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黑龙江蒙古族历史及语言特点论文_开花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黑龙江蒙古族现主要聚居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这些蒙古族除了是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部落的后裔,还有喀喇沁、土默特等旗蒙古人。他们经历了迁移、战乱,垦荒,与其他部落蒙古人和汉人接触愈来愈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又因长期的蒙汉杂居,使其蒙古语口语受到影响而有所变化。

关键词:黑龙江蒙古族 杜尔伯特 肇源

现居住在黑龙江省辖区内的蒙古族除了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部落的后裔外,还有喀喇沁、土默特等旗蒙古人。其中,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部在较早期就在黑龙江一带休养生息。喀喇沁、土默特等旗蒙古人是后期因屯垦、战乱等原因迁入此地。此文将主要根据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的历史,描述黑龙江蒙古族搬迁史及语言特点。

事实上,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部很早的时候有各自的游牧地,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进程中,加入到了哈布图哈萨尔的科尔沁部,其语言也反映了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的特点。现在他们主要聚居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其使用语言属蒙古语内蒙古方言科尔沁土语。根据2010年的调查研究,这些地区的蒙古语口语保持科尔沁土语的基本特点外,受到喀喇沁土语和汉语的影响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了变化。

一、黑龙江蒙古族历史沿革

杜尔伯特是蒙古语数词“四”的复数形式的音译。杜尔伯特属蒙古尼鲁温部落。杜尔伯特之名,来自于蒙古高原的一个古代蒙古姓氏的称呼,后来成为这个蒙古部落的名称。公元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最早记载了“杜尔伯特”姓氏,大多写成“朵儿边”。据《蒙古秘史》、《元史》等文献资料记载,约公元10世纪,成吉思汗的十一祖朵奔篾儿干的哥哥都蛙锁豁儿的四个儿子在其父亲去世后,抛弃了叔叔,从斡难河东迁,回到呼伦贝尔,成为朵儿边氏。之后,他们逐渐向东南迁移,渡过嫩江,游牧于嫩江和通肯之间,这个地区也因此得名“杜尔伯特”。1547年,哈萨尔第十四世孙科尔沁部酋长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部从呼伦贝尔沿洮儿河、绰儿河向东迁徙,游牧于嫩江流域。其孙爱纳嘎在嫩江中游东畔游牧,续用了当地原杜尔伯特之名称。1624年,杜尔伯特部归顺后金。1648年清朝对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杜尔伯特部被改为杜尔伯特旗,隶属哲里木盟。1912年杜尔伯特旗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27年设置泰康设治局,1933年将泰康设治局改为泰康县,实行旗县分治。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杜尔伯特旗,设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现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胡吉吐莫镇、敖林西伯乡、巴彦查干乡。1992年划归大庆市领导。

郭尔罗斯是蒙古语“河”的音译。郭尔罗斯属蒙古迭尔列勤部落。公元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最早记载了“豁罗剌思”姓氏,就是现在的郭尔罗斯。但是,这个氏族的出现,却远远早于这个年代。1202年成吉思汗派遣哈萨尔征郭尔罗斯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时,郭尔罗斯部成为哈布图哈萨尔的属民,构成科尔沁万户的一支。1547年,奎蒙克塔斯哈喇孙乌巴什游牧于嫩江下游河畔地区,延用了古老的郭尔罗斯部的部落名号。1624年郭尔罗斯部偕科尔沁台吉奥巴与后金和好,并率部归顺后金。1648年设立郭尔罗斯前后两旗,在清代前后二旗均属哲里木盟。1906年设肇州厅,治所设在今肇源城,实行蒙汉分治。1912年郭尔罗斯后旗脱离哲里木盟归黑龙江省,民国继续实行蒙汉分治。1934结束蒙汉分治。1935年郭尔罗斯后旗实行旗制,仍用郭尔罗斯后旗名称,隶属滨江省。1945年郭尔罗斯后旗隶属嫩江省。1949年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1956年,撤销了郭尔罗斯后旗建制,改设肇源县。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分别建立了义顺蒙古族乡、浩德蒙古族乡、超等蒙古族乡等3个蒙古族乡。1980年后又建立了13个蒙古族村。1992年划大庆市管辖。

泰来蒙古与扎赉特部同源,均在绰儿河、呼尔达河流域游牧。扎赉特是蒙古语,“扎赉”为洼地之意,为古代蒙古族部落的名称。奎蒙克塔斯哈喇孙阿敏沿嫩江中游西岸绰儿河流域驻牧,称扎赉特部。阿敏之子蒙衮,于1624年随科尔沁台吉奥巴降后金。1648年改扎赉特部为扎赉特旗。1917年在扎赉特旗境内建立了泰来县,实行旗县分治,蒙民按其居住地域,分别归属扎赉特旗和泰来县。泰来县的蒙古人与外旗迁来的土默特、喀喇沁等旗蒙古人混居,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泰来蒙古。清末实行蒙地开放,移民招垦。1913年建立泰来设治局,1917年升为泰来县,实行县旗分治。后将扎赉特旗划归内蒙古,泰来县有黑龙江省管辖。后来由于蒙地开发,从喀喇沁、土默特等旗迁来很多蒙古人从事农耕业,他们与泰来蒙古杂居共处,年久后也成为泰来蒙古的成员。所以泰来蒙古部是多个部落蒙古人的集合体。1986年成立了好新、宁姜蒙古族乡。1990年又成立了胜利蒙古族乡、江桥蒙古族镇。

