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与效用:全国教师对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热门评价_高考论文

定位与效用:全国教师对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热门评价_高考论文

导向与效用:全国教师热评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用论文,热评论文,导向论文,教师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的回顾与展望

○孙双武

一、对2000~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定量分析

1.从七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不含上海、江苏高考文科综合题及广东大综合试题)的知识板块分布来看,历史学科试题总赋分共1948分。其中中国古代史共赋分545分,约占总赋分的27.98%;中国近现代史共赋分697分,约占总赋分的35.78%;世界近现代史共赋分706分,约占总赋分的36.24%。

2.从近三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不含上海、江苏高考文科综合题及广东大综合试题)的政治、经济、文化史分布情况来看,历史学科试题总赋分1506分。其中政治史共赋分814分,约占总赋分的54.05%;经济史共赋分360分,约占总赋分的23.90%;文化史共赋分332分,约占总赋分的22.05%。

3.从近三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查的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来看,历史学科试题总赋分1506分。其中识记层面共赋分348分,约占总赋分的23.11%;理解层面共赋分545分,约占总赋分的36.12%;应用层面共赋分613分,约占总赋分的40.70%。

4.从七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三个历史板块的赋分极值来看,总赋分最多的是世界近现代史。赋分最多的一年是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共赋分58分;赋分最少的一年是2006年的全国卷Ⅰ和北京卷,均赋分30分。总赋分处于第二位的是中国近现代史。赋分最多的一年是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共赋分50分;赋分最少的一年是2005年全国卷Ⅱ和2006年的重庆卷、天津卷,均赋分28分。总赋分最少的是中国古代史。赋分最多的一年是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共赋分37分,约占总赋分的34.91%。赋分比率最高的一年是2005年全国卷Ⅱ,共赋分36分,占36%。赋分最少的一年是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卷,仅赋分14分,约占总赋分120分的11.67%。

5.从七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数量来看,覆盖面在16~24个之间。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二级知识目标400多个,三级知识目标多达2000多个。

6.从七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出现频率来看,中国古代史以科举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演变、社会改革、科技发展与思想进步题为最多,中国近现代史以列强侵华、改革开放、政治制度与改革、思想演进、反抗外来侵略的探索与抗争、科技进步、社会近代化(现代化)题为多见,世界近现代史则以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社会改革、三次科技革命、一战和二战史、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与全球化、国际关系题为首选。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来看,考查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的题目较多;从国别史的角度来看,考查美国、日本、俄国(苏联)、英国史的题目较多;从考查区域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史的东北、西藏、长三角、珠三角地方史出现的频率最高,世界史的欧洲史、美洲史、亚洲史的内容每年都有。但从专题史角度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考查相对较少。

从以上定量分析可见,全国和各地自主命题的文科综合试卷的历史试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历史试题的覆盖面较小。如2001年高考、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中国古代史都仅考查了2个知识点;2004年全国卷Ⅳ和2005年全国卷Ⅰ,中国近现代史都仅考查了5个知识点;2004年全国卷Ⅱ、Ⅲ、Ⅳ和2005年全国卷Ⅱ,世界近现代史都仅考查了3个知识点。覆盖面不到千分之一,令人惊讶。虽然高考命题专家们称文科综合试题命题不追求覆盖面,但这样的一个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2)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赋分比率不尽合理。可参见上面定量分析的数据,此处不再赘述。

(3)经常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即中国古代史分值超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如2003年高考、2005年全国卷Ⅱ和2006年四川卷、重庆卷和天津卷等就是这样。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超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尚可理解,但权重较低的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反客为主,实在令人担忧。

(4)难度值差异极大。以全国卷为例,2004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全国卷Ⅳ识记层面的分值相差16分,约占总赋分的6%;2005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识记层面的分值相差18分,占总赋分的6%。若以天津卷作为参照物,则落差达32分之多。虽然各省招生的分数线不同,但分数差异较大,对不同地区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是很微妙的。

二、对2000~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的定性分析

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高考命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有较大的进步,时代性、主干性、探究性、人文性、地域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贯穿于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的始终。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命题手法已趋于稳定。高考历史试题在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又在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陶冶情操的功能方面进行探索,但是,与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这里仅指出存在的不足。

