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_联想论文

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_联想论文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感论文,试论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感是什么?尽管叶圣陶先生早就对它有过明确的界说,但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定义。语感仿佛是一个“尤物”,让人捉摸不透,然而始终有人在尝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在“语感的沼泽”地里,跋涉着一个个接力攻关的学人。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为了说明这个意思,他还引用夏丐尊先生的一段话作为佐证:“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这等等的一切感受和意味,就是语感。”

熊成刚先生说:“目前关于语感的众多定义中,绝大多数认为语感是人在理解语言时的较强的感受力,主要表现为听、读两项能力。笔者认为,实际上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即语感。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感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专注于人对言语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涉及语言的发展和言语的生成与理解。”他说:“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在语感活动中,感觉、无意识、情感、直觉四种成分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笔者认为,语感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语感教学自夏丐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经逐渐被人们理解和认同。近年来,“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成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感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本文仅结合笔者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体会,对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作一些学理上的探讨。

一、注重语言积累,强化语言习得

语言学习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得(learning)。语言习得,是指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领悟语言。母语的口语学习尤其如此。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阅读。“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阅览优秀的文章,可为语感的形成增加言语的活体细胞,不断拓宽言语活动的基地。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是训练直觉思维和语感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有了速读作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自身的语感。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因为朗读课文内化言语,兼具视听觉协同工作的效果。汉语不同于西洋的“法治”的语言,是一种“人治”的语言(王力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语),其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形成不依靠形态的变化,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而,母语习得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文艺心理学》)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咏的方法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的。”可见,吟咏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人们在一读一听中,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有了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诵读教学法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学效果更好,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和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对大量儿童进行的诵读教学法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经过5~15分钟的诵读后,老师皆反映学生吸收能力增强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老师教起来也更轻松了。家长们也反映,长期这样训练,学生不只语文成绩上升了,数学和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提高了。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出人意料,在诵读训练的培养下,儿童只要反复诵读一篇文章,耳朵听过什么,眼睛看到什么,只要放松跟着念就行。这种直觉的学习法,能让学生脑内的压力舒解,身心达到宁静和平衡,潜能得到开发。在美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语词美,既领悟到内容,又积淀了语感。

二、加强语言训练,突出语言学得

语言学得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语言以形成言语能力的活动。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言学得与语言训练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学以致用,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要想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使语言知识化和技能化,否则,培育语感就是一句空话。特别是有关言语理解方面的动态规律性知识。比如,言语对听觉感官的刺激,就涉及捕捉重音和停顿、区分语调和语气、辨识轻声和儿化、体味节奏和韵律等等。言语对视觉感官的刺激,又涉及标题、关键词、提行、分段、空白、标点、长短句、整散句、提示语、连接语以及形象词语、逻辑词语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叶老其实早就给我们指出过方向:“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有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这一段话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语感作为一种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是以主体对语言文字的丰富的理法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是以过去丰富的生活与言语经验为依托的。因此,语文知识的教学影响着语感生成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诵读、涵泳是形成语感不可缺少的技能,但是缺乏知识含量的诵读和涵泳又是盲目摸索、事倍功半的。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语言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分析能力。所谓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表达方式等等。中学生所面对的是许多“个性化”的言语作品。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是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这种“任意性”“个性化”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的。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作文时,须有“言外之意”。

语文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他们对字词句的感受能力。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寻语段关键词,吟味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揣摩语序的变异和超常搭配,分析语言空白处(虚笔、无言、休止、省略、残缺)的隐含意义等。通过这样科学有序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分析能力,从而形成高级语感。

三、鼓励想象、联想,注意意象积累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对言语作品的解读有时离不开想象与联想。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良好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作者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凭借联想或想象作为特殊手法遣词造句,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比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中的通感。读者在此如果丢失了想象与联想,便不能很好地感悟喻者笔下的美妙世界。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只能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刻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借助联想、想象,读者能读出它的言外之意。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运斤成风”的寓言,意象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而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头脑中产生的意象则是被文本语词唤起的表象,它包蕴着特定的客观对象和欣赏者的主观情思。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于是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脑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也标志其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感的优劣。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利用课文内容有效地激活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块”信息,并使两者耦合、同化,尽力缩小学生认知结构与课文内容之间的“结构差”,以便迅速形成相应的意象,使语感活动畅通无阻。高明的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语言,总是先“入”后“出”。他们以精彩的开课,吸引学生一头扎进课文的情境,并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意境,让学生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形成相应的意象。然后再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精神透视语言,琢磨模糊性、跳跃性言语。学生经历了先感性后理性的感悟咀嚼之后,自能跳出文外,形成语言积累,丰富意象世界,获得整体语感。

四、重视生命体验,优化阅读习惯

生命体验是语感所由生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它们共同积淀在言语主体的内心,被固有的心理结构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定要敏化、广化、深化、美化阅读者的生命体验,因为体验的贫乏、认识的浅薄、情感的麻木必须导致语感的迟钝;把生活体验、认识、情感撇在一起而要创造灵敏、丰富、深刻、优美的语感,就好比不让一个人吃饭喝水而又要他唱歌跳舞一样。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他一再强调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语言。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真的,我真傻……”这一段独白时,针对不少学生读到这里虽然认识到不应该笑但还是笑出声的现象,蹩脚的老师可能只是厉声呵斥,并要求学生这一句要读得慢、那一句要读得快,这个词儿要重读、那个词儿要轻读……如此等等,结果费了不少时间和气力,效果还是不理想。而聪明的教师则会认识到,学生之所以感到好笑,是因为缺乏认识、情感的对象化这一必要基础,他们远远没有体验到祥林嫂的孤独和痛苦,也不可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对她怀有深刻的体察和深挚的同情;要让学生读好这一段独白,聪明的教师会从启发学生认识、诱导学生情感入手,因为语感之船永远只能浮现在体验、认识、情感的水面上。

由此可见,语感的养成除了离不开语言的习得、学得,联想、想象的参与,意象的积累,还必须与思想、情感的对象化同步。当然我们知晓事事躬行又绝无可能,我们要做的是凭借自己有限的生命体验去诠释纸上得来的东西并使之由浅变深——这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把握语感非下大气力、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锻炼也类似这样。”他还借用别人的话给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留下来的”便是——习惯!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看,语文教学就是要从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来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良好品质的阅览和诵读,才是言语主体感悟语言积淀语感的必由之路。

标签:;  ;  ;  

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_联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