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快餐之谜_时装论文

时尚快餐之谜_时装论文

时装快餐玄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玄机论文,快餐论文,时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徐菱和很多借服装生意做发财梦的人一样,在迪美广场投资“玩票”。因为她相信,服装业是个永恒的主题。

结果这一玩就是10年。在“迪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家服装店生生死死,徐菱经营的“绫艳服饰”却如鱼得水,畅游其间。跟别的服装商相比,徐菱的优势在于,她进行服装设计、生产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因而能够赚取到比别人更加丰厚的利润;促销方面,零点利、折中折、多重送……这些五花八门的商家惯用伎俩,她都能驾轻就熟。

可是,她发现这些价格手段并非永远的灵丹妙药。通常来讲,商家在为商品确定好价格后,会保持其相对稳定,然后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去增加销售量。如果市场不买单,商家才会考虑是否调价。这里的问题是,老板虽然能够决定价格,但却决定不了销售量。“自己的货卖多少出去都做不了主,还赚什么钱?”

徐菱想,是否能把这些观念完全颠倒过来呢——如果老板决定销售量,市场决定价格,那么自己就可以利用价格,控制销售量,想卖多少出去就卖多少出去。这个想法让徐菱异常兴奋。但是,该怎么操作?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

广泛搜索信息,徐菱发现,发达国家已经采用的“最优动态定价法”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她跟前一亮,“何不将其引入自己的生意之中!”

徐菱做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向迪美广场的“绫艳”旗舰店及其分布在主城区各商业地段的8个连锁店,注入西班牙 ZARA的“时装快餐”理念。

一款做工精细、非常时尚的小背心,别的店卖30元,绫艳店只卖25元。这时品牌的吸引力会退居第二,价格成为真正的诱惑。结果,当别的店卖30元都一点不成问题的时候,绫艳店的25元就只能用火爆来形容了。

按照这种定位,“绫艳”在鼓励消费者“像买快餐一样购时装”的同时,也扮演着“价格杀手”的角色。

徐菱并不怕背“价格杀手”的恶名,她有她的“玩价理论”:在充分竞争的行业,迟早都会出现一个价格杀手,尽管服装业的竞争还远没到那种白热化程度,但“与其被动接受价格战,不如自己成为价格战的发动者,这样更容易取得市场主动权。”因为同样时尚、精美的服装,如果绫艳店总是价低一筹,那怎会不吸引人的眼球,受人追捧呢?

“当然,玩低价也要有底蕴,否则你就会血本无归。”徐菱说。

那么,这款小背心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别的店是从广州进的货,成本不过10元。徐菱是自己加工生产的,成本只有5元。

“你看,暴利就这样产生了!”徐菱笑道。

这就使得徐菱的定价更富有弹性。她也可以卖30元的。“但倘若25元已经足以使我顾客盈门了,我就决不会卖30元。”退一步讲,如果行情变了,“我卖10元算是保本,但其他人卖10元就真是血本无归啦!”

绫艳店的服装也不完全是自己的产品。因为“时装快餐”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服饰更新周期很快;二是价格随更新而动。所以,徐菱在香港、韩国和日本都有进货渠道。一般来说,她会每月去这些地方进行一次采购,采购规模据行情而定。对可以通过“短平快”获利的服饰,她就批量购进,现买现卖;对有市场潜力的服饰,则以采样为主,然后回来加工贴牌或成为自家品牌。

徐菱引进了一款韩国吊带衫并将其改制成可以内衣外穿的娃娃衫。刚推出来时,其价格高出普通内衣五六倍,但却受到阳光女孩们的青睐。随后,当迪美广场和市内许多时装店都追风而上时,徐菱却将其价格大幅下降到只略高于普通内衣,顾客仍然趋之若鹜。又过了8个月,这款娃娃衫已经不那么时髦了,徐菱便以成本价出售,其价格仅为普通内衣的50%,结果这种过时服装在绫艳店还是十分畅销。

这就是徐菱玩“时装快餐”的玄机——在价格上“以动制静”。动则通,通则畅。适时调整价格,犹如为市场添加润滑剂,能使畅销、平销、滞销商品都畅通无阻。客观地说,服装业较大的利润空间也为徐菱“玩价”创造了条件。

