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过程中的中国资本市场和国有企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过程中论文,中国资本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展望
这里首先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证券市场作一个中长期预测。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萨马和海斯顿教授编写的彭氏世界表以及购买力平价法估算,199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132国际货币单位(相当于美元)。由于在1991年到1995年的5年中,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左右,美国1982年到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3 %左右。假定在今后的十几年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3%。据此推算,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05年达到5万亿国际货币单位以上,为美国1996年的水平,到2010 年达到7万亿以上,超过美国同年水平。
下面将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作比较和分析1991年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总成交金额为81亿元(人民币,下同),1996年这两家交易所的总成交金额为41610亿元,证券交易规模增加了330倍以上。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一个迅速扩容阶段。中国1996年证券流通市值为3000亿元左右,仅为国内生产总值67700亿元的4.4%左右,而美国证券流通市值同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约为1∶1。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表1描述了中国证券市场迅速扩容的几种可能。仍然假定在今后的十几年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表中第(2)列给出了从1997年起直到2010年预测的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假定证券流通市值每年增加2000亿元人民币,第(3)列给出了预测的证券流通市值。如表所示,到2010 年证券流通市值为31000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174567亿元的18%。 采用类似的计算,假定证券流通市值每年以20%的增长率扩容(见第(4)列), 到2010年证券流通市值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2%左右。假定证券流通市值每年以25%的增长率扩容(见第(5)列),到2010 年证券流通市值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9%左右。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足够的扩容空间。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有时难于驾驭的重要原因之一。
顺便提一下,如果中国经济在今后若干年中能保持7 %或以上的增长速度,证券市场每年能以20%的增长率扩容,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人民币能实现自由兑换,国外资金将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按目前的市场汇率,美元对人民币为1∶8.3左右。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1美元不到3元人民币。由于两种算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人民币迅速升值可能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出现。也因为国内货币需求大于供给,新台币对美元的比值从70年代初的40∶1升值到现在的28∶1左右,日元对美元的比值从70年代初的360∶1升值到现在的115∶1左右
表1 1996-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证券流通市值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证券流通市值(亿元)
(亿元)增长2000
增长20%增长50%
(1)(2)(3)(4)(5)
1996 677003000 3000
3000
1997 724395000 3600
3750
1998 775107000 4320
4688
1999 829359000 5184
5859
2000 88741
11000 6221
7324
2001 94953
13000 7465
9155
2002101599
15000 8958 11444
2003108711
17000 10750 14305
2004116321
19000 12899 17881
2005124464
21000 15479 22352
2006133176
23000 18575 27940
2007142498
25000 22290 34925
2008152473
27000 26748 43656
2009 16315
29000 32098 54570
2010174576
31000 38518 68212
(二)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问题
以上分析是基于对整个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宏观经济形势看好,股市走强,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存在问题。国有企业流入社会的失业人员逐年增加的事实,揭示了国有企业的问题。同其他所有制的各行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最大的比重,国家每年从国有企业获得50%以上的财政收入。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很难想象把作为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从中国经济中抹去,会对证券市场无丝毫影响。国有企业的命运同中国证券市场的前景密切相关。
亏损和负债是国有企业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严重亏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芝加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米勒教授在《治理公司的两种不同策略》一文中谈及中国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时写到,“从中央银行获得的贷款不是被用来弥补赤字,就是被用来直接冲抵公司的亏损,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触发通货膨胀。”据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94年国家用于补贴企业亏损资金为366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2%,1995 年用于补贴企业亏损资金为328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5%。 根据米勒教授的说法,银行对亏损企业的补贴是造成1994年和1995年中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国有企业亏损1996年大于1995年。然而,1996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不到7%,说明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避免。
对财政赤字、企业亏损的弥补,需要通过人民银行加大货币发行量来实现。而货币的过量发行,往往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反之,如果将相当数量的货币从商品市场流通领域中抽出,可以抑制物价上涨。1996年,人民银行发行货币917亿元,略大于国有企业亏损总额。 同年,中国证券投资者增加了800万元。如果以每位投资者投资2万元计算,证券投资者新增投资1600亿元。但近两年,多数投资者一旦把资金投入证券市场,就很少再抽回。证券投资从商品市场中抽走的资金,完全抵消了1996年的货币发行。亏损补贴、货币发行、证券投资的运营都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这些资金和其他主要宏观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并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来,企业亏损同物价没有逻辑上的关系,而90年代初对国有企业巨额亏损的补贴却同国内通货膨胀发生了联系。1994—1995年物价上涨来势凶猛,1996年迅速扩容的证券市场却能起到某种化解物价飞涨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的科学,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本,这种配置通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国有企业亏损一般分为三种:政策性亏损、结构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政策性亏损是一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常见的亏损。例如,由于取消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材料的规定价格和原材料的价格补贴,造成了某些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和企业亏损。结构性亏损往往指产业和行业不适应市场的发展或者是企业的规模和结构上的低效率造成的亏损。经济的迅速发展会造成全国各地区产业和行业的重新调整,这种产业和行业的调整会造成部分企业亏损。据统计,国有亏损企业、资不抵债企业主要分布于轻工、纺织和部分基础工业。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亏损和负债的问题比大型企业严重。这种亏损显示出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的发展。经营性亏损无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存在,只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被更清楚地暴露出来。
