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管理特点决定了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通过加强对新建高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对已经投入使用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的创新性管理方法,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与合力,充分提升业主和物业管理方消防安全意识、调动其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多种消防宣传工作方法,最终实现从本质上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引言:在现代的城市当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以及一线城市当中,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已经成为了城市当中最重要的风景线。尽管高层建筑的建筑规模并不是非常的大,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提升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却十分关键。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1.1 建筑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
高层建筑中建筑消防设施普遍存在未保持完好有效的情况。有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损坏、管网内无水;有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大量故障点和误报点,联动启动消防设施的功能失效;有的机械排烟系统不能正常开启;有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失效;有的整个消防系统的各个部分甚至均不能正常工作而处于“瘫痪”状态;还有的经擅自装修和改造后,将原有的消防设施随意遮挡、圈占、封闭,使消防设施“形同虚设”。
1.2 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被占用
高层民用建筑都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有的消防车道被居民和业主停靠的车辆所占据而无法满足消防车的通行与转弯,有的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被汽车、隔离桩等占用,或者受架空电线、广告牌等影响,导致举高消防车无法停靠作业,影响救援。
1.3 安全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
高层建筑内的疏散楼梯是最为重要的公共安全疏散通道,但是却被居民和业主视为私人的“储藏间”而大量存放各种可燃杂物,不仅严重阻碍的安全疏散,更是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而使发生火灾的概率显著提高。发生火灾后,本来用于逃生的通道充满有毒烟雾,反而成为夺命的死亡通道。有的居民和业主更是在疏散通道处搭建违章建筑,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
1.4 原建筑使用性质和平面布置被随意改变
有的建筑被随意改变使用性质而增加火灾风险,如有的建筑原使用性质为办公,而某一层被擅自改变为复印店等生产经营性用途,增加了火灾荷载,使得其发生火灾的概率显著提升;有的则是在装修改造过程中,擅自改变原建筑布局而造成消防设施的设计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消防安全条件“先天不足”,如一个标准层被数家单位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空间,造成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做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现有高层建筑基础台账
建议建委、房管局、街道、社区居委会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对辖区现有高层建筑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并建立基础台账,内容包括高层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使用性质、所属街道、所属社区、管理单位、投入使用时间、建筑消防设施及维护保养情况、外墙保温材料使用情况等,此项工作对于开展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关职能部门可以获得上述基础台账以便于今后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的开展。
2.2 开展高层建筑专项联合检查
建议建委、房管局、安监局、街道、消防支队、派出所、综合执法、安全专家等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包干包片,按照前期建立的我区高层建筑基础台账对区内所有高层建筑开展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由联合检查组提出整改要求,并由各职能部门依据自身职责进行执法,督促整改。
2.3 修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
对联合检查中发现的消防设施严重损坏、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的高层建筑要重点督促整改。建议有关部门对因投入使用时间长、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管理混乱而造成消防设施瘫痪且无人负责的高层建筑列为火灾高危建筑,并组织所属街道和居委会对其产权、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天津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对消防设施进行维修。
2.4 加强对高层建筑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
对高层建筑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大管理力度,重点监督检查其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能力,对于设有消防控制室高层建筑,其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满足双人持证上岗的要求。房管局物业科在指导业主委员会选择物业公司时,要把物业公司的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具有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作为一条刚性要求。同时,也要将高层居住建筑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纳入其监督和指导的范围内。
2.5 强化高层居住建筑微型消防站建设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从组织制度、防范措施、基础设施、宣传教育、火灾防范和火灾形势稳定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安全社区的工作标准,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并采取先期开展社区微型消防站试点建设而后推广的方法,在辖区含有高层居住建筑的社区建成微型消防站。
2.6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制作《高层楼宇火灾警示片》等警示宣传材料,由各街道组织每个含有高层居住建筑的社区居委会观看该警示片,并由社区居委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业主也进行观看,提升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社区居委会应发挥好消防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组织业主观看视频、深入业主家中发放消防宣传材料等方式提升全体业主的消防安全素质,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疏散逃生能力。
结束语:从高层建筑体量大、结构复杂和使用人员多、管理困难等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通过实际调研工作,从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消防车道和登高作业场地被占用、安全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原建筑使用性质和平面布置被随意改变、用电用火用气管理不规范、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外墙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等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与合力,充分提升业主和物业管理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多种消防宣传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了做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创新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林.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01)
[2]刘晓虎.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
[3]马作栋.关于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7(01)
论文作者:程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消防设施论文; 业主论文; 消防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