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物资源作为我国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保障,必须要强化采矿工程质量,促进采矿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采矿工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工程进度,这些问题甚至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鉴于采矿工程质量对于采矿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分析造成问题的具体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有效的措施,提升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采矿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采矿工程;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1、采矿工程中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被大力消耗,目前仅存的矿产资源安全性较差,数量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矿山安全事故愈发的反感,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采矿工程的发展。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回想不难发现,这些频发的安全事故往往与矿产开采技术落后、人为的疏忽管理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在我国采矿工程中才更应该注重施工技术的更新和加强人为的安全管理。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开采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且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安全防范管理,以便提高我国在采矿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当前采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2.1对采矿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
尽管目前采矿安全的重要性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具体施工操作仍然存在关注度不足的问题,这就解释了这种情况频道出现的原因。目前的逐步减少项目直接关系到具有挑战性的施工环境,高昂的采矿成本,低廉的产品价格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过分关注采矿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并且许多安全风险尚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例如,在煤矿中,煤机配备有气体溢流警报器,但许多生产大量天然气的煤矿并不严格遵守矿山生产的安全规定。在开采煤之前,抽取气体,这限制了过多的煤提取过程:如果气体超过极限,则气体中和警报停用,采煤机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煤炭开采效率。尽管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但许多采煤工人在采煤作业的过程中直接拆除了气体报警器,但这对生产安全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这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2.2采矿技术与设备陈旧
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相对较高,有利于中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采矿技术,如等离子喷砂,自动和远程控制技术,以及生物采矿技术。在一些地区,这些新技术已被用作资金的一部分,以利用其自然地理环境,但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匮乏先进的技术的时期。旧的采矿技术不再能够跟随现代采矿业的发展,阻碍采矿业的发展。它与现有的采矿设备,旧的和反向的矿井,采矿效率低,没有维护人员,甚至许多危险设备继续使用不匹配。未成年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企业可以安全地转移资金,控制资金的使用,并在安全设备上投入不足。设备长时间无法更换,采矿机器的使用存在危险。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他们无法在保护安全方面发挥作用。中国的采矿项目也缺乏高科技的支持,技术较少的人才较少,采矿过程没有充分的导向。
2.3具体施工安全问题
在井巷施工安全方面,这是采矿作业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在工程设计阶段人们对于矿井地下的地质地貌等地质条件并不能全面掌握和熟知,因此设计的结果难免会与实际的采矿作业需要之间产生一些误差,此外再加上采矿作业中对于施工参数的计算有时也会出现出现误差,这些误差的发生都是导致采矿工程事故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巷道施工安全方面,在矿山井下巷道施工方面常见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主要表现为:巷道的拓展没有达到施工要求,或者是没有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合理制定腰线,由于这些技术因素的不达标会造成车场轨道的过于狭窄和安全间隙的过小,因而容易引发工程进一步展开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危害到工程的进度,还会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
3、采矿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强化安全意识
意识决定人的主观动能性,指导人的行为。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能够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矿产工程作业的安全风险较大,一些矿产开采企业为谋取利益而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过度注重开采速度而无视安全设施的建设,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在矿产施工中,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尤其是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最为关键。因为管理人员主导着企业生产及管理机制的建设,若其缺乏安全意识,则其所管员工的安全意识更低,如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比较遵守安全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较为注意,则其所领导的员工也会遵守规则。可见,矿产生产管理者应注重提高自身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学习安全知识,总结事故原因等,利用分析其他矿区事故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来提升自身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更加明确地感受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
3.2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防范胜于处理,尤其是矿产安全工作,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并将其作为生产的头等要事来抓,制定预防工作。针对煤矿生产实际,其安全事故主要有瓦斯、通风及顶板等类型,为此,采矿技术人员应依据现场开采情况,对可能出现事故的情况进行预测且采用相应防护措施,降低大帽顶、火灾及防尘等危害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危害性。这就需要对井下因矿山自身特性导致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同时也需要对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进行预防,优化安全设计,使设备故障降到最低程度,若设备的一部分出现故障或失效,确保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
3.3注重采矿技术的安全施工要点
针对采矿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针对不同的矿区需要采用不同的采矿技术,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需要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对采矿区进行填充,以防止崩塌,并且为后续的采矿作业提供可支撑架构,进而提升矿产资源开采的整体工作效率与实际的经济效益;三是在矿产开采作业中,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考核与抽查,以降低在开采中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
矿产工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但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或人为控制的。为此,需要从矿产开采技术选择、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等方面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制定有效的安全施工机制和监管机制,并严格执行,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应注重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实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其对生产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利用其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来提高施工的效率,进而推动煤矿开采工作的标准化及规范化开展。
参考文献:
[1]邵鹏.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02):28-29.
[2]王志忠.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5):126.
[3]靳海华.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95.
[4]许传邦.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安全[J].低碳世界,2019,9(01):84-85.
论文作者:李再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采矿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矿产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