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和谐:走出阶级“制度化”管理的困惑_班级管理论文

实现和谐:走出阶级“制度化”管理的困惑_班级管理论文

实现和谐——走出班级“制度化”管理的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级论文,困惑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班级工作特别强调以制度进行调控,于是形形色色的管理制度应运而生,班规公约比比皆是,甚至有教育人士呼吁:班级工作可以依赖于制度化的管理,制定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得学生有章可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一种制度化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益。笔者认为,这有待商榷。

一、对班级制度化管理的反思

制度是班级工作得以发展的基础,但一旦“化”了,其实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谓的“化”,按其字义来看,即是一种事物性质和状态发生根本的变化。[1]“班级制度化管理”,也即是班级工作要以规章为指南,班级的工作目的、任务、手段、方法等等都要打上制度的烙印,使得操作直接明了。诚然,一个班集体离不开一定的教育规章制度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实施制度化班级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一直将学生作为一个被动的受管理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是想方设法利用一套规范的制度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确保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对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的约束。究其原因,一是受管理史上的“物”、“事”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影响,把人仅作为财、物、事、时间等资源一样看待,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和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受我国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严师出高徒”等古训的影响,从严治班。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道德伦理的培养等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有力的人文基础和完善的实践经验,在各种消极影响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自然也就很难起到本应具有的作用。强化班级的制度化管理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班级制度化管理,使得学生有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和井然的秩序,并在这种管理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指向与书本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深远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创造性、社会实践能力诸方面的素质缺乏应有的发展空间。

相当一部分班主任认为,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无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学生的工作,认为制度管人最公平、省事、见效快。制度化管理可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扭转班级的学习秩序,规范学生的言行,走上正轨。但过于僵化整齐划一的制度化管理也导致班级制度趋于一种“高学习,低关心”,“见物不见人”,甚至“目中无人”,只是把学生当作可利用的资源,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性、灵活性、责任感,甚至扼杀了创造性和个性。

制度化管理的结果是对班上所有学生进行“量化管理”。各种形式的制度,使得学生不是潜心学习,而是诚惶诚恐地应对那张量化表,以免自己被扣分。甚至动辄用“处分”的大棒在学生头顶上飞舞,使得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马虎,以免不必要的损失,一直处于这种低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把极其丰富、富有创造性的班级生活变成以分数定量的机械划分,班主任的工作变成机械操作,统一指令即可解决学生问题,学生全变成听话的“工具人”,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根本无从谈起。

在现代日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在人文精神的冲击下,在人们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制度化管理的越多就越会使学生感到不满,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度化管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在人本思潮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热点的今天,班主任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管理发展趋势、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来看,以人为本进行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倡导一种制度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益。

二、“制度”与“非制度”共存的现实意义

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非制度,乃“制度”之非,是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制度相对的范畴。它所针对的问题,则是学生非根本性问题或不构成决定性影响的问题。

制度总是相对于管理目标而存在的,为管理目标而服务,是对管理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因为目标是针对班内的主要矛盾而言的,它的解决带有一定的根本性和全局性。而非制度性目标则是班内次要矛盾的反映,它受制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标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制度占据统治地位,使得班级工作带有趋制度化的倾向。

制度的特点是强制性,非制度的特点是宽容性。制度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以强制手段作保证的行为制度和要求。因此,在解决过程中就暂不作过高要求,有一定的弹性。制度与非制度的这种差异,又决定了二者在管理制度上的另一个特点:强制性制度比较具体而明确,非制度则相对抽象和含糊。制度与非制度在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和对立,是两类不同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上的反映。班级管理制度上的制度,实质上是为了保证班内主要矛盾的解决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非制度则是集中体现了一种人本管理取向。

在班级工作中,强调制度管理,强调科学管理,这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但这不是班级管理的唯一途径,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积极寻求非制度的因素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来,实现和谐发展。

制度与非制度共存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得以张扬。人的生活世界原本就不是单一的,不整齐划一,不是我们用规范性尺度就可以衡量的。这就意味着班主任面对学生的发展实际,用“制度”对班级进行管理可能出现教育的简单轨迹。因此,班主任必须从班级实际出发,积极探求适合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发展的新空间,突破传统的班级管理观、思维模式和固定的行为框架,强化班级工作中的“非制度因素”,疏通班级工作中的阻碍,倡导一种人文关怀,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班级工作依赖于班主任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本化的教育范式。由我们试图用制度化的教育思维而进入到那活泼、个性化的生活世界,用理性的思维去敏悟、把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事件,以个性化为根基,创造性地拓展班级工作的问题领域和活动空间,使得师生形成必要的教育同构性,并因此使得班级工作充满活力。这就意味着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把学生还原成真实、整全的人,而非单向的被管者,班主任必须利用自己的教育理性和良知去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工作不是警察式的看管,而是富有人性化关怀和教育,增强其工作的灵活性、跳跃性、创造性、启发性和教育思考的张力。

