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通常用于建筑的填充墙,还可用于保温隔热复合墙体、隔音墙体,也可用于建筑物屋面的保温隔热。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结合某工程施工实例,浅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防开裂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蒸压加气;加气混凝土;防开裂
一、工程概述
某市和谐家园项目分三期建设,建筑面积18.9万m2。结构类型:多层为框架结构,高层为框剪结构。其中,非承重填充墙结构一期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二期三期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加气块)。加气块开裂问题主要体现在:墙顶和梁底之间接缝处的墙梁裂缝,简称墙梁裂缝;墙体竖向中心横缝,简称墙中裂缝;窗台4个角呈45°角的4个裂缝,简称窗台裂缝;门洞过梁45°裂缝,简称门洞裂缝。以上4种裂缝比较普遍且典型。
二、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加气块墙面开裂有两种情况,一是加气块墙体开裂导致墙体和抹灰开裂,二是抹灰自身开裂。墙梁裂缝是加气块砌体结构施工中最典型的裂缝,出现的数量占各种裂缝种类的70%左右。其次是窗台两侧,再次是墙中裂缝及门洞裂缝。影响加气块墙体开裂的因素很多,出现此类质量问题应根据现场情况综合判定。
2.1施工组织及管理
施工组织及管理过程中,总承包单位是核心主导单位,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出现了开裂问题,首先应从其找原因。总承包单位选择了不合格的劳务班组;没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没有进行技术交底或交底流于形式;没有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现问题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处置,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上几种情形都是施工组织及管理出现的问题。
2.2原材料及半成品
加气块质量不符合要求,不稳定。主要表现在:选择了质量管理水平相对差些的生产厂家。如果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生产厂家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将砌块出釜自然养护短,少于28d。砂浆施工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主要体现在:抹灰砂浆配比、计量、混料应该严要求,实际情况来看,用料不当,计量不准,操作工艺不规范,如配合比不计量或计量不规范、砂子含泥含杂高、掺外加剂后搅拌时间不足,使得原配合比设计面目皆非。施工现场存在着随意被更改的情况,擅自添加砂浆王,虽然使得砂浆流动性增强,但使砂浆强度明显降低。
2.3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规程等施工,出现了技术操作问题。譬如,干砖上墙。加气块吸水性能强,吸水率达到了70%~80%。砌筑时,水分极易被加气块吸走,砂浆缺水严重,来不及反应造成强度降低;竖向灰缝砂浆不饱满或根本没有砂浆;窗台压顶及过梁两侧锚入墙体长度不足,极易造成洞口八字裂缝;当天一砌到顶,墙梁接缝处处理随意,造成大面积的墙梁裂缝以及墙中裂缝。以上都是典型问题。
三、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3.1 砌筑必须采用专用砂浆,严格执行厂家说明及操作规程,现拌现用,当天未用完作废处理。墙长≥1.5倍层高时,应在墙的终端增设构造柱。砌块必须在出釜自然养护28d后砌筑上墙,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
3.2 砌体与构造柱、混凝土柱(墙)交接处,应按每两皮砌块(即≤500mm)的高度设置2Φ6拉结筋,伸入砌体内长度应≥700mm,拉结筋末端应有90°弯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拉结筋不得开槽设置,必须放在灰缝内,严禁漏放。墙体洞口过梁,伸出洞口两边锚入侧面墙体长度每边≥300mm。门窗洞口节点是重点控制部位,砌块墙体应预埋防腐的木砖,严禁直接固定在加气块上。门窗过梁搭接锚入侧墙长度≥240mm,窗台压顶锚入侧墙≥600mm,遇到承重墙柱直接植筋锚入承重墙柱;窗台压顶有凸窗的部位通常设置,或者延长凸窗主梁至两侧承重墙柱。
3.3 控制砌筑时的含水率是减少收缩裂缝的一项有效措施,首先控制上墙前的含水率,不得在饱和状态下上墙,尤其是禁止干砖上墙;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严寒及寒冷地区含水率15%~20%,其他地区在30%左右,即达到最佳砌筑含水率.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砖提前搬运至相应的施工区域,提前一天洒水湿润。不提倡在材料堆场洒水,加气块一般体积较大,吸水后增重幅度较大,造成工人搬运困难,效率低。当天已砌筑的墙体严禁洒水,第二天再对昨天砌筑的墙体洒水。洒水的目的有补充加气块吸去的水分,这是前期的主要目的;后期的目的是保证砂浆养护期内的砂浆强度的正常增长。砂浆养护期不少于7d。其次是控制抹灰前的含水率,墙体砌筑完毕后不宜立即抹灰。一般砌筑完毕至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时间较长,含水率较低,抹灰前提前淋水保证最佳含水率,最佳含水率视天气情况,本工程控制在冬期施工期间控制在15%~20%,其他时间段控制在30%左右。
3.4 砌块组砌应上下层错缝,内外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尤其严格控制根部三层配砖的施工,采用一顺一丁砌式。临时间断施工可留斜槎,不得留置马牙槎。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垂直缝不小于80%。如砌块表面太干,砌筑前可适量浇水。灰缝的厚度不宜大于15mm,一般控制在10mm左右为宜。做好技术间歇,当天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4m以内,砌块砌筑后灰缝会受压缩变形,一定要等灰缝压缩变形稳定后再处理顶缝,因此当砌筑至梁板底面位置时,应留置50mm左右缝隙,并等待不少于7天后,采取细石混凝土掺加5%的微膨胀剂塞缝。笔者也曾经看过一些地方标准砌筑墙梁交界处预留30~80mm缝隙。笔者认为30mm间距过小很难塞细石混凝土,操作难度大,质量不易于保证。工人往往投塞砂浆了事;80mm的缝隙又过大,操作工人施工的时候缝内塞配砖的余料。经过和谐家园小区项目的管理,笔者总结了墙梁50mm左右的缝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5 砌块切锯、钻孔、开槽、设置预埋件等均应采用专用工具,不得使用瓦刀等劈砍,尤其在洞口两侧必须选用规格整齐的砌块砌筑,穿墙洞口采用加固措施,预留洞口后塞严禁使用砌块,视洞口的大小及部位采用强度不小于C20的普通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
3.6 墙体砌筑完毕后,包含墙梁塞缝完成,在不同材料交接处挂镀锌钢丝网,宽度不小于300mm,沿不同材料交接处均中分布,待主体结构验收合格且大于28d后,才能进行抹灰作业,作业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包括预留洞口的处理,墙顶不合格塞缝的处理等。
3.7 抹灰工程严格按设计和操作规程执行,先做界面处理、糙底,首先涂刷专用界面剂先糙底。本工程抹灰设计厚度18mm,分两层抹,第一层厚度为10mm左右,不大于12mm;第二层厚度总和达到设计厚度,并满铺耐碱网格布。耐碱网格布保护层厚度为3mm。
结束语:
控制加气块砌体开裂,关键是抓住关键部位和关键因素,譬如,人、材、机、方法、环境等,根据现场综合判定。加气块是新型墙材,是国家大力推广的项目材料,关系到建筑物结构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必须全过程质量控制。实践证明,本工程未有发现或住户反映加气块开裂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本项工程施工是新材料新工艺,存在着不少不成熟的地方,只有通过以后的施工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期待着同行们共同努力,共同完善。
参考文献:
[1]JGJ/T 17-2008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8
[2]0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3
论文作者:刘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裂缝论文; 砂浆论文; 砌块论文; 墙体论文; 砌筑论文; 洞口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