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丽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求是适应居住功能所需和环境舒适。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某住宅小区采取的植物造景与硬质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进行研究,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景观设计;居住小区;设计手法
前言
景观设计作为住宅小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功能及整体小区的和谐美观。由此可见,景观设计是由多项工程相互配合、协调的综合设计工作,正确应用好各种景观元素及手法,是景观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手法进行研究。
一、小区总体设计
(一)小区概况
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中地上部分为121140平方米,地下部分为22043平 方 米,周边相邻居住小区,还有一个风景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很优越。
(二)设计目标
结合城市特色及周边青山绿水的绝佳景观,综合考虑项目定位、区域位置、拟开发用地现状等方面因素,在规划设计中尽可能运用密林、绿地、草坡、水等自然景观元素,创造一个品质尊贵的优良的生态型居住社区。
(三)设计原则
1.文化性原则
从“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传统文化理念出发,突出居住社区的文化特色,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氛围。地块周边具有良好的景观资源,项目建设不是简单地在土地上浇筑混凝土,而是对城市长久以来形成的人文、历史、环境进行总结和反映。
2.合理性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和层次,完善交通、水电等配套的公共设施,提供便捷的合理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满足人的住食行游等活动需求。利用景观资源,突出景观的营造。在规划布局上,注重创建新型居住空间环境,实现住宅日照、朝向、通风、声场、景观的“均好性”。
二、规划设计
(一)功能结构
功能结构包括以下三方面。一轴串核心———地块的中央为景观中心轴,串联了中央核心景观,形成地块的核心骨架。住宅建筑围绕区块的中心形成中央景观区,使内部所有住宅都有均好性景观。
双环景观———设外环和内核二个景观主题。外环:北边临菱湖南路商住沿街展开,住宅利用良好的湖景打开视野,商业作为良好的屏障,将社区内部与外部城市道路形成动静有别的二重境界;西边面向城市交叉口处,南边的商业、办公、幼儿园以优雅端庄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内核:中央住宅楼围绕中央核心景观布置,错落有致,每套住宅都有上佳的景观视线。中央内核为大片的绿地、密林,形成自然生态的小区主要景观。
三入口———地块沿南侧吉祥街设小区主出入口,北侧沿菱湖南路设小区的次入口兼消防通道,西侧设连接宜城路的辅助出入口。
(二)道路交通
小区的消防环形道路自南端、北端和西端侧进入,在地块内侧形成环形道路,避免对中央区块住宅的干扰。支路环绕中心高层住宅,密林、草坡、步道营造丰富多变、移步易景、回归自然的韵味。
三、景观设计
(一)设计目的
景观设计要达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在小区中心营造出整体性中央大花园;第二,沿中轴线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序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设计手法
景观空间处理手法:强调景观轴线上的空间围合感,通过特征各不相同的景观空间的组织,使整个小区环境优雅、空间富有层次。
具体景观设计手法是把小区中间4幢楼的入户道路进行曲折、园林化,并使之和中央南北景观轴线上景观设计融为一体,这样,不仅可以使原本局限于4幢楼中间的中心绿地通过轴线的延伸和小区其他部分的景观融为一体,使小区整体景观一体化,扩大中央大花园的面积,而且可以使小区南北主轴线上变化丰富的景观、空间设计和小区其他位置的景观一起形成主次分明、大小对比鲜明、特征明显的空间体系,从而大大丰富中央花园的景观内涵。对小区消防通道的处理也是营造整体性中央大花园的关键所在。在设计中,入户道路结合消防通道一同设计。入户通道宽2.5米,侧边再用生态植草板铺1.5米宽的草皮。这样,不仅满足了4米宽消防通道的要求,而且使整个道路看上去更美观,更生态化。