综上所述,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部虽然不同源,但同时被科尔沁部收服。1648年建立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与1636年建立的科尔沁部右翼前旗、右翼中旗、右翼后旗、左翼前旗、左翼中旗、左翼后旗构成嫩科尔沁十旗,隶属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一旗以近吉林,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三旗以近黑龙江,各由省将军专奏。

二、清朝垦荒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开垦始于屯垦和私垦,终于官垦。科尔沁各旗在地理上接近奉天,私垦开始早、发展快、规模大,私垦招来的民人已达到非设立专门行政区域不能治的地步。经过屯垦、私垦和官垦,杜尔伯特、肇源县、泰来县的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大量移民涌向了蒙古族地区。外旗蒙民和汉民越聚越多,慢慢形成了蒙汉杂居的状态。在历史上,清廷曾明令禁止蒙古人学习汉语言文字,起汉名,与汉族通婚。但到清朝咸丰年间,蒙古族已经打破清朝的禁令,开始起汉名、学汉字。其背后的推动力,就是蒙古族的开垦和移民。

十七世纪中叶,清王朝为了迁民定边,实行开禁政策,允许移民迁至郭尔罗斯后旗(包括今肇源、肇州、肇东)开荒种地。这些移民主要来自热河省[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的省份之一]。喀喇沁三旗、翁牛特二旗、敖汗三旗及土默特二旗,也有从哲里木盟各旗及郭尔罗斯前旗迁来的。从此,蒙汉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接触日益频繁,蒙古人开始学习汉语言文字。

1686年杜尔伯特境内他拉哈、多耐、时雨三个驿站迁入汉族站丁,1904年“盟旗地开放”后大量汉人涌入,其他少数民族也随之迁入,逐渐形成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的局面。之后,虽然没有大范围的迁移,但也有小范围的人口流动。1796—1820年间,土默特左右两旗部分蒙古人迁入杜尔伯特。1891年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喀喇沁旗部分蒙古人迁入杜尔伯特。1904年敖汉、翁牛特、扎鲁特等旗蒙古人也相继迁入垦荒。此外,外旗蒙古人也因战乱、垦荒等原因陆续迁入了杜尔伯特。

1902年扎赉特旗蒙地开放,招民垦荒,共招垦5次。这是扎赉特蒙古人接触农业的开始。1796—1820年间,土默特、喀喇沁部的一批蒙古人来到泰来县。特别是从卓索图盟一带迁来的土默特、喀喇沁人,与汉人一样也都加入到了垦荒行列中。现在的泰来蒙古,基本上都是这些外旗蒙古人,真正的本旗蒙古人变得很少。

三、语言特点

综上所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境内外旗蒙民和汉民越聚越多,慢慢形成了蒙汉杂居的状态,至此产生了语言接触,包括科尔沁土语与喀喇沁土语、蒙古语与汉语的接触。虽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属蒙古语科尔沁土语区,但事实上,有与喀喇沁土语区蒙古人杂居的情况,而且当地蒙古人受到的是蒙汉双语教育,大多蒙古族既会说蒙古语又会讲汉语。其结果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的蒙古语口语的语音、词汇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是词汇的借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的蒙古语口语借用了很多汉语词汇。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的蒙古语口语属蒙古语科尔沁土语区。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的蒙古语口语拥有科尔沁土语的基本特点外,还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特征。如:科尔沁土语的共性特征是蒙古语标准音或蒙古语其他方言土语中的t∫音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的的口语中读∫音。蒙古语标准音或蒙古语其他方言土语中的s音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的口语中读t音。

黑龙江蒙古族现主要聚居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这些蒙古族除了是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部落的后裔,还有喀喇沁、土默特等旗蒙古人。他们经历了迁移、战乱,垦荒,与其他部落蒙古人和汉人接触愈来愈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又因长期的蒙汉杂居,民族间的交流越发频繁,使其蒙古语口语受到了其他蒙古语方言土语或汉语的影响,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了一些变化。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宝玉柱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民族出版社,2003年。

[2]波.少布 主编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词典.民族出版社,2006年。

[3]李福民 主编 大庆市蒙古族史话.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

[4]百万胜 主编 《肇源蒙古族》.黑龙江省肇源县蒙古族联谊会,2008年。

[5]洪英华 主编 黑龙江蒙古部落史.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

[6]洪英华 主编 黑龙江蒙古族.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

论文作者:开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简论黑龙江蒙古族历史及语言特点论文_开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