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论文_李霞

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论文_李霞

李霞

南郑区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 陕西省汉中市 7231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一系列水利改革,不断完善排灌设施,改善灌溉管理和灌溉的支持。配套能力为现代灌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灌溉的快速发展,对实现粮食连续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它还必须指出,由于历史债务,薄弱环节,积累矛盾,灌溉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水资源短缺,整体灌溉用水量不高,以及农业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还不强,仍有灌溉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为此,本文对灌区节水改造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运行管理;建设规划

1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特点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应明确该工程的建设特点。中国的农业面积很大,但相对分散。因此,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规模大,占地面积大,以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农业灌溉受环境、时间、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施工期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缩短工期,灌溉任务才能及时完成。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停工返工,影响工期。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同时操作多台设备,以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2 灌区节水改造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1 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

水资源的粗放和低效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耕作方式等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非常低。面积仅为30% ~ 40%,井灌面积仅为60%,与一些发达国家(高达80%)差别较大。特别是西部地区普遍缺水。西北沙漠气候干燥,西南土层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洪水灌溉方式严重,造成农业用水浪费。

2.2 节水农业发展问题上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

节水农业从技术含量上看,认为高科技节水技术就是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重视,实用性高、效率高的“技术性”技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忽视农艺节水主要体现在把节水农业与农业工程节水等同起来,以节约交通和灌溉废水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包括农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复杂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灌区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

2.3灌区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

灌区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农业节水的标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对于如何进行节水农业技术措施的评价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3 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案例研究

3.1 工程概况

红寺坝水库灌区位于汉中市南郑县北部濂水河中下游盆地丘陵区,灌区辖南郑县12个镇,设施灌溉面积17.27万亩,有效面积16.25万亩,隶属南郑县水利局管理。灌区枢纽红寺坝水库始建于1959年,1960年建成投用,2002年完成除险加固,水库总库容3381万m3,有效库容2065万m3,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渠道及其它配套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基本建成发挥效益,有干、支渠33条,总长319.47km,其中已衬砌158.72km,衬砌率50%。

3.2 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3.2.1经济社会简况

南郑县地处汉中盆地西部,总面积2823km2,其中耕地面积68.62万亩,全县辖22镇,393个行政村,总人口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57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21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南郑县地处亚热带气候边缘地带,属内陆北亚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2℃,多年平均降雨量985mm,多年陆面平均蒸发量490mm。因此,在一般年份易出现夏旱秋涝。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据统计2013年南郑县国民经济总产值183.57亿元,经济增长率为13%,农民人均纯收入8305元。

3.2.2项目区基本现状

红寺坝水库灌区位于南郑县北部,辖南郑县12个镇,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5km,总面积299.9km2,其中耕地面积19.85万亩,设施灌溉面积17.27万亩,有效面积16.25万亩,是一个多水源,多渠首,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的联合灌区。现有中小型水库24座,水塘1751口,抽水站40座,机井386眼;输水干渠5条总长62.63km,支渠28条总长256.84km,斗渠369条总长482.7km;干支渠系建筑物1434座(处)。

3.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灌区工程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当时条件所限,工程设计标准低、群工群筹施工质量差,造成工程先天不足,留下了许多工程隐患。存在的主要问题:(1)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差。作为灌区输水骨干工程的干、支渠,至今仍有50%为土渠,渗漏严重,垮塌、淤堵决口时有发生。(2)衬砌率低、老化失修严重。全灌区输水干、支渠总长319.47km,衬砌158.72km,衬砌率仅为50%,部分渠断砌体老化失修严重。(3)输水损失大、保证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工程病害险情频发,防渗效果差,使灌区供水能力不足、保证率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灌区近来每年都有数万亩农田无水灌溉。

3.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红寺坝水库灌区是汉中市第二大灌区,是南郑县粮油生产基地,是汉中市瓜果、蔬菜等副食产品的重要供给区。近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对灌区田间工程进行了更新改造和配套,累计投资5260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5万亩,使灌区60%以上的田间工程得到改造和配套,田间水利用系数有了较大提高,项目区群众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由于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渠道供水量不足等,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对水的需求,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经济效益徘徊不前。因此,在红寺坝灌区实施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改善灌区输水条件,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是十分必要的。

3.4 灌区现代化建设规划

3.4.1 建设调蓄水水利设施

从总的来水量看,灌区水资源满足其农业、工业以及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但是无调蓄工程,河道来水时空分布不均,春秋两季供需矛盾突出,作物生育期不能适时灌溉,严重影响灌区农业生产效益。新建蓄水工程对灌区现代化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产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作物。

3.4.2 改造灌区骨干工程

灌区骨干工程虽然经过七年9 期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极大改善了引配水工程条件,但是工程渠道战线长,还有近90km的支渠没有改造,影响灌区现代化管理进程,需进一步争取改造资金。

3.4.3 配套田间工程

发展高效节水工程,提高田间工程整体标准,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

3.3.4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

做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减轻工作强度,减少临聘人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新技术优化节水效果,为高效灌溉节水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灌区节水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要重视和运用新技术,为节水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郑睿.灌区节水改造标准体系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王河鸣.湖州市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论文_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