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医院感染内科 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给与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支持,病情观察,同时加强对药物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副反应、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216-02
近年来,艾滋病发展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艾滋病并发结核病治疗困难[1],特别是抗结核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副反应比较重,也使接受治疗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病人服药依从性难以保证,出现不规则服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做好病人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效预防艾滋病和肺结核的传播与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1.抗病毒治疗方案
1.1 抗病毒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根治HIV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包括反转录酶抑制剂(分核苷类及非核苷类两种),蛋白酶抑制剂及融合阻断剂。有关研究表明,截至2009年我国有5万余例艾滋病病人接受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与抗病毒治疗前相比,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据“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策略(SMART)”亚组研究等大规模队列观察显示,在CD4+T细胞计数<350/mm3时即开始抗病毒治疗者,进展为AIDS或发生机会性感染的风险远低于以200/mm3为治疗阂的人。
1.2 抗结核治疗方案
结核病是HIV感染的早期并发症,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治疗至关重要,故伴HIV的感染早期结核病病人应是发现和治疗的重点对象。结核菌一般对一线药物敏感,通常使用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或利福布汀(RFB)+乙胺丁醇(EMB,E)+吡嗪酰胺(PZA,Z)进行强化治疗,然后使用INH+RFP(或RFB)进行4月的巩固期治疗。大多人认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仅需治疗6个月~8个月,但有关国家抗结核治疗指南建议延长抗结核治疗疗程,原因在于大多数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表现并不典型,往往下肺和其他部位以播散结核较多[2]。
1.3 国家抗结核治疗中明确指出治疗方案为
①每日治疗方案,2HRzE/4HR;强化期:2个月,H、R、Z、E每日1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继续期:4个月,H、R每日1次。②间歇治疗方案,2H3 R3 Z3 E3/4H3 R3;强化期:2个月,H、R、Z、E隔日1次;继续期:4个月,H、R隔日1次。
2.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
提高服药依从性,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按照国家关于HIV/AIDS接受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程序,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咨询、宣教,让患者明白艾滋病是一种可以用药物控制的慢性疾病,并非诊断为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让患者了解通过正规服药,其生存期可以得到明显延长,同时让患者充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抗病毒药物的相关信息。强调抗病毒治疗必须具有高度的依从性。
2.2 心理护理
AIDS是一种严重影响病人生命质量的疾病,合并肺结核者治疗效果更差,同时由于倍受歧视,被社会及家庭抛弃,病人不敢面对疾病,导致病人可能出现恐惧、无助甚至绝望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对病人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①医务人员应做好医疗保密工作,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尊重病人的隐私。②医护人员要取得病人的信任,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亲人及家属是病人主要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应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知识和传播途径,使之不要歧视病人。
2.3 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①骨髓抑制:多为齐多夫定、抗结核药物所致。病人服药后1个月~4个月出现,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监测血常规,指导病人增加自我防护意识,有无头晕、乏力时注意休息,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受凉,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②神经损害:四肢麻木、胀痛、感觉异常等周围神经损害见于服药3个月~6个月后,主要表现为头晕、多梦、抑郁等。服药前告诉病人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使病人有心理准备,嘱病人尽早报告症状和体征,轻度或中度症状可按原方案继续服药,遵医嘱使用阿密曲替林缓解症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重度症状调整方案。③药物性皮疹:服药后2周出现,多发生在口服依非韦伦、利福平后。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应与药疹仔细鉴别。症状轻者嘱病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着干净、宽松的棉质衣服,防止日光爆嗮,避免应用刺激性皂类或高温度水烫洗,勿抓挠皮肤伤口或瘙痒处,瘙痒难忍时可用手轻轻拍打,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口服氯苯那敏,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擦,观察皮疹消退情况:严重者选择鉴别停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调整治疗方案。④肝功能损害:服用期间病人出现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乏力、个、腹痛、肝区不适等,密切监测肝功能,丙氨酸基转氨酶(ALT)100U/L~220U/L增加保肝药,如还原谷胱甘肽,并嘱病人多休息,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⑤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是病人最常见的副反应,告知病人这些症状属于药物常见的副反应,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好转,鼓励病人坚持并按时按量服药,安排好服药时间,如抗结核药早上空费服,依非韦伦睡前服;其他安排在饭后1h或进食时同服,当出现恶心反应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2.4 饮食护理
AIDS合并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者会出现消瘦、乏力、纳差等症状。因此,治疗艾滋病消耗性症状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增加营养的补充,以满足病人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高代谢率的要求[3]。故在饮食方面为满足病人的高代谢要求,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2.5 健康教育
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治疗方法、药物副作用,防护措施以及国家对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等相关政策,特别要向患者反复说明负性心理对疾病的影响以及正性心理对调整机体免疫力的影响。②艾滋病病人身体抵抗力低,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合,防止发生交叉感染。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Iv阴性病人,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的变化,以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④告知病人服药常识,嘱其每天按时按量服药,没有经过医生同意不能擅自停药、改药及减量等。
3.讨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这一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抑制体内病毒的复制,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缓解病情,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病人的副反应加大,发生时间提前,给病人带来身心伤害,让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而良好的护理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和依从性,尤其在服药的前3个月护士应注意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使病人度过药物副反应最难以接受的时期,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勇,曹咏红.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的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6):888
[2]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61-568.
[3]韵贞.艾滋病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
论文作者:王宗英,饶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病人论文; 抗病毒论文; 艾滋病论文; 药物论文; 结核病论文; 个月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