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传统的企业政工工作也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打破旧思想和传统工作模式的限制,开展对政工工作的创新。对此本文就政工工作的创新展开相应的深入分析,并提出创新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政工;创新
政工工作指政治思想工作,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指企业中组织和开展相关政治实践的人员。为确保企业实现其长远发展和整体水平,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并相应党的号召,企业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有序的开展政工工作。所以,企业应深入实际分析政工工作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开展企业政工工作建设中,就其创新的方向和模式提出新的规划。
一、政工工作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至新的发展层面,而现代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和相关政策则是在深化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背景下的开展的工作,应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创新。同时,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以在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及生活内容极大丰富化的社会中,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变革。经过变革后的企业政工工作,其整体水平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工作创新意识,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为企业的持续性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开展积极的企业政工工作,也体现了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渗透落实,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由以上分析可得,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是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二、政工工作的现状
(1)缺少对自身的认识
企业对于政工工作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对政工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原有的政工工作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状况,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对其的重视不够,把政工工作当作是可有可无的,对管理不闻不问,缺乏对政工工作的创新意识,缺乏市场需求的规模性和整体性,从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只有对自己有充足、全面的认识,才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科学的计划。
(2)对政工工作不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工工作的地位逐步下降,政工工作日渐衰退,甚至被国有企业边缘化,从而导致政工工作的投入也渐渐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原有的政工工作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变化。
(3)政工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对于政工工作的不重视,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导致政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政工人员多是没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临时人员,政工干部的受教育水平低,工作专业技能差,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陈旧,工作模式也比较传统,没有创新意识。专业性和实效性的缺乏使得企业的政工工作得不到长期稳定的发展。政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导致企业后期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导致政工工作的开展难度大,不能解决职工的困难,缺少群众的参与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政工队伍缺乏稳定性
政工工作人员也有很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但是由于政工工作得不到认可和重视,并遭受大规模的缩减,这些专业人才选择了转岗或换岗。政工部门越来越失去吸引力,其他岗位的职工也不想转入政工部门。留下的那些政工工作干部也不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不愿将主要精力放在政工工作上。这种情况的发生,导致政工队伍极其不稳定,政工干部后继无人。最后能留在政工部门的都是一些老员工,出现了“老龄化”问题,这些老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强,对未来国有企业的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
三、开展政工工作的创新对策
(1)进行工作思路的创新,不断拓展思路开展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时,应对企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不断进行创新,并加强内部教育改革的力度,及时清除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内容和思想,对员工的思想进行有效的启发,实现思想方面的解放。接下来将创新工作深入到企业中的各个岗位,把握因材施教的工作原则,充分的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环境,以不同岗位、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文化层次的员工为对象,针对性的对政工工作进行创新,不断丰富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的内容,及时补充政工工作的不足,深化其内涵。最后,在企业中建立有效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并借助建立的平台实施启发式教育,加入生活案例导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应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思想,倾听基层员工的想法,解决其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困难,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政治思想水平。
(2)开展企业政工工作机制的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应明确政工工作管理的对象,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和环境,制定一套能够充分满足开展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划,对政工工作目标和职责进行明确,进而为开展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对政工工作管理机制应进行持续性的创新,除了在物质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外,也应考虑到员工的精神需要,帮助员工建立合理的价值观体系,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提高。
(3)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正确引领企业价值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严峻化,为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应在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率的指挥体系,对组织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确保信息交流沟通的通畅性和较高的执行力。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从员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方面考虑,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可以增加一些增进员工情感的活动,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和看待家庭与工作之间平衡关系。同时加大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注重企业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建设,在企业整体上下形成良好的团结互助、相互信任的气氛。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团队凝聚力、企业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工作,还应注重企业品牌创新意识方面的创新工作,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和政工工作中,应坚持以人文本的工作原则,在企业中增强凝聚力,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在新形式下实现政工工作的创新,应转变思想观念意识,明确企业发展与政工工作的切入点,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进而实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毅. 试析“以人为本”理念的企业政工工作创新[J]. 电子制作,2014,20:296-297.
[2]白铁辉. 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创新[J]. 东方企业文化,2014,05:60
论文作者:王海静,李妍,陈晓,闫莉,王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政工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思想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