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 江苏南京 210042
摘要:目的 探讨体检中心的护理风险因素,研究护理防范措施的构建与实践。方法 选取在本体检中心出现护理风险和潜在纠纷的体检者72例,归纳总结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观察防范效果,总结护理风险防范对策。结果 在体检护理过程中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体检者自身因素,采取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体检人员对体检中心的满意率达95%以上,效果显著。结论 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管理、有效防范,可有助提升护理质量,增强体检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体检中心;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定期到体检中心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患病因素,以便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疾病恶化[1]。体检中心人流量较大,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场所之一,也是易发生护理风险的地方。因此,科学分析这些护理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时发生护理风险与潜在纠纷的人员7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1.6±5.3)岁。
1.2 方法
调取72例体检者资料,总结归纳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处理措施及处理结果,统计体检者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1.3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社会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体检者自身因素。
1.3.1 社会因素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自《侵权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体检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也有部分人利用该条例争取不正当权益,故意引起纠纷以获得经济赔偿。
1.3.2 管理因素
对新入职的员工未及时开展专业知识讲解和实际工作能力考核,对《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少;未针对各种媒体披露的关于医疗纠纷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等都是体检中心关于护理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3.3 护理人员因素
①人员结构:与高年资员工相比,低资历员工的经验、阅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经验均较差,易因技术欠佳或沟通技巧弱引起体检人员不满;少数员工可能依体检人员的社会地位而区别对待,以至体检者未能享受到相应级别的护理待遇,护理质量大打折扣,引起医护矛盾,诱发护理风险[2]。②技术水平: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对各种医疗器械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不一,例如对心电图、肺功能等操作不熟练、一次静脉采血失败等,给体检者留下不专业的印象,降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沟通: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时对体检者没有做到耐心解释,动作粗鲁,会使受检者出现惧怕心理,引起护理风险;一次静脉采血失败不及时道歉,用不耐烦、不恰当的语气为自身辩解也会造成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
1.3.4 体检者自身因素
一般体检者在体检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对体检的了解程度与体检者焦虑程度呈正相关,过度焦虑的敏感情绪也会导致患者易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此外,体检者在体检时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服务存在较高期望值,若工作人员未能给予耐心细致的知识讲解和更贴心的服务,则易引起体检者的不满,增加护理风险。
1.4 防范措施分析
1.4.1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体检中心管理要贯彻落实“以体检者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要时常开展专业技术、专业操作考核,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参加,使其更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提高静脉采血准确率[4]。
1.4.2护理行为规范管理
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工作完成优秀者予以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由高年资员工带教,争取早日适应和熟悉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有效避免因交接不清导致的急救物品、器材补充不及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体检人员的表扬或投诉及时回应,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弄错人、抽错血、丢报告等现象。
1.4.3 促进医患和谐沟通
在体检时要及时询问体检者的想法,注意体检者的情绪,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对体检者的疑惑要及时尽心耐心细致的解答;尊重体检者的隐私权和病情知情权;体检后对结果有疑问的体检患者耐心解毒报告,提醒阳性体征者及时就医;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使护理工作标准、规范,才能让体检者真正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细致、贴心,降低护理风险。
2 结果
经过针对性护理风险处理后,体检者对我中心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95.83%(69/72),有效地解决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潜在纠纷与突发事件,遏制了事态的恶性发展,促进体检中心的健康和谐。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体检中心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分类归纳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健全护理风险监督管理、加强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专业的沟通技巧、操作技巧培训、严格执行正确的体检流程等,对产生护理风险与潜在纠纷的体检人员对事件处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72例体检者中有69例对护理风险处理结果满意,综合满意度为95.83%,可见积极防范、处理护理风险的效果显著。
总之,体检中心护理风险防范的工作繁复而艰巨,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落实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进体检者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大力促进了体检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玉姣.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98-2598.
[2] 黄圣慧.体检中心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205-207.
[3] 闵庆红,王红.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2):174-175.
[4] 秦晓裕.护理风险管理在健康体检护理服务中实施效果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16-117.
论文作者:江舒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风险论文; 因素论文; 体检中心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人员论文; 满意度论文; 员工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