制度与非制度共存促进班主任教育理念升华。班主任工作应是一种源于对自我职责、使命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情感和信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非制度的教育影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发展,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自由自律”的氛围。由此视角观之,我们积极倡导班主任在从事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建构一种和谐的教育定位,学生是受教育者,作为班主任不能居高临下,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中的自尊和自信,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即制度是班级工作的有效保证,是班级工作的底线,非制度管理是班级工作中作用显现的管理途径,是班主任工作的常用策略。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选择,广开师生对话的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角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教育定位以及自己在集体中的应然价值。

随着现代教育渠道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能力有时连老师也会始料未及,因此,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切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交往中的个人秘密、心灵创伤、前科过失公布于众,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做伤害学生的事,不侵犯学生的自由,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必须遵循依法治班的原则,积极寻求师生共同关心的切合点,推动学生工作的发展。

制度与非制度共存是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吉诺特(Haim G.Ginon)认为,在教室中,教师是具有决定权的权威角色;他们创造及维持教室的环境,他们能教化学生,但也可能误人子弟,这就要看他们是不是有能力去建立增进良好学习效果的情绪气氛。班主任有责任提供一个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环境,这个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室中的社会情绪气氛。儿童常处于不安的气氛中,就不能认真学习。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可以利用吉诺特提倡使用“和谐的沟通”——即班主任传达的讯息能切合学生对情境与自己的需要。班主任必须知道学生的感觉,必须知道自己所传达的讯息对学生的感情与自尊有很大影响。当学生表达情绪时,不应受到制度的否定或惩罚,班主任只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情绪,当班主任接纳自己和学生的情绪时,他们就教导了学生如何建设性地接纳和处理自己的情绪。班主任应记住学生也是人,制度控制或标记会使他们有理由反叛或产生敌意。在班级工作中,制度是对具体事件做出一个判断,而非制度则是班主任对人做出的教育设想,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两种方式的交融,使得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很自然地就会流露出乐于助人和接纳入的态度,并能常常注意到自己传达出来的讯息对学生自尊的影响。

三、倡导和谐的班级管理

在管理上做到制度与非制度的辩证统一,关键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的关系入手,确立目标,然后在管理制度层次上加以具体化。既有针对主要矛盾方面的制度管理,又有反映次要矛盾的非制度管理,二者有机结合,确保管理科学与合理。在这方面,要注意避免两个易犯的错误:一是把管理制度与管理目标混为一谈,以管理目标代替管理制度,结果是对学生抽象要求多,具体措施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制度不分的局面。这类失误多出现在刚执教或缺乏经验的班主任中间。二是盲目照搬过去经验或别人经验,导致班级管理制度与班内主次矛盾相脱节,从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须知客观事物是变化的,班内的主次矛盾也在变化,如果不根据新情况,及时确立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找出新的关系的结合点,那就可能本末倒置。

“和谐”管理是相对于“制度化”管理的一个概念。所谓和谐管理,是指班级管理中,制度或非制度不是管理班级的单一途径,其中的任一方式不再占支配、统治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制度与非制度管理并施,形成默契,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班主任的权威受到了动摇,班级实施和谐管理成为可能。班主任必须借助非制度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的人格、学识常常让学生敬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所接纳的教育信息要远远大于一个老师提供的教育信息,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接受、处理信息的技能比老师强,班主任再也不是学生发展的中心轴。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共同进步发展和提高,倡导终身学习思想,积极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身心变化和发展,知识结构亟待更新和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能力,率先接受终身学习教育,带头投入终身学习,努力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

实现和谐管理,师生必须遵循班级生活的法则。班主任有义务和权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权利和义务享受学习和提高学习质量。强调师生真正沟通和理解,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以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过程中,班主任应起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转变观念,不能用单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在信息量和信息渠道方面很多学生优于班主任的现实。

实现和谐管理,班级制度建设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寻求适合班级发展的切入点,推动班级工作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必须关注班级制度管理中投入的资源(时间、精力等)与产出效益(现是班级管理目标)的比例关系,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加强班级规划的合理设计,确保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推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工作中去。在班级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班级管理工作在组织、计划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外,以人为中心,重视非制度因素,即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非理性因素的管理,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群体价值观和凝聚力。他强调的是学生全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内部的活力,围绕班级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通过管理程序不断调控、不断调查、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使学生不断进步,因而具有革新性、创造性、变革性的特征。

实现和谐管理,班主任必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平等的对话主体。班主任对学生的一切差异与缺点、对孩子“公正无欺”的信念与德性,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必然。在当今这个学习化的社会,人人都要学习,都要充当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身份,班主任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下,师生关系应该成为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典范。[2]通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解放。倡导这种人文关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为班级管理的新高度拓展了广阔的教育视野。班级管理过程不再是班主任行使自己的权力的法宝,而是师生对话的平台,是班集体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班级管理将成为学生个体的一种个人行为,具有多起点,多层面和多样性,体现着个体的差异性。

制度与非制度管理是班级工作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式,他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科学的管理模式。我们在研究制度管理和非制度管理的各自特征和功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将具有保持品质的制度管理和具有改革品质的非制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班级工作的新局面。

标签:;  ;  ;  

实现和谐:走出阶级“制度化”管理的困惑_班级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