团结同学等。其中,尊爱老师是学生爱校的核心表现,学生的爱校情感源于尊重和热爱自己的老师。所以,学校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教师以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并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便会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意和钦佩。这样不管学生在校期间或是离开母校,都在心灵上眷恋老师,对母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四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着手,从身边的人开始,从小事做起,感恩室友,感恩同学。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师生情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老师,尊重老师,以实际行动感恩老师的付出,从偶遇时的一声问候、上课前的主动起立问好、从节日时的一条祝福短信做起。”
五是毕业生离校之际,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回顾学生生活、展望美好未来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在校生活,意识到自己在校期间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感恩母校的培养和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举办“回眸我的中专生活”、“离别·我的母校”、“感恩·我的老师”等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为日后学生返回母校、为母校做贡献奠定基础。例如,我校每学期举办的“创客回家”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总之,热爱母校是一种美好的内心情感,它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产生无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培养在校学生对母校的眷恋、热爱之情,积极探索学生爱校情感培养的有效路径,以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绝不仅仅是一种站在学校立场上的功利的行为,而是教育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论文作者:胡太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母校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爱校论文; 情感论文; 在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