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论文_汪鑫睿

汪鑫睿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 研究 CT、MRI 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 2013 年 1 月-2015 年 1 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80 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接受 CT 或 MRI 检查,各 40 例,以术后病理临床分期为金标准,比较 CT、MRI 对直肠癌术前临床 T 分期及淋巴结诊断准确率。结果 与术后病理 T 分期结果比较,CT 对 T1-2 期、T3 期、T4 期、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57.1%、72.2%、66.7%、67.5%;MRI 对 T1-2 期、T3 期、T4 期、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87.5%、84.2%、76.9%、82.5%。CT、MRI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分别为62.5%、80.0%。CT、MRI对术前T分期、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相比CT更高,但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CT;直肠癌;临床分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共8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行CT、MRI检查各40例,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并同意。表现出腹痛、腹泻、大便性变等症状。40例CT检查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4~83 岁,平均(60.4±10.6)岁。40 例 MRI 检查患者中男 27 例,女13 例;年龄 32~84 岁,平均(60.8±11.2)岁。对比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 直肠癌分期标准:病理分期以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为依据。CT及MRI检查T分期标准:T1-2期(CT 难以辨别 T1、T2 期,因而统称为 T1-2 期)-病变段肠壁外脂肪间隙清晰,增强扫描提示肠壁外缘光滑,结节影未外突;T3期-病变段肠管附近脂肪间隙内存在小斑片影,CT显示高密度,MRI显示低信号影,增强扫描肠壁外缘不平整或结节影外突;T4期-病变段肠管和附近脏器间脂肪间隙不见,增强扫描边界模糊。

1.2.2淋巴结阳性标准:淋巴结直径5mm及以上,边界模糊、信号不均匀,CT或MRI增强扫描后不同程度强化,DWI显示高信号,或成簇淋巴结3个及以上。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前CT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比较 30例CT检查患者术后病理分期:T1-2期7例,T3期18 例,T4期15例,术前CT检查对T1-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7.1%、72.2%、66.7%,总准确率为67.5%(27/40),见表1。

2.2 术前 MRI 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 30 例 MRI 检查患者术后病理分期:T1-2期8例,T3期19 例,T4期13例,术前MRI检查对T1-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84.2%、76.9%,总准确率为82.5%(33/40),见表2。 CT 与MRI 对直肠癌术前T 分期诊断总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12>0.05)。

2.3 淋巴结阳性诊断结果 30 例 CT 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23例,阴性17例,CT诊断出阳性21例,其中错误 7 例,正确 14 例,诊断出淋巴结阴性 19 例,其中正确 11例,错误 8 例;CT 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为 62.5%(25/40)。30例 MRI 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 24 例,阴性 16例,MRI诊断出阳性23例,其中正确19例,错误4例,检出阴性17例,正确12例,错误5例;MRI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为80.0%(32/40)。CT与MRI淋巴结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P=0.08>0.05)。

表2 术前MRI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 术后病理分期

MRI检查

T1-2期 T3期 T4期 合计

T1-2期 7 2 0 9

T3期 1 16 3 20

T4期 0 1 10 11

合计 8 19 13 40

3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直肠癌患者好发于50~55岁人群,以男性为主,且病变部位大部分分布于直肠中下段,受直肠癌表现无特异性、患者不重视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为中晚期,预后差,III 期、IV 期直肠癌患者 5 年生存率分别不到40%、12%。为此术前准确分期,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螺旋 CT 常规二维扫描不仅可清晰消失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而且充分利用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进一步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结转移与否等情况,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临床医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正确详细的影像资料。本文30例术后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行64排螺旋 CT 检查,检查前充分肠道准备,通过灵活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以提高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同时 CT 应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以脂肪间隙模糊或脂肪层内高密度影为依据。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层面成像等特点,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有其独特优势,不仅可清晰显示直肠黏膜层、肌层结构,而且对肿瘤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织器官的关系等均可有效显示,通常在T2WI上表现出低信号影特点。同时MRI上表现出直肠外壁不平整,形态不规则或直肠周边脂肪信号不均时,提示浆膜层侵犯。本文与术后病理 T 分期结果比较,MRI对直肠癌术前 T 分期诊断总准确率高达 82.5%。其中 T1-2 期过高分期2例,这可能与病变部位(直肠生理弯曲处)、扫描操作(未与病变肠管垂直平扫)等有关。T3 期过低分期 1 例,的,且可重复性高,是腰椎内固定术后监测和评价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一种新的无创性、定量方法。

参考文献

[1]沈凯,李锋,谭祖健.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化的系统回顾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5):402-405.

[2]程春,陈蕾,梁晓航,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与MRI杂志.2014.12(7):91-93.

论文作者:汪鑫睿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论文_汪鑫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