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 83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电力企业在相关设备以及系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使它们不断地转型与升级。基于此,以下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与应用
1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智能变电站随着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每日所产生的供电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用和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重要器件发生故障,会影响整个智能变电站;断路器经常会发生跳闸的情况,无法提供足够的供电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这些情况会导致智能变电站中的供电设备受到损坏,需要企业在控制范围内灵活处理问题。电力系统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如果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会在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下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使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范围内。一旦智能变电站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将发生故障的区域与电力系统进行分离处置,以免扩大故障区域,减少受损害区域,为整个智能变电站提供安全保障。
2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
2.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分析
将智能传感器以及智能组件嵌入到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当中后可以使其在应用的时候以及控制的时候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而且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过程当中与继电保护装置之间是通过光缆来传输相关的数据与控制指令的。由此可知,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安装智能传感器以后就具有了智能化的优势。
2.2通信规约的标准化分析
为了更好地使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营,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严格、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这样一来有助于智能变电站相关的设备进行信息模拟以及与通信接口的建立,有效的促进智能变电站当中各种设备之间的无缝衔接。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相关的标准,将智能变电设备与变电通信网络进行合理的链接,实现智能变电站当中相关信息的共享。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加大主动型防误技术的应用力度
一般情况下,进行主动型防误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以管控继电器保护措施当中的母线为主。所以,实施管控继电保护装置的时候,有关工作人员基于使相关设备应用成效提升的目的,需要运用先进的主动型防误技术,针对继电器保护当中间隔SV接收板装置予以改进,并参考电压接收的具体成效情况,合理对主动型防误技术实施利用,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电力继电传输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和分析。例如:通过科学运用主动型防误技术,完成母线装置的继电保护处理,而有关继电保护对策的管控人员,则需要有效管控主动型防误技术的落实情况,使从前的SV接收板装置得到科学地转换处理,让接收板在转换过程当中的电力耗损进一步下降,确保电力运输的安全与稳定性。由此可见,主动型防误技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当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建防误规则库
防误规则是实现防误技术的基础所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应该构建一个防误规则库将这些数据储存起来。防误规则库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设备操作防误规则库、主动式综合防误,以及硬压板误投补救等。在设备操作防误规则库中,主要是储存设备,其中包含了一次和二次设备操作,操作对象包含了变电站内可遥控操作的设备,又将其分为推出和投入两种。当操作条件满足逻辑表达式的时候才能继续操作,否则就要将其进行闭锁操作。除此之外,就是对线路系统和变压器的维护。在线路系统的运行维护中,需要对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收集数据并且传输到goose网中,运用网络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整理,这样便可以判断智能变电站中的线路是否是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中。假设分析过程中线路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装置会直接发出跳闸指令,达到保护的目的。而在变压器保护的时候,假设出现了故障或者是安全隐患,了解变电站中的安全隐患以后,就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跳闸指令,降低这类问题对于变压器的影响,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3.3确保硬压板防误技术利用的合理性
硬压板操控防误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特点,近些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实际上,硬压板防误技术主要依靠遥控予以发挥出管控的功能。采用此类设计模式,一旦产生相应故障的时候,通常难以利用云平台分析相关的数据信息,以找到形成的原因,需要依靠有关工作人员实施人为操控。假如出现操控失误的情况,便可以运用硬压板实施有效维护。当产生硬压板误投的问题,便易于导致电力故障的产生,所以需要确保操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电力输送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3.4主动式防误操作
主动式防误是合理考虑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连接到一起,进而形成新的防误操作体系。这个体系的实现便是在智能化变电站进行检修或是升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发出相应的指令的过程时,变电站设备不会立即执行相应的指令,而会在对相应的指令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在判断输入指令可以执行后才开始执行指令,当发现指令存在问题或是指令存在疑问时便不执行指令。这也致使这项操作的方式具有操作范围广,即这个防误检修操作不仅仅可以针对智能化变电站还可以针对发电站等重要的电力运输的位置,可以针对整天输电线路的检修与更新使用;波及范围广,由于操作范围广,这也就使整个操作具有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当操作人员发出某个指令,当监测没有问题之后,便可以进行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影响到很大的一个范围。
4结束语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运维安全和整个系统之间有着相应的联系,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加大研究的力度,选择一些更先进的技术,用于保障国家电网的安全。运维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防误技术,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继电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辛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231.
[2]秦晓柯.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84-85.
[3]李旻,石玉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8(06):133-134.
[4]李鹏,卫星,郭利军,张巧霞,陈哲,李永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19):123-129.
[5]梁海超,许晓峰,贾弘德,蔡成,孙凤亮.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148.
论文作者:韩凤阳 胡新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指令论文; 技术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