(二)主景
沿入口主轴,在道路中心设置主题喷泉。圆形喷泉水池直径约7米,中间设置一欧式风格的喷水雕塑,充当南北向及东西向道路的对景。小区中心位置设置大面积绿地,沿轴线设置一座欧式风格的圆形凉亭;绿地周边布置木平台、太阳伞、躺椅等设施,方便人们使用;同时采用0.6米高的矮墙围护起来,然后通过绿化强化同其他空间的隔离效果。
南入口宽度有30多米,除去两侧车行道,中间还有10多米的绿化带。为了增加主入口的围合感,在靠近9# 楼处设置一条约12米长、3米多高的欧式风格 LOGO景墙。景墙采用花岗岩贴面,整体形象端庄、隆重,能很好地衬托出小区的整体气质。
(三)绿化景观
密布于中心花园的乔木为绿坡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生态休憩空间,使中心花园的景观更为饱满、厚重,从而使坡地、树共同构成中心花园的景观核心,并形成一个互动互融的完整体系,为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一个气象万千的生态环境提供无限可能。为了营造绿树成荫的小区环境,还特地在重点部位配置了胸径大于50cm的大树。
1.密林景观:考虑地块的私密性,营造建筑与树木相映成趣的意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绿地中心点缀台阶式花园、儿童游戏场、老年活动场地,或小品、户外家俱。居住楼群合围形成庭院,以草坪、不同层次花坛、高大乔木、花架、柱廊等将绿化组合成梯形空间景观,以达到安静、层层渗透的绿化空间效果。入口处的入口区道路两侧栽种高大挺拔的成年树。
(四)小 品
在园区的道路两侧、组团中心、树林中设置硬质铺地、座椅等小品。
1.在中心庭院的西侧设置一个花架,花架对面是个树形漂亮的孤赏树,树下为块石散置铺装,方便人们在此停留休息;花架背面是一封闭感十足的平坦草地,草地边缘放置摇椅、健身设施等器具,供人们休闲使用。中心庭院东侧,设置一条曲折的小径,随地形起伏,蜿蜒前行。小径穿过一片由7棵大型香樟树为骨干组成的香樟林,在这里小径结合地形和大树种植变化更加自由,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宽处可设座凳和健身设施,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成为一处优美安静的休息场所。
2.中心泳池北面是两个圆形的花境和草坪。两者通过环状的道路连接,中间还利用地形高差设置了矮墙、花钵以及雕塑等元素,该处空间与中心庭院相比,尺度比较小、围合感较强,从而能与后者一起丰富小区空间的层次感。圆形草坪后,通过台阶到达小区次入口,次入口和车行道交汇处,通过地面铺装为整个轴线做了一个收尾。同时这个圆形铺装亦可丰富次入口的景观特征。
3.景观架空层的设计以美观和实用为原则,架空层首先应满足人们休憩、交流、健身的需求。设计方案中,在架空层内设置了休闲桌凳和健身锻炼设施,这样,人们即使在阴雨天也能够在此处进行休闲交流和健身活动。地面铺装以圆形为构图手法,打破直线条带来的呆板感;同时,在视觉效果比较重要的墙体上贴上艺术面砖,搭配花钵、壁画等装饰品,丰富架空层空间的视觉感受。
(五)灯光
入口区域是住户进入园区的必经之路,规划有小区配套服务建筑、水域等,适宜采用亮度较高的暖色系灯光,营造典雅、柔美的感觉。组团内的道路两侧、树林等处设亮度稍低的灯光,适宜采用折射灯光,营造出温馨、浪漫的居家氛围。
四、结束语
本小区在景观设计运用植物造景和硬质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主入口以硬质景观为主,显得热烈、庄重,其他部位以植物造景为主,显得自然、朴素。这两种手法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中央大花园的范围与内涵。设计中还十分重视大树的利用,在重要的景观观赏面、道路终端对景处等地方点植或对植孤赏大树,以提升景观的观赏价值。小区丰富多样的环境景观与菱湖公园、莲湖公园风景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自然景观整体,让小区的居民出门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笔者认为,现代居住小区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并将美学与使用功能相融合,才能为小区居民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居宜游的现代化生态型居住社区。
论文作者:刘光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景观论文; 小区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手法论文; 中央论文; 道路论文; 中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