1.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导向性不明。高考除了具备突出的选拔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教学向全面性、协调性发展。一般而言,高考试题的赋分值应当以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占的权重来命制,但从2005和2006年高考命题的赋分方向来看,已经不是以这一权重为设计标准,这只能使中学历史教学无所适从。因此,高考命题者加强试题组合研究力度势在必行。

2.命题“八股”色彩极强,缺乏创新。虽然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增加,但除上海高考卷旗帜鲜明、“我行我素”外,其他省市的地方卷似乎都在不经意模仿全国卷的模式。题型依旧是选择题、学科内综合材料题(或问答题)、学科间综合题等三种。而且,除上海高考卷外,选择题全部为每题4分,共35小题;地理学科内综合题一道或两道,历史学科内综合题一道,政治学科内综合题一道;学科间综合题一道或者两道。七年下来,始终是千篇一律的面孔,毫无新意。今年北京卷第37题“18世纪以来的文明对话”是一个命题的亮点和突破,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3.政治史内容仍占据重要地位。从新编教材和新课程教材的内容来看,淡化政治史,强调人文性、和谐性。但从高考命题来看,政治史内容的考查依然偏大,仍为高考命题的主要选材。虽然2006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文化史内容大为增加,但北京卷、天津卷、四川卷和重庆卷仍然没有较大起色。特别是经济史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所占比例很小,与当今时代主题不符。

4.多元世界、多元历史、多维视角的历史学科特点在试题中体现得还很不够。历史是多元的、五彩缤纷的、具象的、有血有肉的“现在进行时”,不是“干瘪、教条、刻板、僵死”的“过去完成时”。虽然今年全国卷和其他自主命题的地方卷历史试题的图片和材料较2005年大为增加,然而,能够创设新情境,尤其是生活化、学生化的情境,拉近考生与历史时空距离的试题还很少见,这与上海卷形成鲜明的反差。命题手法单调,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新课程实施势必有一定影响。

三、对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复习重点的展望

1.夯实基础,立足知识体系的构建。高考历史试题的主干性、基础性、专题性特点,决定了复习备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从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的难度值来看,远远低于“3+2”高考模式时的试题难度。所以在抓基础的同时,必须充分分析和把握高考历史考查专题性的特征,突出历史专题复习,多层面、多角度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习的效度。

2.精讲巧练,突出多元素材和多维视角。由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覆盖面每年控制在20个左右,复习中讲得恰当、练得巧妙,是提高效率的惟一方式。训练过程中,还要针对高考试题表格材料、图片材料越来越多的趋势,注意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分析表格、图片材料的技巧。

3.关注时政,挖掘时政热点与教材的显性联系和隐性折射。高考试题的时代性特色,要求历史高考复习必须与时政相结合。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考查过程中多以隐性的手法切入,都要求我们多多挖掘时政热点与教材的显性联系,把历史知识体系与时政热点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复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史不分家”。

4.强调主干,注意对非主干知识的避重就轻。高考试题考查的是历史主干知识,每年高考试题中非主干知识题非常少见或者基本没有。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历史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复习。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选点来看,政治制度、社会改革、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和科技文化都是高考命题的首选,复习备考应围绕这些主干知识展开。而对于一些非主干知识,如夏商周的经济、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文化大革命史、资产阶级革命过程、非洲与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过程等非主干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淡化处理。

5.三轮复习,单元、专题和热点复习互为补充。虽然高考提前到六月份,高考复习时间缩短了一个月,对复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考试题的基础性、主干性、专题性的特点要求看,单元、专题和热点相结合的三轮复习方法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单元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基本解题能力;专题复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热点复习突出与知识体系的显性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史论结合,分析时政热点问题的能力。单元复习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在专题史中的位置;专题和热点复习过程中更要把基本历史事实与规律性、系统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考复习效率才会在高考中得到恰如其分的体现。

(作者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325036)

2006年高考考生答卷错误举隅

○陈月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高考阅卷工作落下帷幕,本人有幸经历了这一过程。历年高考试卷出笼,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试卷的本身质量,本文姑且不论,仅列举考生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样式,以资评鉴。

