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返流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接受鼻饲患者9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留置胃管、间歇重力滴注营养液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返流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在鼻饲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返流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鼻饲返流;护理干预
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常会由于昏迷无法有效的对呼吸道进行清理,因此需要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1]。但是气管切开的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靠鼻饲营养液了提供营养支持,但是在鼻饲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鼻饲方法不合理、护理措施不正确而引起食物返流、误吸,进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窒息,因此在鼻饲期间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返流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接受鼻饲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接受鼻饲患者,选择其中的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49例,对照组中包括有男34例,女15例,年龄23-66岁,平均(43.2±11.6)岁,观察组患者中包括有男35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44.1±1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病例纳入标准[4]:① 患者均为头部外伤经临床头颅CT检查以及临床诊断为重度的颅脑损伤,在入院后接受手术治疗。② 入院时或者是术后昏迷,GCS评分不超过8分,无法自行进食。③ 行气管切开。病例排除标准[4]:① 在观察期2周之内死亡的患者;② 在入院后或者是手术后GCS评分迅速上升,意识恢复清醒的患者;③ 存在胃肠道疾病史者;④ 患者肝脾破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⑤ 频繁发生呃逆后组织神经损伤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接受鼻饲患者9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留置胃管、间歇重力滴注营养液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并间歇滴入营养液。在营养液带上链接输液器,将滤器剪去,与胃管链接后采取输液的方式进行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增加胃管插入的深度,将床头抬高30-45℃,经输液泵滴注营养液,在气管切口气囊的适时进行充气,护理干预前,对全体内科护士展开培训,增强其对上述护理干预措施的掌握。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鼻饲期间食物返流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返流指标为:鼻饲期间有营养液从口腔、鼻腔、气管导管处溢出。在鼻饲期间对口鼻腔、气管导管内分泌物以及痰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的变化进行重点观察,譬如说痰液突然增多,颜色、成分与鼻饲液一致时便可确诊为返流。
1.4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 ±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视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返流发生情况比较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返流者2例,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返流者5例,发生率为10.20%。显然观察组患者返流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中鼻饲期间发生应激性溃疡者2例,发生率为4.08%,发生腹泻者2例,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者鼻饲期间发生应激性溃疡者7例,发生率为14.29%,发生腹泻者6例,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减少(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鼻饲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统计
组别 例数返流 应激性溃疡 腹泻
观察组49 2(4.08) 2(4.08) 2(4.08)
对照组49 5(10.20)7(14.29)6(12.24)
Χ2-5.9865.6745.213
P-0.01030.01080.115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因颅内压的增高因此很容易出现呕吐等胃肠道正常,并且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若是无法及时有效对呕吐物进行清理,则很容易造成误吸,并且容易并发肺部感染,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影响[5-6]。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返流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接受鼻饲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返流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7-8]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在鼻饲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返流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鼻饲的过程中,传统胃管置入的深度在45-55cm之间,胃管的前端仅能够到达胃的贲门部位或者是胃体部位,会有1-2个胃管侧孔在贲门外的食管内。因此很容易造成返流的发生。本次研究中采取德国生产的夏尔凯经鼻喂养管,最后的侧孔位置在胃管顶部的10cm处。因此可以有效减少食物返流的发生[9]。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鼻饲采取重力滴注的方法,也就是采取一次性的输液器进行滴注,但是由于营养液相对粘稠,速度快慢不一,在滴注速度快是,空肠营养会出现误吸和返流。观察组患者接受输液泵进行营养液的滴注,保持滴注速度恒定,进入胃内的营养液随着胃肠蠕动均匀流入道小肠内,从而避免了胃潴留的发生,降低返流发生率。
除此之外,曾有学者指出鼻饲时体位的选择也会对返流的发生产生影响。本次研究中鼻饲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平卧位,该体位可有效避免痰液在肺底部聚积,引起坠积性肺炎,并且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应避免高卧位引起的剪切力摩擦力,可有效避免压处皮肤的破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卧位会引起腹腔内脏器上移,对胃部挤压而引起食物返流。观察组患者鼻饲过程中将患者床头抬高30°-4°,在鼻饲结束后1小时恢复平卧,以此来避免返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丽玲.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鼻饲饮食并发症 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1(09):147.
[2] 陈桂平,陈雅南.综合性气道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15(15):320.
[3] 许卉.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7(18):1178-1179.
[4] 张艳杰,余震,潘景业,等.危重症病人两种营养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1(04):214-216.
[5] 谢美婵,谢配云.鼻空肠管喂养对机械通气病人预防食物反流及营养支持的评价[J].全科护理,2013,17(22):932-935.
[6] 童丽灵,王曙红,王伟,等.鼻饲管置入深度及鼻饲时患者体位与食物反流及并发症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8(18):325-327.
[7] 王利芳,王君.预防气管切开患者食物反流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3,17(12):562-564.
[8] 宁美娟,徐长秀.颅脑损伤患者食物反流的观察和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7(35):1109-1112.
[9] 张爱华,吴海峰,李萍.人工气道高容低压型气囊管理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2(17):578-579.
论文作者:马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气管论文; 发生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