长期的亏损使得亏损企业领导丧失信心,职工普遍纪律涣散。企业因亏损而破产造成企业职工失业,大量的失业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这类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经济学家的密切关注,学术界也出现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重大课题的讨论。一种看法认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抨击传统企业体制的弊端, 探寻企业效率低下和缺乏激励机制的原因,并探讨要把企业改革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主体;(2)探讨改变企业附属于政府、 缺乏经营自主权现状的具体形式,探索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如何完善诸如企业承包制等的具体办法;(3)探讨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于今年6月5日召开了一次题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还能摸到石头吗?”的研讨会。会上,有的学者认为,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问题,政府采取了多种办法和措施,其中包括企业承包、股份制、兼并、合资,请外国专家厂长等等。这些办法和措施都有某些局部的效果,却没有普遍意义。原因是,国有企业患的是综合症。亏损的国有企业往往是缺乏优秀的企业家,工人干劲不足,管理人员不善于生产经营,并有许多冗员。任何简单的药方对解决这些综合性的问题都无济于事。然而,这种分析过于强调企业存在问题本身和目前的状态,缺乏对问题出现的内外在环境的深入了解,尤其缺乏对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作认真的分析,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赋予企业激励机制,国家采取了多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企业承包制。在实行企业承包制等过程中暴露出来了企业与国家利益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一些专家认为,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经营权背离所有权。形式上政府主管企业,实际上政府缺乏有关企业的经营信息。这一问题的本质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
(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正确认识某一事物,不仅要注意现象,还要研究其本质,不仅要认识问题的本身,还要了解周围环境,不仅要观察现在,还必须回顾历史。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观点,从市场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大体上把市场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及其组合。这三种基本形式为:(1)市场的无政府状态或者说没有市场;(2)垄断市场;(3)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学将消费者利益用消费剩余来表示。在市场的 三种基本形式中,没有市场的消费剩余为零,消费者从完全竞争市场获得利益大于垄断市场,从垄断市场获得利益大于没有市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市场混乱,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建立有秩序的市场是新中国成立时最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之一。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在当时情况下所产生的建立有秩序市场的最有效的经济体制。这是从没有市场到有市场的过渡。从没有市场到有市场,人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因此在当时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自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的价格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经过测算后制定的。制定的价格一般总是在估算的成本之上。所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垄断市场,消费者得到了特殊的垄断消费剩余。由于国家控制了产品的产量,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盈利,结果是大量商品长期奇缺。又由于国家对有些产品以高于成本的规定价格采取包销政策,造成了部分产品生产过量,库存积压。在这样的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会出现系统的亏损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种转轨表现为由特殊的垄断市场向竞争市场转换。在市场的竞争机制完善过程中,每当产品市场价格在供给线与需求线的交点价格之上时,就有新的公司和企业进入市场。结果是,产品市场价格同生产平均成本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利润将逐步减少。表2(数据来源于《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列出了从1971年起到1995 年间每5年的中国企业收入。如表所示,自70年代末起,企业收入呈现递减趋势,从1976—1980年的2243亿元减到1991—1995年的184亿元。 这一趋势,显然反映了由特殊的垄断市场向竞争市场转换过程中企业的垄断利润逐步减少。根据《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4年、1995年这两年企业收入为零。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示企业的垄断利润消失和产品的竞争市场趋于完善。
表2 中国企业收入 (亿元)
年份 企业收入
1971—19752138.57
1976—19802242.67
1981—19851121.19
1986—1990 277.92
1990—1995 184.15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对市场形式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以垄断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只能有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垄断市场,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当今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当前的经济改革正在为实现这一过渡而努力。对于消费者来说,由垄断市场向竞争市场的转变以及产品竞争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意味着产品丰富和市场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空前繁荣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二)当前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在产品竞争市场完善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利润率在不断下降,国有企业的亏损额逐步增加。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取消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当产品市场价格在产品平均成本之上时,就有新的公司和企业进入市场。公司和企业的产品不能适合市场的需求,产品就会被市场淘汰。公司和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高于此产品的市场平均成本,公司和企业就必然亏损,长期亏损势必导致倒闭或破产。产品竞争市场的完善化带来了市场的空前繁荣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使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得到了暴露。统计数据表明,自1983年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拨改贷”、1984年企业实行利改税之后,国有企业亏损的问题就开始表现出来,目前这一问题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如果这一不良趋势得不到遏制,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的现象会迅速蔓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压力也会加大。
