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6年—2018年共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15例患者直接进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6例患者行置管溶栓术后再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2例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后导丝无法通过髂静脉,2例患者因其他原因未行手术治疗,21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术后患肢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腔内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较好,而且创伤及副反应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针对性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182-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最常见的一种长期慢性并发症[1],为深静脉瓣膜破坏后下肢静脉高压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2],对DVT患者给予经腘静脉置管溶栓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快速的消除血栓[3]。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血栓进入慢性期,可以导致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疾病[4],表现为下肢疼痛、沉重感、色素沉着、浅静脉扩张、静脉性溃疡等,具有活动、站立时加重,休息、平卧时缓解的特点[5],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两年来我科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25例,21例患者进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其中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溃疡,在本科室行下肢静脉彩超及D-二聚体检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6年。20例为左侧肢体,5例为右侧肢体。
1.2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直接进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6例患者行置管溶栓术后再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2例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后导丝无法通过髂静脉,2例患者因其他原因未行手术治疗。无法放置支架及未行手术治疗患者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术后患者服用拜瑞妥抗凝治疗,定期复查下肢静脉彩超、出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检测,根据结果调整药量,部分病人需要终身抗凝,并建议患者长期穿弹力袜,溃疡伤口按时换药。
2.疗效判断标准
手术后患肢肿胀消退,无疼痛,B超及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
3.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3.1.1一般护理 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患肢疼痛情况,用NRS评分,记录好疼痛持续时间及处理方法。嘱患者避免长时间行走和站立,卧床时予专用脚垫抬高患肢约20°~30°,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离床活动时穿弹力袜。
3.1.2饮食护理 忌烟酒,向患者介绍烟酒的成分及其对血管造成的危害,做好戒烟戒酒的术前准备。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及油炸食物,多饮水,降低血液粘滞度,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乳果糖等大便软化剂。
3.1.3治疗护理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遵医嘱执行抗凝、祛聚、溶栓、改善循环等治疗。及时提醒及协助医生进行溃疡伤口的换药,指导患者保持溃疡部位清洁、干燥,必要时请慢性造口师或烧伤科医生协助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4心理护理 PTS病程较长,患者心理压力大。与患者做好有效沟通,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安慰患者,消除顾虑,使之积极配合,25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出现心理问题。
3.2 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返病房后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患肢制动24h,穿刺点用绷带加压包扎,指导患者患肢运动,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中应用造影剂,鼓励患者多饮用温开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来保护肾脏功能,饮食仍应清淡,多吃粗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2.2穿刺处的护理 穿刺口一般为患侧腘静脉,观察穿刺口敷料情况,保持穿刺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若有渗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更换敷料,出血较多时及时抽血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常规,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抗凝药剂量。
3.2.3使用溶栓药物的护理 本组有6例患者先行置管溶栓治疗后再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在进行置管溶栓治疗时,导管、鞘管应做好标识并保持固定通畅,正确掌握尿激酶及肝素的剂量、给药途径、时间及速度,尿激酶半衰期短要做到现配现用。Q6h或者Q8h监测出凝血常规,每天复查D二聚体及血常规,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调整溶栓药物的剂量。
3.2.4出血观察 出血是抗凝治疗中易发生的并发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有无血尿、黑便、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神志瞳孔变化,警惕脑出血的发生。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避免抠鼻及使用牙签剔牙,输液、采血等穿刺后按压5~10min,定时监测出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各项指标的变化。
3.2.5溃疡伤口的护理 有溃疡的患者应协助医生及时换药,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也可请慢性造口师或者烧伤科医生协助处理,溃疡创面难以愈合或反复溃疡者可转入烧伤科进行局部植皮手术,本组有3例患者转入烧伤科进一步治疗溃疡创面。
3.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出院后穿戴弹力袜,同时要介绍弹力袜的穿脱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尺寸购买医用弹力袜,术后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弹力袜也应适当更换尺寸,以确保达到最好的效果。指导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口服拜瑞妥,不能随意漏服或停服。按时复查出凝血常规、D二聚体和下肢血管彩超,按时复诊,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和护理,如出现血尿、黑便、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有溃疡的患者,嘱其定期至门诊换药,若溃疡创面经久不愈应至烧伤科复诊。
4.结果
15例患者直接进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6例患者行置管溶栓术后再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2例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后导丝无法通过髂静脉,2例患者因其他原因未行手术治疗,21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术后患肢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3.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随着DVT发病率的逐年上升,PTS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PTS可引起患肢长期肿胀、疼痛、色素沉着,下肢长期溃疡,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6]。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 腔内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 更易得到患者的认可。近年来在治疗PTS方面取得显著疗效,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患肢基本无肿胀,能恢复患者劳动力。本组2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配合优质护理,临床症状减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卫,谭学瑞.《血栓后综合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AHA科学声明》解读[C].中国循环杂志,2015,11(30):109-111.
[2] XIA ZN,ZHOU Q,ZHU W,et al.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J Surg,2018,54(Pt A):265-275.
[3]韦肖敏,李祺熠.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1):96-97.
[4]张杰,逄晓军,战激光,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6):1046-1047.
[5]刘晓梅,陈小春,杨海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腔内治疗的护理要点[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9):173.
[6]曹晓青.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术后DVT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259-261.
论文作者:范优,苏连花,刘婉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下肢论文; 综合征论文; 术后论文; 溃疡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