1.历史概念理解不清。比如第39题第(2)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部分学生对“近代中国”的范围理解不清,本是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段,但部分学生仅仅回答出“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基地”,把近代中国理解成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时间范围了。又如在表述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时,有些学生将自然经济写成“经济”“农业”“工商业”等术语从而导致失分。再就是文明与文化不分、中原与中华不分、汉族与汉朝不分等等,将“行汉法”理解成实行汉朝人的法律,离题甚远。

2.措词不当。比如第39题第(2)问,有些学生在回答自然经济的解体方面,用了动词“损害”等贬义词从而导致失分。其实凡是使用“促使”“加速”“导致”“促进”等表示褒义的或是中性词均可得分。

3.不会归纳。如第37题第(2)问,有些学生因缺乏概括能力,加之本题涉及的朝代又多,就奉行“尽量多写,分点回答的原则”,结果记忆中的所有知识全部都搬上来,造成茫茫一大片,杂草丛生,漫无边际,导致得分不高(即便给了一点分数的,也仅仅是在布局合理、字迹清楚的情况下的“特殊待遇”。因为网上阅卷,人手少,工作量大,时间紧,多天的机械、单调、麻木,在遇到像模像样的表述时会有情感的倾斜,这种“感情分”也是可以理解的)。又如第39题第(2)问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有些学生只写出了宁波等某个具体的城市名,而没有归纳总结上升到一个高度,这样分数就得不全,不如“近代城市”这种宏观的表述更佳。还有些学生画蛇添足地写出“推动了西安等近代城市的崛起”,其实近代城市主要是沿江沿海的城市,而不是内陆的城市;是在受西方侵略后的大背景下开放的兴起的城市,而不是在古代就因政治文化中心而兴起的城市。

4.画蛇添足。回答第37题第(2)问时,如果写出政治制度的相应表述也可得分,如租庸调制、府兵制,但如果写了“辽的租庸调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反而是不贴切的,因为租庸调制主要是在北魏时盛行。所以在记忆不太确切的情况下,还不如写宏观一点的好。第37题第(3)问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其中有一点是有关中原王朝的先进政治制度,然而有些学生为了突出中原王朝的重要性,着重举出汉、唐朝,这恰恰就导致了失分,因为当时的中原王朝是宋朝,而非汉唐王朝。

5.审题不清。第37题第(1)问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学生将之理解成秦始皇统一或汉武帝时期强盛的原因了。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许多学生将题目理解成中原地区对少数民族的影响,答案就南辕北辙了,甚是可惜。题目“汉唐时期”汉唐之间没有用顿号分开,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汉或唐两个朝代,显然时间段范围该从汉朝到唐朝的区段去思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两个静态的朝代上。

6.叙述口语化。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不能用历史学科专门化的语言来叙述。比如有一学生说:少数民族的语言传到中原地区来,所以就有了“胡言乱语”这个成语的诞生。因为时间的冲洗我们走得更近了,有了沟通,有共同的行为准则。

7.张冠李戴。第37题第(1)问要求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果学生答到北魏孝文帝去了。还有些学生答成“各种学派出现较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些反封建的思想教育家等。

8.大方向判断失误。事实上,今年文综卷的结构依然是拼盘式的,政史地试题的大框架一目了然。然而,还是有部分学生被搞的晕头转向,不辨西东。有些学生将第37题第(1)问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理解成了政治题目,答成:“社会在不断前进发现的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这合乎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导致失分,相当可惜。也有些学生将第39题第(1)问地理分布特点几个字理解成地理范畴来进行答题,从而答到北纬几度,温带海洋性气候,真是南辕北辙,出力不讨好。

对考生而言,高考是一次神圣的命运之战,理当倍加重视。然而,高考阅卷中发现的千奇百怪、笑话迭出的错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平时教学和学习的疏漏与失误。鉴往知今,科学策略,提高效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地址/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324400)

