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语国家旅游开发的环保意识——从“软旅游”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语论文,旅游开发论文,环保意识论文,国家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语在欧洲是最通用的语言之一,其使用人数仅次于俄语。目前,在德国、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3个国家,德语是其唯一官方语言;在瑞士、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4个国家,德语是其官方语言之一;此外,尚有丹麦、法国、俄罗斯、波兰等十几个国家德语是其少数民族语言。由于德语对我国来说是小语种,因而我国学者对德语国家的旅游研究所知甚少。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期间的所学所见,从德语国家旅游开发与研究的一个侧面——旅游开发的环保意识,来探讨德语国家的有关研究工作,希望对我国的旅游开发与研究有所借鉴。
一、德语国家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在上述提及的德语国家中,除3个纯德语国家外,其他以德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仅瑞士面积较大(瑞士目前有63.7%的居民讲德语),因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瑞士4个国家。这些德语国家的旅游业最初主要兴起于德国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以及阿尔卑斯山地区。
(一)德国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
德国的北部沿海是欧洲德语国家旅游最早兴起的地区。早在18世纪末,海滨旅游就已在德国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悄然兴起。如在波罗的海沿岸,第一家海滨浴场于1793年就已在海利根达姆(Heiligendamm)建立[1],而在北海沿岸,第一家海滨浴场则于1797年出现于诺德尼(Norderney)岛上[2],随后在许多沿海岛屿都建立了海滨浴场(见表1)。在早期,到海滨浴场度假只是上流社会的一种奢侈活动,一些海滨浴场因王公贵族的光顾而名声大振,如1834年汉挪威国王恩斯特-奥古斯特(Ernst- August)光临了诺德尼海滨浴场,1851年汉挪威国王格奥尔格五世(Georg Ⅴ)在岛上建立了夏宫。弗尔岛(Fhr)的维克(Wyk)也因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八世(Christian Ⅷ)国王每年(1842-1847年)至少花4至5周在那里度假而很快繁荣起来。
但海滨旅游的真正繁荣主要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滨旅游因人数剧增而成为一种大众化现象,旅游活动也从早期的以浴疗为主,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划船、滑水、冲浪、野营、捕鱼、日光浴、兜风、海滩散步等。旅游季节主要集中于每年的4-9月,10月至次年3月间大部分旅游设施关闭。
(二)阿尔卑斯山地区
德语国家另一个重要的旅游发起区是阿尔卑斯山地区。可以说,阿尔卑斯山地区是主要德语国家的集中地,除德国仅巴伐利亚(Bayern)州的南部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坡外,其他3个主要德语国家均属于阿尔卑斯山国家。奥地利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东部,其国土面积的2/3为阿尔卑斯山所覆盖;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西部,其国土的60%属于阿尔卑斯山;而列支敦士登则是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阿尔卑斯山间“袖珍小国”。
阿尔卑斯山地区德语国家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可以分为如下3个阶段[4-6]: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极为有限,从19世纪中叶直到铁路出现前,旅游活动以上流社会到个别极具吸引力的地区旅游为标志,其旅游的主要目的为休养、学习(作家和艺术家参与为主)和宗教朝拜。在这一时期尚出现少数由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参与的夏季消暑度假旅游。
铁路的建设大大推进了这些早期的零星旅游活动。虽然参与者仍然为贵族和富有的居民阶层,而且旅游的目的也没有多大变化,但旅游的活动区域得到明显扩大,此时已从阿尔卑斯山边缘地区扩展进入阿尔卑斯山地区。如在今日奥地利的塞莫林(Semmering)、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和克恩藤湖(Krntner See)旅游区,旅馆、别墅、夏季度假房、疗养和沐浴等设施尚保留有当时的建筑风格,当年的繁华迄今尚可略见一斑。
19世纪末兴起的阿尔卑斯登山运动(Alpinismus)使当地的旅游活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4-1945年)