由于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因而产生了另一个难以对付的困难——负债率过高。据了解,1995年末,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大于60%,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的负债率水平和国际公认的安全负债率水平。数据表明,企业过度负债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过重引起的。1995年国有工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低于国内其他类型工业和国外工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负债过重和年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过低,说明资本市场的运营效率是十分低下的。资本市场运营效率低根源于资本市场缺乏正常的运营机制。1995年末,负债超过其资产的国有工业企业上万家。其中,盈利企业25%左右,亏损企业75%左右。在资不抵债且又严重亏损的企业中,有一小部分属于政策性亏损,如火力发电业;大部分应该属于结构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如水泥制造业、白酒制造业、汽车修理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等。对于这种资不抵债并属于结构性和经营性亏损的企业,应当对其资产进行重新组合。
同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是高效率的。市场上某种新产品问世,很快会使大量生产同类旧产品的公司和企业陷于困境。同样,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引进,也会使习惯于旧技术和传统管理方法的企业遇到麻烦。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注意现代化专业分工和规模效益的企业也将逐渐丧失优势,直至倒闭或破产。随着利润的逐步减少,亏损逐步增加,国有企业困难突出。企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企业家,但企业缺乏激励机制,企业中的官僚机制和劳动力过剩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简单地责备国有企业的厂长缺乏现代管理经营意识和方法,责备职工缺乏干劲都是片面的,而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这些问题出现的必然性。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转换过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计划经济,就没有现在的市场经济。应该认识到国有企业全体职工(包括工人、厂长和一般管理人员)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历史功绩。在任何困难条件下,政府必须千方百计解决国有企业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及其生活保障问题。
倒闭或破产的企业存在着怎样解决遗留的资产、负债和职工再就业问题,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证券市场每年以千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容,表明资本市场有足够的资产运作和扩展空间。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在这一市场中,所交易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而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以及职工再就业机会。这是一种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要素市场。产品竞争市场的完善,带来了产品市场的高效率。同产品市场相比,中国的要素市场正处在形成阶段,还很不成熟,更谈不上高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和企业长期经营不善,扭亏无望,倒闭、破产或者被兼并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现象不论在什么制度下都会发生。可是,由于目前在中国尚未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要素市场,企业的兼并和资产重组、职工的再就业无法高效率地运转起来,形成了存量资产在凝滞中贬值、大量职工失业的不利局面。也就是说,问题出在要素市场还不成熟、不完善,还没有最终成型,这表现了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两种市场发展进程的不一致性。为此,加快完善要素市场的进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企业的兼并和资产重组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组建企业集团、拓宽经营范围、盘活资产存量的有效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80年代,全国共有6226个企业兼并了6966 家企业, 转移存量资产83 亿元。 1990年以来,全国被兼并的企业超过2万家,转移存量资产上百亿元。 在我国,资产交易市场已经存在,它的发展反映了日益增长的资产交易需求。可是,80年代以来越来越严重的国有企业亏损和负债说明,资产交易的扩大并没有抑制亏损的势头。
在完善产品市场的过程中,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势在必行。要认识到,完善要素市场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资本论》的阐述,一对一的物物交换形式是货币未出现前商品市场的初级阶段。这种市场有许多缺陷,是不完善的。我国企业兼并开始表现为两个企业或公司之间的运作,即一对一的兼并关系。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直接接触、相互了解(时常也有一些政府部门和证券商介入),实行兼并。1994年以后,许多省市先后成立了产权交易所,促进了产权交易的进行。可是,产权交易市场目前还不成熟,因而缺乏对市场中参与各方的完全公平,交易信息缺少透明度,交易过程做不到规范化。在这样的市场中发生的兼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兼并一方迫切需要意向中的被兼并公司企业,而此时发生的兼并却造成过高地估价被兼并公司企业的资产;(2)被兼并一方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急切希望被兼并,此时经常过低地估价被兼并公司企业的资产;(3 )兼并双方有一方诚意不足或其他种种原因延误兼并的发生;(4 )兼并过程的完全保密使兼并成为经理或有关上级间某种私下交易(或称黑幕交易),这成为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隐患。由于这些问题以及资本市场的各种不完善因素,造成了目前我国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的低效率。
完善的产品市场给消费者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完善的资本和要素市场可以产生协调的内在压力,使得结构不合理的公司和企业改良结构,经营不良的公司和企业改善经营,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公司和企业转变为注重现代化专业分工和规模效益,从而使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取得最显著的效益。要素市场由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组成,劳动力市场包括企业家市场,业绩欠佳的企业家将在市场中被淘汰。一旦建立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国有企业的各种综合症将得以医治,包括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和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同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将在完善的要素市场中有效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