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探析论文_李冬其

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探析论文_李冬其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提高土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应当建立完善的土建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切实分析土建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新型土建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下,切实做好必要的检测与维护工作,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结构质量,满足土建工程长久有效使用需要。基于此,以下对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结构;土建工程;工程耐久性;分析

引言

从土建结构工程的角度来看,土建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建筑企业和社会公众所重点关注的主要特性之一。土建工程必须能在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后仍能保持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建筑结构工程的合理程度和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土建结构工程的概述

土建工程即土木建筑工程,包括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是为人类基本生活生产建造活动场所的工程,服务范围广,房屋建筑、道路修建、水路工程等等都离不开土建工程,由此可见,土建工程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之一。因此,发展完善土建结构工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就目前来看,土建结构工程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近来不断有新闻报道指出,某某建筑物发生危险事故、某某建筑工地上出现意外伤亡事故。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发展还存在大量问题,施工过程与完工后的使用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目前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监督机制

目前混凝土施工监督机制不足,缺乏综合耐久性检查指标,施工强度控制有效,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未能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由于未能全面控制各项建筑工艺,不能及时保持施工部件的耐久性,从而降低了施工的整体耐久性。有些施工单位强调混凝土结构不足,无法全面分析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施工因素,经常仅根据单一强度指标测量混凝土施工标准,水泥施工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无法提高水泥施工的细度;水泥质量不符合土方工程要求,降低了水泥产品的均匀性,影响了整个土方工程的质量。

2.2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人为尽快完成工作,施工期间偷工减料,随意应付,导致工程建筑过程工程材料指标不符合要求。在具体使用工程材料过程中,施工人员缺少严谨作工意识,对工艺要求置若罔闻,使施工过程不规范,工艺要求不达标,也会影响土建结构工程。再者,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施工人员彼此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无法得出一致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施工现场如果没有准确分配人员任务和工作岗位,就会出现人员调幅过大,岗位缺人的现象。

2.3进度控制不足

土木工程的进度控制水平对土木工程的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有些施工单位简单地提高了施工进度,未能综合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影响了土木工程的质量管理效果,无法实现科学有效的施工目标。例如,施工过程中缺乏完整的耐久性监管,缺乏耐久性的设计和监督,相关技术人员从提高施工耐久性的角度考虑了施工控制的有效方法,对土木施工的耐久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2.4环境恶化问题

环境恶化也是降低土木工程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环境恶化问题对土木工程的耐久性影响很大。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规定和管理方法,无法修改耐久性管理技术条件,对施工前施工环境的施工耐久性影响的多种因素没有做出判断,因此设计工作中未能全面考虑耐久性因素。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不考虑恶劣的环境和气候因素对工程的影响的土木建设工程,受环境影响,土木工程的耐久性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解决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问题的相应措施

3.1合理化设计土建结构,增强安全性能

在设计土建结构工程时,应该将工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场地设计、人员调配、预备方案、实际施工项目、材料准备等等。在进行工程图纸设计时,要注意检查图纸的合理性与可执行性,让专业人员进行实际考核,确认图纸设计与实际不冲突。并且应准备好备选方案和应对事故方案。还有考虑全面关于材料准备的事宜,选材、用材等环节的考量也应该细致对待。设计出具体方案后,还应对设计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和科学预测,确保方案可行。

3.2开展严格的土建工程施工监管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涉及的土建工程项目数量众多。而面对来自施工交付周期和设计建造成本方面的压力,土建施工往往会出现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在土建结构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对施工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严格的监管。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而盲目施工,须在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合理性和科学性。坚持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疏忽和操作不当等现象的零容忍。以此充分保证土建工程施工及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建筑各环节的监管手段要对应相应的施工建造流程进行分别设定,严格把控各环节的施工质量,重点关注施工工艺的选取和建造过程的细节控制等。从全局角度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并监督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任何操作都需要在既有施工标准的监督和约束下有序开展。

3.3严控施工材料质量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对工程现有各项材料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充分利用下,从正规厂家处按需购买质量有保障的施工材料设备。而对于所有进场的水泥等施工材料,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对照材料清单,对其材料属性、规格、数量等进行严格审核。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借助专业的检测仪器设备,采用抽样与逐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施工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精准检验,并将得到的检验结果与规定标准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进场材料的真实质量水平。

3.4完善土建结构工程的质检体系

为了进一步强化土建结构工程施工的规范性,并对完成施工的建筑结构主体进行客观的质量评定,需要构建一套完备的质量检测体系。还要在不断的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其细节内容。相关部门需联合建筑企业,按照严格的混凝土强度规定要求,检验工程建设中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件强度。并根据施工时混凝土的配比和成分,结合建造后的工程实际安全性和耐久性分析相应工程项目是否通过了质量检测。土建结构工程在交付并投入使用前,必须确保其耐久性超过相关规定中对于最长使用寿命的强制要求,以此保证在后续的交付使用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安全性。

3.5加强工程检测维护

在完成土建工程设计施工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加强对工程的定期检测与维护。根据每次的检查结果客观评估土建结构的安全与耐久性。如在土建变电站工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定期精准测定其各项关键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形变情况等,对存在锈蚀问题的钢筋及时进行除锈和均匀喷涂防锈涂料的有效处理。通过强化对土建设计结构的检测与维护,可以有效帮助相关工作人员精准、全面判断土建设计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以便可以彻底排除土建工程中的安全质量隐患。

结束语

目前我国土建结构工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临的耐久性问题是发达国家曾遇到的问题,为避免重蹈覆辙,深入系统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混凝土结构预测方法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宁志伟.浅谈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建材与装饰,2019 (01):119-120.

[2]曾其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度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 (33):253-254.

[3]李文才.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讨[J].安徽建筑,2018,24 (05):151-152.

[4]崔小义.浅析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8,49(15):235.

[5]王智博,刘金彩,白静.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6(13):42.

论文作者:李冬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探析论文_李冬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