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管理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是市委市政府批准兴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水平并通过教学改革试验,为我市基础教育提供实验性、示范性经验,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合格新生,为我市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以适应东莞市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从创办的1993年起,三年来,学校师生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初步闯出了一条探索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1993—1994为我校“开局年”,当时有教学班6个(高中),教师22人。1994—1995年为“攻坚年”,教学班发展为15个,教师53人。1995—1996年是“见效年”,教学班发展为28个,教师增加到91人。96年330人参加高考,录取304人,会考合格率为99.7%,9科会考优秀率均超省,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一所学校,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在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上下功夫,方能出人才,出成果,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学校教育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者的现代化的核心则是管理观念的现代化。作为管理主体的教师,特别是处于决策层的行政领导,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有:
1.整体观念。将微观学校视为宏观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与组成社会的其他要素相互关系,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对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办学校教育管理就更应该自觉主动地抓住时机,迎接挑战,加快教育改革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无愧于时代的重托,社会的厚望。同时还必须看到,学校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学校内部各部门,各个层次,各种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处于管理中心位置的校长,增强整体工作思路,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努力使学校内部各要素协调一致,从而形成整体的最佳功能,实现学校管理的整体优化。
我校创办的第一年,是在新校舍没有建成的情况下开学的,上课地点借用东莞电大课堂,晚自修借用东莞中学第二课堂活动室,住宿在市教育局招待所,用膳在东莞理工学院。师生每天往返在这四个点上,一边开学上课,一边基建,不等不靠,发扬吃苦实干精神,挑战自我,逐步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样做的指导思想,就是整体观念的体现,它为办学、为早日向社会输送人才赢得了一年时间,自然也早一天确立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家长们争先恐后送子女来我校读书。
整体观念也是一种全局观念,由于我校的迅速崛起,加强了东莞市中学实力,形成了以东莞中学为龙头,以莞城一中、实验中学为中坚的七大骨干学校新格局,1996年我校首届高考一炮打响,使东莞市高考上省线入围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
2.创新观念。教育的现代化要求学校管理者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而敢于改革传统方法,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思前人之所未思,发前人之所未发。相反,吃别人嚼过的馍,必将一事无成。如何创新?创新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要瞄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创新要着重选好突破口。我校的培养目标是,身心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有较高思想觉悟,有良好品德修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实际能力,有健康体魄的跨世纪新人。从培养目标出发,我们选择课程设置进行大胆改革,有计划开设具有时代新内容选修课,在高中阶段分步实施,开设《英语会话》,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强化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开设《电脑课》,加强电脑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开设《科技与经济》,加强现代科技与现代经济常识教育,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处社会的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开设《应用写作》,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实际能力与技巧。我校在课程改革所迈出的步伐显示了管理者的创新胆识。此外,学校创造条件,科学合理安排,保证了第二课堂和文学社、艺术队、球队等十个兴趣小组的活动。
3.科研观念。不重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凭经验与单纯行政手段管理和指导学校工作,是中学教育的“误区”之一,也是造成教育质量缺乏后劲,波澜起伏的一个重要原因。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就是要大造以科研导决策,以科研求发展的舆论,实现由“粗放型”单纯经验、行政决策向行政、科研、民主相结合的决策方式转变,通过教育科研决策咨询作用,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在这一点上,学校思想是明确的。学校成立了“教科组”,由主管教学的付校长亲任组长,统筹安排教研课题的选题,实施、评估、总结,推广;教育理论的学习,讲座。学校对教育研究舍得花钱,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发给教师书报费,科研活动有经费保证。对教改教研作出显著成绩的“排头兵”予以重奖,起到极好的导向作用。
4.开放观念。按照现代化的要求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同时具有社会意识、国际意识和超前意识,站在一定高度,用社会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学校教育的现实和未来,在学校管理实行开放政策。这种思想至少必须体现在以下两点上,一是对内的开放,要把对学校管理的设想、计划、方案等公诸全体教职工,使他们以学校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与责任感,从而广开言路,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二是对外的开放。要努力拓宽自己的信息空间,不断开阔知识视野,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管理的研究成果和经验,重视与其他学校和部门的交流和联系。上述思想认识,对老学校重要,对我们这样刚刚起步的新办学校尤其显得重要。三年来,我们先后与广州、深圳、北京一些重点中学和本市几所省一级学校建立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学校在胜利实现第一个三年规划之后,又及时发动教职工制订出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全校正上下团结一心、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达到空前的精神振奋,心情舒畅,齐心合力。
二、学校管理队伍的现代化
学校管理队伍,主要指的是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
正副校长是学校的主要领导,是学校行政的中心人物,是学校管理的决策层。在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三年中,校长们始终是高飞的领头雁,前进的火车头。他们受命于创业之时,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对前途充满信心,巨大艰辛劳动的付出赢得全校师生的信任与拥戴。我校从一开始就认真实行校长负责制,并逐步建立起党支部有效监督,教代会民主协商参与管理的领导机制。从办学伊始到初见成效的今天,校长致力于内部管理,理顺各种关系,狠抓教学质量,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同时,加深与教师的感情疏通,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据不完全统计,校长解决了约30名教师的小孩入托,中小学读书问题,全部安排了教师家属的工作,安排好所有老师的住房,个中的困难苦衷与欢乐喜悦,只有当事者自己才能深深感受到。