绫艳旗舰店有200平方米卖场,10名售货员,开支稍大些。但其他8个连锁店,均控制在50平方米、2名售货员以内,只要上柜的货适销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但徐菱不这样看,“如果卖不出去,屁都不是。”在“时装快餐”小试牛刀之后,徐菱把刀锋磨得更快了些,意欲把价格变成手中的销售“控制器”。

这次她瞄准的消费群是城市“月光族”。这部分人没有生活压力和家庭压力,每个月的收入都会吃光、用光。其中至少有1/3的人会为追求靓丽而血拼服装,只要符合潮流和自己的口味,从几十元的低档服装到高达数百元、数千元的中、高档服装,他们都愿意掏钱捧场。

徐菱在“五一”黄金周策动了这次实验。目标是在7天长假中卖出840套新款时装,平均每天销售120套。如果第一天的销售量达不到平均数,则将其差额追加为第二天的销售量,同时减价;不足之额越大,减价幅度越大,反之维持或提高价格。以后每天重复上述程序,直至第七天将840套全部卖出。

这批新款时装每套的成本是70元,按照同类时装的市场定价水平,徐菱选择了218元的预期价。她的如意算盘是:只要在“五一”长假的头3天卖出总量的1/3,成本就收回来了。此后,再将价格随行就市,即使只降不升,但由于没有了成本压力,销售起来就会很轻松。

第一天初始价208元,是按218元的9.5折计算的。当天盘点,只卖了80套,有的店甚至“打白板”,一套没卖。徐菱并不急躁,她把第二天的销售量追加成 160套,价格下调至196元。不过,这天仅卖出110套。

第三天的销售量虽然按规则被加至 170套,徐菱却把价格微调成198元。因为假日经济真正的购买高潮通常是在假期中、后段,所以,她押的宝实际上是5月 3~6日这几天。

果然,第三天绫艳各店的人流量开始增多,当天售出150套。虽然仍没达到销售额度,但前3天的销售总量已经达到了 340套,成本收回!还有500套待售,已然没有成本压力了,怎么卖都是赚。

第四天,徐菱重新确定日销售量,将剩下的500套平均分为每天销售125套。这天的价格则维持第三天的198元不变。由于这批服装的时尚风格,以及长假中期消费者的增加,当天实际成交160套。

这时徐菱已经游刃有余。她预计大量外出旅游的“月光族”们在第五天回家之后,必将用疯狂采购来享受最后的假期,这样绫艳店就将迎来真正的销售高峰日。于是在第5天,她将价格调升至预期的 218元,计划销售200套。出乎意料的是,实际售出了220套。

第六天,维持218元价格不变,却只卖了80套。徐菱注意到消费热潮的回落,及时进行调整。第七天,为了保证剩下的40套能全部卖出,徐菱将售价骤减5折,每套仅售108元。剩下的40套居然造成哄抢。

顺势、灵活定价,徐菱按期售出了 840套时装。市场需求状况和她的定价技巧决定了销售收入,而对“月光族”消费心理的把握,则帮助她烘托出了营销环境。

“或许只有卖到每套218元,才是这批时装最理想的销售收入。”徐菱说。“但我仔细观察了7天长假中每天的客流量变化,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

尽管徐菱如愿以偿地通过动态定价,实现了对时装销售量的控制,然而从总收益来看,并不是最佳值。

如果这840套时装能全部按预期的 218元卖出,其销售收入应该是183120元,毛利率能达到成本价的3.1倍。但采用动态定价后,让价格随销售量上下波动,最后的销售收入比预期少了近8个百分点,毛利率也只有成本价的2.7倍。但徐菱对此并不太在意。她更看重实际的收获:时装的季节性或过时性决定了必须将它们及时卖掉。

收益于动态定价方式,细心的徐菱进行了总结,她发现,这种方式实际适合两方面:一是服务行业,如旅馆房间、旅游度假村、铁路以及大型游览船等,而这些行业也正在尝试使用;二是适合销售市场生命周期短的商品,如蔬菜、时装等,必须及时卖掉。不过最优动态定价法的有效实施,需要解决快速收集数据、计算最优价格和传送信息等三项关键的高新技术。徐菱立刻用电脑开始整理自己10年经营中所保存下来每日销售记录,打算建立新的数据库;同时,她还加快了“换脑”速度,以使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能足以应付估算“最优价格”的需求曲线和条件极值。

徐菱觉得,把小小服装生意做好,也需要大学问。

标签:;  

时尚快餐之谜_时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