旅游的增长趋势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君主制度崩溃引起的疆界变动、以及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所打断。总体来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旅游处于停滞状态,直到后期才有所复苏,旅游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经济行业。这时旅游活动的发动者仍为中上社会阶层。
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以夏季避暑为主,同时也开始出现有限的冬季滑雪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当地的旅游活动再次陷于完全停顿局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的居民阶层开始加入到旅游的行列,游客人数迅速增加,到20世纪50年代初旅游已恢复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水平。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冬季滑雪旅游在整个阿尔卑斯地区快速扩张,使得旅游开始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夏季和冬季旅游并行,夏季旅游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9月,旅游活动主要有登山运动、游山观光、以及矿泉和空气疗养等,冬季旅游主要集中于12月至次年的4月间,以滑雪和滑冰运动为主。
综上所述,欧洲德语国家的旅游活动最早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兴起于北大西洋沿海和阿尔卑斯山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迅速膨胀,并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展,如德国的城市旅游[7]、黑森林旅游[8]等。目前,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旅游业均位列世界前茅(基本数据见表2),德国更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输出国[9]。
二、“软旅游”概念的产生与影响
(一)“软旅游”概念的产生
如果说德语国家早期的旅游活动因数量小而对当地生态系统尚未构成威胁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大众化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德国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注意到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问题[12]。由于意识到旅游的迅速膨胀势必对旅游景区自然和人文环境产生巨大压力,欧洲德语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有人提出“软旅游(Sanfter Tourismus)”的概念。虽然我国学者对欧洲的“软旅游”概念早已有所留意,并将之翻译为“温和的旅游业”,但惜未作深入了解[13]。最近,我国更有学者将之译为“柔性化旅游”[14]。其实,“软旅游”概念不是孤立的,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硬旅游(Harter Tourismus)”概念。
1977年9月16日,瑞士环境规划家弗雷德·鲍姆加特勒(Fred Baurngartner)在《新苏黎世报》登出了一篇题为“第三世界的旅游业——真的对发展有贡献吗?”的德文文章,文中首次提出了“软旅游”的概念。在该文章中,他列举了衡量“软旅游”的如下几条标准:(1)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2)产生最佳的投资效益;(3)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4)传播旅游目的地“真实”的信息[15]。
3年之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罗伯特·容克(Robert Jungk)教授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化讨论,并提出了与“软旅游”相对立的“硬旅游”概念,他列举了“软旅游”与“硬旅游”现象之间存在的16点区别(见表3)[16]。
(二)“软旅游”概念的影响
罗伯特·容克教授1980年对“软旅游”概念的深化讨论曾引起学术界的激烈反响,他也因此被认为是“软旅游”概念的创始人之一。
“软旅游”概念提出之后,在德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盛行德语的阿尔卑斯山旅游区最为流行[17-21]。1985年,国际阿尔卑斯山保护委员会(CIPRA)对“软旅游”作如下定义:“软旅游是一种旅游景区居民与游客相互理解的旅游,该旅游活动以不危害旅游区文化特色,并尽最大可能少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为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景区首先使用当地居民已有的建筑设施,避免建设对景观产生额外负荷的旅游设施。”[17]
目前,“软旅游”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对旅游者和景区都有一定要求。根据“软旅游”的概念,旅游者要做到尽可能少对当地自然界产生影响和危害,应尽可能得到接近大自然的强烈而原始的体验,并尽可能适应当地的文化。景区的建设则必须做到:不能改变景区的自然现状,景区内只允许有公共交通,交通设施的开发要减到最小,景区内游客以步行为主,住宿设施应尽可能简易化。这种“软旅游”的概念至今在德语国家仍非常流行,如德国的“赤脚公园(Barfuβpark)”就是其典型代表。
