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镇中心小学 130700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根据笔者多年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及国内知名学者的论断,下面谈一谈对这些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合理预设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的第一步,因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评价等等,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预设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清晰、具体、简明地反映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适合教师教学,适合学生学习,易操作。
二、教学内容最大化地突出教学重点
在目前还主要以学生成绩论教师水平高低的背景下,为了片面提高学生成绩,很多教师上课时课堂容量大、难度高、节奏快,占课间时间,占午休时间,更有甚者占去了所谓的副课时间,害得学生苦不堪言。即使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还是提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呢?原因是我们的大多数教师只知道认真地教,甚至拼时间、拼精力地教,平均用力,没有精选课文内容,没有抓住教学重点,怎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围绕教学重点,最大化地精选内容,精心备课,少讲多练,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实践,让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得轻松。
三、教学过程最大化地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也对语文课程的任务作了简要的论述:“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文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全方位、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中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教师必须细细揣摩。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比之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九寨沟》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直接板书课题,而是播放动画课件《走进九寨沟》片段,学生很快就被这神奇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学生在观看的同时,竟然偷偷翻阅课本,他们特别想知道这节课学的是哪一篇课文。在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揭示课题、导入课文、阅读文本的教学过程,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阅读状态,有不读不痛快的感受。这种强烈的阅读期待是建立在多媒体创设的优美情境基础上的。如果仅仅依靠优美的语言导入,从未见过雪山、森林、湖泊的孩子是难以想象的,只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模糊的、不具体的表象,无法把学生牢牢吸引到课文的优美意境中,这节课一开头就会大打折扣,高效课堂就无从谈起。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还有小组合作学习、演课本剧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只要用心研究、善于总结,还会发现很多。
论文作者:何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