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探讨论文_李斌 贾建平

新时代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探讨论文_李斌 贾建平

甘肃省秦安县莲花中学 741613

摘 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相对而言学校教育教学的硬、软件偏弱,德育资源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方针,本文从“找准切入点、寻求结合点、抓得住着眼点”三方面结合实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时代 农村中学 德育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首次把立德树人写进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党的教育方针新内涵的核心内容。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相对而言学校教育教学的硬、软件偏弱,德育资源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借助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语文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并不是过于直白的说教,而是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随文而教,它既不概念化也不形式化,而要结合教材文本、阅读与作文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情景氛围等,适时地展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教育。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达到育人目的:

一、找准切入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育人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借助课文内容,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伟人对话、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如在教学《枣核》一文时,可以通过设计“假如你已经离开生你养你的土地五十年之久,你想托付你的朋友给你带来什么”这一环节,让这些生长在农村,没有饱受离乡之苦的中学生静下心来感受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自己心底的价值,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家乡、祖国的热爱;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体会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推己及人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关心人民疾苦的美好心灵;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让学生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宽阔胸襟与政治抱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怀;研读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光未然的现代诗《黄河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等,让学生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从中得到感染,从小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另外诸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学生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冰心的《谈生命》、海伦凯勒的《热爱生命》让学生感悟到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亲情的弥足珍贵;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则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寻求结合点,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育人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把德育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作文训练、名著导读及综合实践活动中,是新时代育人的趋势。

1.在阅读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自古至今,一篇篇名文佳作之所以传播不衰,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如让学生阅读《论语》,品味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方法与态度;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通过理解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可以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开拓进取,勇往直前;阅读台湾作家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在学完课文《藤野先生》一文后,教师可设计问题:萨德事件引发的抵制乐天,你是怎样看待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明白爱国要理性。

2.通过作文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不是从字典词源里找来的字汇和词汇。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引导一个人寻真、向善、变美的过程。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做到“立德树人”呢?我们要在作文命题中育人,在作文指导中育人,在作文批改中育人。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般由老师选题,不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有一个德育导向的问题,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珍惜友谊、讲究公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等,这些传统的中华美德均可入题。如以《我的______》(老师、爸爸等)、《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亲情;以《参观革命遗址有感》为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当雷锋》可以培养学生做好人好事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我的班集体》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烛光里的爱》、《老师,我想对你说》、《谁为我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等为题,可以让学生尊重教师、感悟爱心;半命题作文《面对——我给做什么》、《向——亮剑》可以培养学生的见义勇为精神。

3.通过名著导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可贵与奋斗的人生价值,懂得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值得珍惜的;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神圣伟大;阅读泰戈尔的代表作《吉檀迦利》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4.通过举办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上举行经典朗诵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深厚灿烂的文化知识。清明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回来以此为题材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语文远足研学活动,我们学校举办的徒步大地湾,既锻炼了学生的毅力,又参观了原始群落,复原茅草屋、原始宫殿遗址及博物馆,了解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等。

三、抓住着眼点,在语文课堂情境中育人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条捷径。校园环境方面,名人名言的走廊文化、文明礼仪的台阶文化、温馨提示的宣传标语、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场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的宣传栏,教室环境方面,每天一句名言、每周一则励志故事的黑板报、警示性的标语及多层面的班训,均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如校园内制作文明礼貌周宣传栏,可教育学生文明做人;推广普通话,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用语、热爱母语;教室内张贴“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标语,可以激励学生勤奋上进;另外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通过影视资料及音乐来创设情境,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如教学《孔乙己》、《范进中举》、《智取生辰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片;教学《背影》一文时,播放歌曲《父亲》,教学《百万雄师过大江》时,课前播放歌曲《十送红军》等,这样不仅有效地营造了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起到了情感教育,进而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作为新时代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就成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操作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明天和命运。道德兴,则未来兴。对他们加强思想道德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紧迫的任务,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育人的优势,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号。

[2]《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 的通知,教基一〔2015〕5号。

[3]刘勰 著 范文澜 注 《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7月。

论文作者:李斌 贾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探讨论文_李斌 贾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