学校的中层干部是校长们左右手,是学校的主要管理层。它要求成员思想业务过硬,吃苦精神强,工作效率高,有独立见解和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成为校长和教师联系的桥梁纽带。校长在挑选中层干部时,独具慧眼,委以重任,放手放心,从而使自己能摆脱大量的繁琐事务,集中思想和精力想大事抓大事。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我校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必须在思想觉悟、职业道德、业务技术、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诸方面适应教学的需要。我校教师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从市内兄弟学校调派来的,二是从大学毕业分配来的,三是从广东省内和外地招聘调入的,这部分占教师总人数的80%。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除了严格按招聘程序办事,严把进人关,保证高初中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外,学校主要是强化了教师管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约束机制来说,建立和完善了教师自主能动性的选择聘任制,督促教师勤奋敬业的岗位责任制,公正评价教师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估制,鼓励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奖金分配制,用制度和条例来规范教师。从激励机制来说,主要以事业,以崇高精神,以学校的发展前景来感奋教师,同时改善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工资福利收入。我校首次大胆地实行了教师在未正式调入前,其工资待遇与同级正式教师一样的举措,让老师享有较高的经济待遇,因而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来我校应聘工作,由于我校教师来自五湖四海,群贤毕至,他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都有尽快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要求。获得领导的信任,同行的认识,学生的赞许,是他们的共同心理。因此许多人自我表现意识强,相互竞争意识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反复在教师中进行了“平常心”教育,正面引导教师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处理好同事关系,形成教师群体力量。今年高考之所以能打好一个漂亮仗,与教师的顾全大局,协调配合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终于成功地渡过了教师的“磨合期”。目前,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我校基本形成。三年来,我校教师在省内外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就是一个例证。今后我们还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教师成名成家,要选拔有远见卓识的教师组成校长决策的“智囊团”,以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学校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这里所说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对学生的管理形式。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最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管理模式也要相应的转变,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形成较稳定的典型式样。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功效性,即能从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出发,通过管理方式的运用和管理职能发挥,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保证作用。②独特性,即管理中的个性风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③先进性,是指学校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整体工作与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学校,某一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④科学性,指学校管理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又能顺应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稳中有变,形成较完整的规范化的办学管理经验,并为人们所接受,有推广价值。
在实现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上,三年来,我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实行“全封闭管理”。我校地处市区与郊区交汇地段,校内建有三幢八层高标准的学生宿舍,设备齐备,可容纳近三千人就餐的饭厅,以及配套小卖部、电话亭、医务室,建有围墙,将学校与周围的工厂分隔开,这就为实行全封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全校学生的吃住、学习、生活、娱乐全在校内,不到周末不可离开学校,特殊情况外出须持有“出入证”。各年级之间实行对口“流动红旗”评比检查,从起床早操到晚饭就寝秩序,从课堂纪律到用膳排队,从清洁卫生到单车摆放,每天逐项检查打分。获“流动红旗”的次数成为期末先进班集体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全封闭管理,使学生赢得了读书学习、娱乐锻炼的时间,增强了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加强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学秩序环境的稳定和优良校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社会上成功树立起要求严格、管理有方、风气肃然、秩序井然的学校形象。
2.实行“年级主任年级负责制”。我校实行年级坐班制,注意充分发挥年级主任作为学校一级管理的作用,赋予年级主任以“小校长”的责权利。年级主任要制订年级管理目标,要具体指导好班主任的工作,要抓好入学教育和期中、期末阶段工作总结,要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有关决议。由于年级主任富有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学校管理工作落实,形成了协调统一的管理网络与管理体制。
3.优化非智力因素。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教师工作的这一特点也是学校管理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知情意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校的全封闭管理有其优越性和积极意义,但也不可忽视事物的另一方面。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的办法是,从校长到每一位袄主任,每一位科任老师都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学习动机、意志情感开展谈心,学校设立“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对困扰学生的成才问题、早恋问题、同学关系问题、父母离异问题进行教育疏导。围绕非智力因素,举行“主题班会”,用名人名言,用典型事例启发教育学生。
四、学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既是管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衡量的硬件标志。学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新,不断完善。中学现代化管理手段包含教育管理技术,具有现代的教学仪器设备,如闭路电视、录音录像、电话电影、投影幻灯、打字机、复印机、电脑光盘等,此外还有现代数理和逻辑的科学手段。
三年来,我校在建设高标准的教学、科技、办公楼群的同时,投入资金数百万元,用于添置教学设备。目前已建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各年级普遍使用了投影仪上课。先进教学设备的采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资金短缺,办学时间短,要办的事情多,要用钱的地方多,所以达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过程,多数学校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电化教育手段。要分层推进分步进行,每年办成几件事,由量变到质变。二是要把现代化管理手段融合于学校管理过程中,而不是做样子当摆设,图好看。只有融合进去才有生命力,才有效益,从而真正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三是要把现代化管理手段同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恰当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学校管理现代化是一篇大文章。我们的思路与做法还是粗糙的,不成熟的,离现代化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会陶醉于已有的成绩上,而将继续努力,不断开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实现我们心中那个金色的梦。