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较过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执行土地管理政策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相关管理部门针对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措施
现如今,土地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但我国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却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对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1.我国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现状
土地规划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其目的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使社会各层面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达到平稳的状态,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土地规划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执行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相关的负责人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领导力有限,致使土地资源管理难以达到理想的管控效果,很多规划目标不能完全实现,最终造成了土地资源滥用与浪费现象。与此同时,执法人员面对相关责任人的不法行为,不能进行严厉打击与及时纠正,助长了土地滥用的歪风邪气,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利用科学手段进行土地规划
土地规划与动态监测管理模型是一种全新的土地规划策略,它其实是一种数学上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建立起的土地利用规划效率。在对土地规划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对当地的人文、社会以及产生变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当地的技术水平、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土地需求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各种变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地规划的利用变化形式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对土地规划利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对于小范围的土地规划利用动态,不能使用大范围、粗犷式的土地规划利用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否则会导致预测结果出现偏差。同理,大范围的土地规划利用动态也不能采用小范围变化的规模的土地规划利用模型。如图1。
图1:某市土地规划图
2.2明确土地规划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在我国,各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和规划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土地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的规划策略与对策执行。这就要求各地土地规划负责人全面掌握本区域的土地现状和国家规划政策,并且以此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开展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该区域基本上都是农业大省,在进行土地规划时,需要平衡耕地和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保证该地区具备充足的耕地面积,从而保证国家粮食供给及储备;再比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展比较迅速,需要为其保留足够的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同时还要尽量平衡居民用地与商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以此来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西北地区由于属于内陆气候,空气较为干燥,容易出现风沙等自然危害,这就需要为其保留足够的森林绿化面积。此外,在开展土地资源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关规划策略的有效落实。上层负责人要不打折扣的执行当地政府确定下来的规划政策,下层执行人员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有条不紊的执行各项土地政策,还要在整个管理团队当中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以此来杜绝土地滥用行为的出现,保证土地政策的全面落实。
3.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相关对策
3.1加强农用耕地的利用率
耕地资源是国家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耕地面积,一方面保证广大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另一方面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及储备量。但是,要想提高耕地利用率,首先要对耕地质量进行改善与提升,以此来保证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先针对那些不良土质给予优先改良,在对耕地进行灌溉时,为了保证灌溉效果,可以先对当地的水利工程进行优化,为耕种土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其次,针对耕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象,要想方设法提高其利用率,首先要做好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工作,杜绝一切以其它名目进行的圈地占地等不法行为,同时,对当地的耕地占用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与完善,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土地优化行为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些方式激励当地居民对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各地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耕种方式,对于那些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区域,耕地承包模式不失为一种非常科学的方式。在耕地承包模式下,不但可以提高耕作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还可以全面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标准,对于农业活动的开展与管理非常有利,从而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那些不适合用于耕种的土地不妨以退耕还林或者退耕还渔等方式进行利用,或者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庄,以此来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还可以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平稳。
3.2加强建筑民用土地的利用率
建筑民用土地主要由居民住房用地、工业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这几个重要部分组成。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土地资产管理机构,同时组建起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用于加强对当地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在该机构的日常工作中,各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各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必要时,还需要深入到一线市场开展市场调查,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最大限度的保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对于大型工业用地和居民用地可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选择地段时尽量选用劣质地或者未利用地,从而减少对耕地和农田的占用。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融入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技术手段,以此来提高土地的有效使用率,使用地成本得到压缩与控制;最后,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针对各行各业制定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以此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前提与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土地规划工作面临着诸多变革,相关负责人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土地规划及管理策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栋梁,李莉.浅谈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7(8):90.
论文作者:董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土地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耕地论文; 利用率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我国论文; 政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