“软旅游”的概念内涵实际上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ector- Ceballos- Lascurain提出的“生态旅游(eco- tourism)”的概念非常相似,只是它的提出要比“生态旅游”早了6年。
三、德语国家旅游开发的环保意识
欧洲德语国家本来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而旅游区作为城镇居民逃避喧嚣、回归大自然的避世之地,对环境质量理所当然有更高的要求。总体来看,德语国家旅游开发的环保意识非常浓厚,主要表现在政府、学术团体、民众和科学界都非常重视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问题。
首先政府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这一点在德国的北海沿岸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德国北海沿岸,海岸的蚀退与旅游设施的保护长期以来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由于海岸的蚀退威胁到旅游设施的安全,一些业主不得不投入资金通过建筑海堤来保护海岸,但是,随着侵蚀作用的加剧,海堤必须不断加固,很快超出了私人的经济能力,于是政府也开始介入海岸保护。如在叙尔特岛的威斯特兰(Westerland),“美丽华酒店(Hotel Miramar)”于1903年建立于离沙丘很近的地方,1906年3月的一次风暴潮使海岸急剧蚀退,酒店离海滩的距离缩小到只剩下12m,惊慌失措的业主斥资兴建了一条68m长的混凝土海堤,但在1911年11月的一次风暴潮使该海堤的两端遭受强烈侵蚀,这时政府也开始加入海岸保护[22]。
政府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通过制定一些政策限制某些地区旅游的过度开发。如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德国政府早在1972年就开始限制阿尔卑斯山某些地区的进一步开发[23]。到20世纪90年代,奥地利政府也开始严格限制克恩滕州滑雪运输设施的建设,而在福拉尔贝格州、蒂罗尔州和萨尔茨堡州则禁止这些设施的建设[24]。
在北海沿岸的叙尔特岛上,曾计划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建一座大型的公寓式旅馆,该旅馆名为“大西洋(Atlantis)”,计划建30层,751间套房,高度将达100m。当时市政府已经初步同意该建筑计划。但是这个“超级建筑”遭到各界的坚决反对,当时的调查表明,70%的当地居民持反对态度,88%的游客也表示反对。此外,许多新闻媒体也加入到反对行列,《时代周报》曾在1971年7月30日刊出题为“只有成功阻止新的建筑计划,叙尔特岛才有救”的文章,《明镜周刊》也在1971年8月2 3日刊出了题为“叙尔特岛将成为白色工业的鲁尔区”的文章,1971年9月3日电视台也播放了“一个假日岛屿的自杀”的节目。在1972年4月18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内务部长终于驳回了“大西洋”的建筑计划,理由是:“该项计划与当地的区域规划不协调……在计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公众要求和周边地区的利益”[25]。
在德语国家,政府和居民都曾为减少旅游交通引起的环境负荷而做出过不懈努力。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奥地利和瑞士政府都曾经限制大型载重货车进入山区。但根据欧共体的运输协议,允许每天最多50部不超过40t的载重汽车单向跨越阿尔卑斯山地区,因而奥地利在加入欧共体后,原先对重型载货汽车的限制被废止,而瑞士因没有加入欧共体,所以仍能限制进入阿尔卑斯山地区的载货汽车不能超过18t[26]。瑞士政府曾提出一项横跨阿尔卑斯山的铁路隧道建筑计划,简称为NEAT(德语Neue Alpentransversalen的缩写),该项计划预计在2010年前实现,届时将减少90%通过瑞士的公路货物运输。奥地利民间也曾多次自发成立组织,要求将货车转移到铁路上运输,以减轻公路的负担。
德语国家旅游开发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科学界非常重视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特别是以德国为首的科学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7]。
四、讨论与展望
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旅游业的失控发展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比比皆是。鉴于未来旅游业将不可避免地继续扩张,因而研究旅游业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我国,目前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还没有规范可言,一方面旅游开发项目缺乏透明度,另一方面普通民众环保意识低弱,因此也无心关注身边旅游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因而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处于被动状态。
欧洲德语国家的政府、普通民众、以及学术界所具备的旅游环保意识为我国的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榜样。只有各界达成环保共识才能保证旅游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