重庆文综历史试题评析

○庞友海

2006年的文综试题,是重庆市第一次单独命题。从测试结果看,考生对历史科反映最好。整个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没有超纲现象,实现了平稳过渡,继承了全国卷的一些优点。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和让人遗憾之处,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1.设计的问题与提供的材料无关,失去了材料“解析”的意义。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材料解析题的探索逐渐走向成熟,设计的问题由最初的外延式过渡到内涵式。所谓外延式问题是指表面上根据材料设问,而实际上问题在材料之外,考生不必根据材料,仅凭头脑中记忆的知识即可回答,重在考查知识、考查记忆能力;内涵式问题的答案,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才能得出,重在考查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正是有了这个转变,材料解析题才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材料解析题既强调知识的掌握,更强调观点的运用,要充分体现史料在书外,观点在书内。如果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多是与材料无关的,抛开材料去应对教科书中现成的基本史实或历史结论,也就失去了材料“解析”的意义,既不利于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也会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不良导向作用。在第37题中,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哪个阶段?分析同期英国对外扩张的目的,归纳英帝国主义的特征。这个问题有3个小问,共12分,根本不需要材料就完全可以作出准确的回答,完全是教材现成结论的再现。第(3)问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岛被割让的原因和香港回归的主要背景,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更是与材料相背离,因材料中没有涉及与割让香港岛相关的内容,甚至“香港”二字都没有出现,突然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分析香港被割让的原因,岂不是犹如用皇帝的新装一样来为难学生!从所给的答案看,也是很牵强的,“英国是强国,中国是弱国”,难道国弱就一定会割让土地?我认为割让香港岛最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香港回归的背景也主要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虽然涉及中国工业发展的情况,但要作为回答本题的证据信息严重不足,因为材料只提供了198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世界工业中的位次,并没有提供双方国力(经济实力)的信息。另外,材料中出现的是“工业增加值上升的位次”,不是指经济总量。实事上,此时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只是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不能得出参考答案所给的“(中国)国家实力增强,英国的国家实力相对下降”的结论。

2.个别措词及答案不严密。第37题第(2)问,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经济运行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是:在世界范围内,英国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大量资本输出;设备陈旧,不愿采用新技术;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削弱;英属殖民地的影响。我认为“运行”改为“发展”或“出现”为好,因“运行”指周而复始地运转,而材料所显示的是直线下降。准确地讲,材料二所反映的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工业生产(或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提供的参考答案也主要是回答工业生产(或制造业)下降的原因。因为大量资本输出、英属殖民地的影响只能作为19世纪末英国工业生产下降的原因,不能作为整个经济比重下降的原因。工业生产(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但并不是惟一来源,还包括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事实上,在19世纪末,大量资本输出和广阔的殖民地给英国带来惊人的利润,使英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直到一战前,英国的经济一直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稳定世界经济结构的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英国一战前的经济比喻为“乐队指挥”。至于将“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作为英国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原因实在有点勉强。此外,本题所给参考答案随意性较大,层次不清。应该是: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工业生产(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因有广阔的殖民地,使大量资本流向国外,影响本国的工业投资;设备陈旧,不愿更新技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市场狭窄(二战后失去了殖民地)。

3.形式呆板,命题设计平庸。以上海卷为代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追求人文性,图文并茂,丰富而灵活,尽量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让考生不经意间领略到历史的意境和真美。但从这次重庆文综历史试题看,没有一幅图片,也没有一句谚语、诗词等富有感染力的材料,整个试卷内容全是陈述性语句,呆板单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命题设计平庸,近年来普遍看好的研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在试卷中没有实质性的体现,使得这次重庆卷没有出现亮点,这是令人遗憾的。

4.试卷结构不合理,考点重复。从试卷结构来看,在三大知识板块中,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分值分别为32、36、32分,其比例大略相等,但现代史部分太少(中国现代史为3分,世界现代史为0分)。文综考试不追求覆盖面,但也得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学的教学。在三大模块中,文化史没有,政治史比重太大,这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是很少见的,也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同时,客观题的第15、16题与第20题重复,都是涉及有关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考点,这在覆盖面本身就很小的情况下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孔之见,不一定正确。命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假设高考试题是餐桌上的一桌菜,高考命题人员就是“下厨”的人,我们只是“品味”,下厨当然比品味难得多,加之重庆的命题人员又是第一次“下厨”,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但只要多听听品味人的合理化建议,把吃菜人(学生)及品味人当成“上帝”,也会做成有重庆特色的精品,甚至像重庆火锅一样成为品牌闻名全国!

标签:;  ;  ;  ;  

定位与效用:全国教师对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热门评价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