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摘要: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壮大,使得城市的水系景观大面积减少,严重影响到城市的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城市现代景观空间的建设的主流趋势是发展城市的河道景观。所以,本文简单分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关键字: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与水资源密切相关水还可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用于人们观赏。但是,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的公共区域减少、景观缺乏,对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因此,加强对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推动城市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1.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1 生态优先的原则
我国河道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河道变得曲折蜿蜒。河道在设计规划时,要根据生态优化的原则,曲折的河道发挥了减慢水速、防洪抗灾的作用。如有福建“母亲河”之称的建宁某河道,内含多种生物,用于设计生物景观。该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如图所示:
1.2 地方性和文化性的原则
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河道景观在设计时要结合地方的特色和文化。一个地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经历长期的进化而稳定存在。在设计河道景观时,要深入了解地方特色和文化,注意保护本地的历史遗址及建筑风格,在提升河道景观的同时,展现城市的人文魅力。
1.3 以人为本的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河道景观时,不能将其视为城市的形象标识,需从人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创造一个适合居民或游人亲近自然的舒适环境。
1.4 安全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必须保证安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河道的排洪、防洪设计以防河道对周围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其二,游人近水、观景时的安全;对于陡坡等特殊地段可采取安置防护栏、减缓坡度等措施。
1.5 最小干预原则
河道景观的最小干预原则是指改造或修复河道时必须结合河道现场的具体条件,且考虑河道设计的可操作性以及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2.1 河道驳岸景观的营建方法
2.1.1 驳岸的虚实处理
在设计河道驳岸的景观时,必须考虑虚景和实景2个方面,其中虚景是在比较平静的水流驳岸周边种植各式各样的植物,且结合植物的季节变化做相应的搭配,以便于丰富河道驳岸边植物景观,或者使得这些景观虚实结合,对比明显;实景是借助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的建设,营造有尺度感、功能性的空间形态景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注重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2.1.2 驳岸景观的空间形式
与广场、游园等空间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同,河道景观的空间特点是窄长。所以,设计河道的空间形式时要兼顾统一和变化。结合河道的地势变化,协调私密空间和开敞空间;绿地、观光道路的设计和其驳岸材质相统一。
2.2 河道道路景观设计
河道道路景观的设计需秉承自然的理念。与其他道路不同,河道景观的道路主要是用于游客休闲散步,因而,需要将休闲道路和交通运输道路区别开来;河道休闲道路设计可与游园、绿地相结合,贯穿于驳岸、近水栈道等,形成变化多样的休闲景观空间。
2.3 河道植被景观设计
河道的植被景观设计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城市河道景观规划中极其重要,其中植被的大小、形状是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因而,河道景观规划时,植被占绿色空间的比例以及植被之间的距离都需高度重视。
舒适的环境不仅可以优化城市形象,还能够缓解人们的身心。所以,规划植被景观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天气因素,炎热夏季的绿色空间内需要建设休闲小亭;或者季节因素,确保花草植被一年都有;或者地域因素,南方地区的乔木和灌木结合草坪、植物的形状等设计;此外,在结合本地植物的特色,适当引进外来植物,使植物呈多样化形式。
2.4 河道文化景观设计
新时期条件下,河道景观的功能不单单是排涝作用,还用于人们休闲放松。在规划设计河道景观的趋势下,特色是逐渐成为河道景观追求的重要一点,其中文化韵味在河道景观特色内占重要地位,所以,人们日益关注河道景观怎样体现文化韵味。与主题公园不同,河道景观的文化体现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努力挖掘河道景观的文化韵味、历史传承、寻找文化源头,如文化遗址、河道码头、典故传说等。
2.5 河道设施景观设计
基础设施也是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一部分,如道路桥梁、路灯、亭子、标志建筑、电话亭、垃圾桶等,可以将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功能在城市景观设计内体现出来。如,桥梁既可以用于交通运输,又可以成为人们欣赏风景的工具,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物。因此,河道景观设计时,除了考虑各种景观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有许多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如生态优先原则、文化原则、最小干预原则、以人为主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在具体的设计时要结合本地的气候、地域条件、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河道地形等因素,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河道景观满足人们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士杰.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0):212.
[2]贺喜源.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J].居舍,2017(33):87-88.
[3]李洋.关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江西建材,2017(10):38+40.
论文作者:李瑞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河道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驳岸论文; 原则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植被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